下载此文档

小学奥数很简单就这个知识点.ppt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小学奥数很简单就这个知识点 】是由【niuwk】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小学奥数很简单就这个知识点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锯木头、爬楼梯














、同余与周期










—快慢表问题
第1页/共37页

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 已知条件:几个数的和与差、几个数的和与倍数、几个数的差与倍数 公式适用范围: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倍数关系 公式: ①(和-差)÷2=较小数 较小数+差=较大数 和-较小数=较大数 ②(和+差)÷2=较大数 较大数-差=较小数 和-较大数=较小数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和-小数=大数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小数+差=大数 关键问题:求出同一条件下的和与差、和与倍数、差与倍数
第2页/共37页

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
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
第3页/共37页

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
第4页/共37页
、锯木头、爬楼梯
基本类型: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不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只有一端植树;封闭曲线上植树。 基本公式: 棵数=段数+1 棵距×段数=总长 棵数=段数-1 棵距×段数=总长 棵数=段数 棵距×段数=总长 关键问题:确定所属类型,从而确定棵数与段数的关系。
第5页/共37页

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 基本思路: 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 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 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 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 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 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 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第6页/共37页

基本概念:一定量的对象,按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按照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果。由于分组的标准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 基本思路: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标准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变化,根据这个关系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 基本题型: ①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②当两次都有余数;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余数一较小余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③当两次都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不足数一较小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基本特点: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确定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
第7页/共37页

基本思路:假设每头牛吃草的速度为“1”份,根据两次不同的吃法,求出其中的总草量的差。再找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即可确定草的生长速度和总草量。 基本特点:原草量和新草生长速度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确定两个不变的量。 基本公式: 生长量=(较长时间×长时间牛头数-较短时间×短时间牛头数)÷(长时间-短时间); 总草量=较长时间×长时间牛头数-较长时间×生长量;
第8页/共37页

周期现象:事物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某些特征有规律循环出现。 周期:我们把连续两次出现所经过的时间叫周期。 关键问题:确定循环周期。 闰年:一年有366天 ①年份能被4整除; ②如果年份能被100整除,则年份必须能被400整除; 平年:一年有365天 ①年份不能被4整除; ②如果年份能被100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
第9页/共37页

基本公式: ①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②平均数=基准数+每一个数与基准数差的和÷总份数 基本算法: ①求出总数量以及总份数,利用基本公式①进行计算; ②基准数法:根据给出的数之间的关系,确定一个基准数。一般选与所有数比较接近的数或者中间数为基准数,以基准数为标准,求所有给出数与基准数的差,再求出所有差的和,再求出这些差的平均数,最后求这个差的平均数和基准数的和,就是所求的平均数。具体关系见基本公式②。
第10页/共37页

小学奥数很简单就这个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iuwk
  • 文件大小153 KB
  • 时间2022-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