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总结.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总结 】是由【莫比乌斯】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总结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一章结构与设计
知识点1:结构的涵义
(1)从广义上:结构是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搭配和排列。结构决定了物体的与。
(2)从力学角度来说,结构是指可承受一定的形态,它可以抵抗能引起形状和大小改变的力。(不同结构的受力能力是不一样的)
知识点2:组成结构的构件的基本受力形式
拉力:物体所承受的拉拽力
压力:挤压物体的力
扭转力:反方向向物体两端均匀施力,使物体发生扭转形变的力
弯曲力:作用于物体,使它产生弯曲的力
剪切力:两个距离很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平行的力
知识点3:结构的分类及其特点
(1)实体结构:利用自身来承受自身荷载,主要承受压力(如实心墙、大坝等)
(2)框架结构:通过条状物的连接来承受荷载,既能承受压力又能承受拉力(如铁架塔、建筑用脚手架,厂房的框架等)
(3)壳形结构:通过壳形来传递力和承受荷载,特别是当壳顶受压力时将压力均匀扩散。(如摩托车手的头盔、飞机的外壳、贝壳等)
知识点4:结构的稳定性(注意与结构强度的区分)
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维持其原有平衡形式的能力。用于描述阻碍翻倒或移动的特性
荷载
简单的说就是直接施加在结构上的力
恒载(永久性荷载):作用在结构上长期不变的荷载,如结构自重
活载(可变性载荷):作用在结构上可变的荷载,如风荷载、雪荷载等
偶然荷载:设计基准期出现的概率很小,一旦出现其量值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荷载,如爆炸力、撞击力等
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
(1)结构的支撑面积(支撑面积越,越稳定)
(2)结构的重心(重心越越稳定,重心所在点的垂线落在结构支撑面内)
(3)结构的形状(三角形的稳定性)
知识点5:结构的强度
结构的强度即构件和材料抵抗破坏的能力
影响强度的因素:、形状(结构的外部形状和横截面形状)、材料连接方式(铰连接、刚性连接)
相同材料,相同截面积,不同截面形状的构件强度不同:
铰连接: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处不能相对移动,但可相对转动。具体有松螺栓、松铆等。
刚性连接: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处既不能相对移动,也不能相对转动。具体有榫接、胶接、焊接、铆接、螺接等。
知识点6:强度与稳定性
稳定性是研究物体的保持平衡状态的能力,强度是研究不被外力破坏的能力。
知识点7:内力、应力与强度
内力:构件在外力作用下会变形,同时构件内部各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发生了改变,这种作用力的改变称作内力。
应力:构件单位截面面积上所受的内力。(单位:帕Pa)
σ=N/Aσ——应力,N——内力,A——横截面积
应力和强度的关系:用应力来衡量强度。在内力不变的情况下,构件的截面越大,应力越小,变形就小,抗变形能力就大。
应力应用的例子:
a:建筑物的支柱是如何承受压力的?
越往底部,支柱承受的压力越大,利用增大截面的方法减小压力,以保证支柱不被破坏。
b:扭绞的绳子为什么不容易断裂?
在绳子产生的内力一定时,增加横截面积,减小应力。
知识点8: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试验
(1)技术试验有多种作用
对不同材料进行强度试验,目的在于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
对结构进行加载模拟试验,目的在于检测或改进结构的强度
(2)技术试验有多种方式:
撞击试验、承载试验、模拟试验等
知识点9:结构的设计
属于设计的一种类型,遵循设计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必须考虑受力情况、稳定性、强度、连接方式、材料选用等,并对结构设计进行基本的描述(图纸等)。还要从功能、实用、安全、经济、美观、人性等角度综合考虑。
明确设计目的与要求
形成初步设计方案(收集和整理信息、结构类型的选择、绘制草图)
模型制作
检测、优化、改进
评价
知识点10:结构的欣赏
1、结构的实用性:
优秀的结构设计不仅表现在结构的实用功能上,也表现在形式上,特别是功能与形式的统一上。
2、经典结构设计的欣赏与评价:
——与两个角度进行。
技术角度:使用功能、稳固耐用、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材料合理性、工艺精湛程度等。(古罗马人的火山灰水泥、古哥特人的飞券结构、东方的榫卯结构、钢和玻璃的运用等)
文化角度:文化寓意与传达,美学原则,反映时代、民族、习俗方面特征,个性特征等。
第二章流程与设计
知识点1:流程的概念与组成
1、流程是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活动,这些活动以确定的方式发生或执行,导致特定结果的实现。也可以把流程理解为:为一定的目的去做事情的顺序。
2、流程具有和两大特征
活动或事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依据某种特征或方式,可将该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小过程,称这些小过程为。
过程的经历中,各环节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先后出现、完成。这种时间顺序的关系,称为。
3、时序和环节的特点
环节的特点:、。
时序的特点:、、。
知识点2:流程的分类
1、可将流程分为工作流程和工艺流程。
2、工作流程和工艺流程的异同点:
共同点:都是通过一系列有序的确定的工作完成整个过程。
不同点:工作流程是完成一件事、一个任务;而工艺流程是进行某种产品的生产和制造,有原料的投入和成品产出。
如:纸张的制造流程属于流程,邮寄包裹属于流程。
知识点3:流程的表达方式
流程图、文字表达、表格表达、图示表达、模型表达、动画演示等
知识点4:识读流程图
1、常用方框流程图的图形和符号:
矩形框表示环节,椭圆框表示开始或结束,菱形框表示选择判断,箭头表示时序。
2、识读流程图的要点:⑴找流程的环节,明确每个环节的功能和作用;⑵弄清流程中时序的体现与特征;⑶流程是技术的核心概念之一。
知识点5:流程的意义
1、流程在生产中的意义:有效地组织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保证生产安全等。
2、流程在生活中的意义:提高生活效率,使生活变得有序、合理,使生活更为安全,使生活质量更高等。
知识点6:流程的设计
1、总体上,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事物的内在性质、规律。
具体因素:材料、工艺、设备、人员、资金和环境等。
2、流程设计的基本步骤
知识点7:流程的优化(改进)
1、在流程的设计和改进过程中,要对流程进行不断的改进,以期取得最佳效果。对流程的改进称为流程的优化。
目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降低劳动强度、节约能耗、减少环境污染、保证安全生产等。
2、流程优化的内容
(1)流程优化涉及到工期优化、工艺优化、成本优化、技术优化、质量优化等优化指标。
(2)整体的全面优化,或某个指标优化。
(3)某一个指标得到了优化,而使另外的指标下降了。
说明:对一个流程的优化,可以是整体的全面优化,也可以是对某一个指标进行优化。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某一个指标得到了优化,而使另外的指标下降了。比如,技术优化,可能使成本提高。成本优化了,也可能使质量下降。因此,在进行流程优化时,要综合平衡,以取得整体优化的成效。
工期优化:例制作台灯的工期优化
工艺优化:例法兰加工工艺优化
成本优化:例配送路线安排的成本优化
技术优化:例银行自动取款机的发明
质量优化:例洗衣流程的优化
3、流程优化的步骤
(1)分析流程的现状
(2)确定改进的目标和要求
(3)确定改进方案(环节的改进、时序的改进)
4、流程优化的条件
进行流程的改进,可考虑两方面条件:
(1)外部条件:建立在设备和工艺水平提高和完善的基础上。
(2)内部条件:建立在对流程内在机理的进一步研究和实现的基础上。
第三章系统与设计
知识点1:认识系统
系统的概念:系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元素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1)元素和子系统是系统的组成部分
(2)最小的不需要再细分的组分称为系统的元素,元素是构成系统的基本组分(元素的不可再分性,也是相对于它所属的系统而言的)
(3)子系统是相对于大系统而言的。它是大系统中相对独立且具有一定功能的组成部分;系统根据一定标准可划分为若干子系统。
构成系统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1)至少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部分);
(2)要素(部分)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按照一定方式形成一个整体;
(3)整体具有的功能是各个要素(部分)的功能中所没有的。
知识点2:系统的分类
按照系统组成元素的性质:自然系统、人造系统和复合系统
自然系统就是由天然物自然形成的系统,如食物链系统、森林系统等;
人工系统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人为建立起来的系统,如建筑物系统、计算机系统等;
复合系统是由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复合而成的系统,如城市系统、村落系统等
按照系统组成元素存在的形态:实体系统和概念系统
实体系统:由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体为元素所构成的系统,也称硬系统。
概念系统:由一些概念、原理、方法、制度、程序等为元素构成的系统,也称软系统。如哲学、智力竞赛软件系统等。
按照系统的运动状态:动态系统和静态系统
按照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
封闭系统:是与外界无明显联系的系统,如密闭罐中的化学反应,停建或缓建的工程。
开放系统: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系统。如商业系统,生产系统,生态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不断地、广泛地交换,不断地输入、输出,系统才会具有生命力。绝对的封闭系统是很少见的。
按信息的透明度:黑色系统、白色系统和灰色系统
信息完全明确的系统称为白色系统,信息完全不明确的系统称为黑色系统,信息部分明确、部分未知的系统称为灰色系统。
知识点3:系统的基本特征
六大基本特征:
、、、、、。
1、整体性(全局、集合):是系统的最基本属性,系统不是各元素的简单集合,也不是简单的数量相加。系统要求它的局部服从整体,强调整体观点、整体目标和整体效益。整体性侧重于“部分影响整体”
(1)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组成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之和(例:阿波罗飞船零部件、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2)系统部分对整体的影响(例:木桶理论)
(3)强调关注整体性,舍局部保全局(例:巴尔扎克的雕塑)
(4)部分间的协调,达到整体的优化(例:丁渭修复皇宫)
2、相关性(匹配、关联):——侧重于“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联”
构成系统的各元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是彼此相关的。
例:古代建筑的“梁柱结构”、家庭装修工程
3、目的性(功能):
任何系统都具有某种目的,都要实现一定的功能,这是区别不同系统的主要标志。
4、动态性(更新):
物质都是不断变化,因此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5、环境适应性(自适应):
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并不断的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的能量的和信息的交换,系统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例:“春捂秋冻”、电冰箱不能紧贴墙放置
6、层次性
系统无论大小,都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的子系统,并存在一定的层次结构。系统各层次具有独自的功能,他们通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系统的整体功能。
易混知识点区分:
整体性:主要体现系统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相关性:主要体现系统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知识点4:系统分析方法
1、系统分析的含义:为了发挥系统的功能,实现系统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系统进行周详的考察、分析、比较、试验,并在此基础上拟定一套有效的处理步骤和程序,或对原有系统提出改进方案的过程。
2、系统的思想:作为系统,它们都具有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动态性和层次性。系统的这些基本特性就构成了系统的基本思想。
3、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运用系统的思想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系统进行分析就是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
4、系统分析的目的:减少设计决策的风险
5、系统分析的一般步骤:阐明问题,确定目标;分析研究,制定方案;评价比较,确定最佳方案
知识点5:系统分析的主要原则
(1)整体性原则
系统分析首先要着眼于子系统整体,要先分析整体,再分析部分;先看全局,后看局部;先看全过程,再看某一阶段;先看长远,再看当前。
例:田忌赛马、丁谓修复皇宫、街道各部门施工
(2)科学性原则
系统分析一方面要有严格的工作步骤,另一方面应尽可能地运用科学方法和数学工具进行定量分析,使决策的过程和结果更具用说服力。
例:种稻“三三进九不如二五一十”
(3)综合性原则
系统分析时还要注重综合性原则,要综合分析,统筹兼顾,不可顾此失彼,因小失大。
例:都江堰水利工程、埃及阿斯旺水坝
知识点6:系统的优化
1、含义:在给定的条件下,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使系统获得最佳的功能或更佳效益的过程。
2、系统优化的意义:以最小的投入,获取系统的最佳效益或最佳功能。
3、系统优化的原则:
(1)系统的优化不仅要实现系统中每个元素和子系统的优化,还要达到系统整体的优化。
(2)系统优化的过程,受一定条件影响和约束,会造成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组分之间的矛盾冲突,只有合理解决这些矛盾冲突,才能实现系统的优化。
(3)必须注意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联系,加强协调,才能提高系统的有序性和整体的运行效果。
(4)系统的优化要遵循系统的动态观点,它是一个不断验证、完善的过程。例:农作物种植间作套种、利润问题
4、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
影响因素:是指对系统的目标产生显著影响,并且可以人为调节的因素
①优化追求的目标要适度。
②希望投入最小,而取得的效益最大。
③系统优化离不开条件,条件是否具备直接影响优化。
④某些不确定的或不可预见的因素也会影响系统的优化
5、系统优化的方法:
进行系统优化的方法有两种:
(1)定量计算法
通过数学模型,运用数学计算的方法,得出最优答案的方法
(2)定性分析法
在一定条件下,分析和控制系统特性,使系统达到更理想、更佳效果的方法
知识点6:系统的设计
1、系统设计是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满足预定目标的系统的过程。它包含对某个系统进行技术设计,同时需要运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对其设计过程进行分析、设计。
2、系统设计的原则
(1)以实现系统整体效果最优为目的
(2)设计好系统的每个元素和子系统
(3)综合考虑系统各个元素和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合理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冲突
3、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1)确定系统设计的总体目的要求
(2)基本的设计分析:
系统设计的约束条件(系统设计的条件、外部环境等)
系统内部组分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及制约关系
(3)系统的设计
子系统设计及功能确定
系统总体技术设计
(4)系统的优化
分析影响系统优化的主要因素,提高系统的整体运行效果
设计方案不断验证、完善
(5)系统的评价及改进
第四章控制与设计
知识点1:控制的含义
控制,是根据自己的目的,通过一定的手段使事物沿着某一确定方向发展的行为和过程。
知识点2:控制的三大要素
1、控制的对象是什么
2、控制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3、控制的手段是什么
控制事例
控制的对象
控制的目的
控制的手段
电风扇扇叶转速快慢的控制
电风扇
调节速度
换档
音响的音量控制
音响
音量的调节
旋钮

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莫比乌斯
  • 文件大小688 KB
  • 时间2022-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