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中考化学二诊试卷.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中考化学二诊试卷 】是由【世界末末日】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中考化学二诊试卷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中考化学二诊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
1.
以下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C.
百炼成钢
D.
钻木取火
2.
以下垃圾能用于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的是〔

C.
塑料瓶
D.
旧报纸
3.
以下做法符合绿色进展理念的是〔 〕
,多施化肥

B.
D.
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4.
以下做法合理的是〔 〕
密闭的房间中,可以用煤取暖
厨房煤气泄漏,马上开启排气扇通风换气
图书档案起火时,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皮肤不慎沾到浓硫酸时,马上涂大量浓NaOH溶液
6000L氧气在加压的状况下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后〔 〕


6.
以下说法不科学的是〔 〕


B.
D.
合理摄入油脂有益身体安康食用含碳酸钙的钙片作补钙剂
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的局部、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50Sn

X
Sb


Te


I


四种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

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1
-的核外电子数为52
以下符号与其表达对应全都的是〔 〕
2 60
---60个碳原子
C. 一铁的化合价显+3价 D. 一氧原子的构造示意图
身边的一些物质pH如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柠檬的酸性比橘子弱
厨房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
草木灰水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
厕所清洁剂会腐蚀大理石地面
第1页,共14页
性质打算用途,以下关于因果关系的推断,不正确的选项是〔 〕
一氧化碳有复原性,用于冶炼金属
活性炭有吸附性,可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常用于改进酸性土壤
以下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食盐水倒出一半后浓度降低
以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确定是溶液
降温会增大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
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确定有晶体析出
如图试验中,不能到达相应试验目的的是〔 〕
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响
探究铁、镁的活动性
探究水的组成
探究不同溶剂中物质溶解性大小
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响之一,该反响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反响中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该反响是置换反响
反响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转变
反响过程中共涉及两种氧化物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第2页,共14页
c物质微溶于水
a中含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t℃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4:5
分别将20℃的a、b、c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此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小明将未经砂纸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压强和反响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以下图,以下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
AB段表示铝与稀盐酸反响
:C点>D点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
〔1〕依据图1,答复以下问题。
铝与稀盐酸反响是放热反响
:C点>D点=E点
①青铜的硬度比纯铜 〔填“大”或“小”〕。
②钙元素是人体必需的 〔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③叶片发黄的大豆可施加尿素[CO〔NH2〕2],尿素属于 〔填字母序号〕。

④自制汽水中的果汁可补充人体所需的 〔填“无机盐”或“维生素”〕。
〔2〕台灯是同学们学习中常常用到的设备,依据图2答复以下问题。
①铜制插头是利用了铜的
②铝块可制成铝箔,这是利用铝的 〔“延展性”或“硬度小”〕。
第3页,共14页
③材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填图中标示的部件序号〕。
④铝比铁活泼,但铝箔比铁螺丝钉更耐腐蚀的缘由是: 。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
盐酸、硫酸是两种常见的酸。
向稀盐酸和稀硫酸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都呈现 。
翻开浓盐酸的瓶盖,瓶口消灭白雾是由于浓盐酸有 。
稀释浓硫酸时,应把 。
2 4
某工厂利用废铁屑和废硫酸反响制取硫酸亚铁。〔HSO的质量分数为10%〕,与足量的废铁屑反响,可生成多少吨硫酸亚铁?
四、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
答复以下问题。
3
〔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工业上争论将残留的钡渣〔主要成分为BaCO〕进展回收制取化工原料硫酸钡有重要的意义。其主要流程如图1:
请答复以下问题:
反响釜1中需不断搅拌,其目的是 。
反响釜1的气体X是 。
碳酸钡也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响直接转化为硫酸钡,其反响方程式为 ,而实际生产中不承受这个简洁方法的缘由是 。
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二〕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5种物质,它们是单质、酸、碱、盐、氧化物中的一种,A可用于改进酸性土壤,B为红棕色固体,D是一种单质,其相互反响状况如图2所示。〔短线“一”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反响,箭头“→”表示能转化〕
〔1〕C的水溶液中阳离子符号是 。
B→D的反响现象是 。
写出一个B与C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响在生活中的应用是 。
〔4〕A与E反响时 〔填“可能”或“不行能”〕有气体产生。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
第4页,共14页
请依据如图答复以下问题:
试验A为测定白醋的酸碱度,假设先用水润湿pH试纸,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
相比 〔选填“偏大”或“偏小”〕。
试验B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红磷,试验现象是:红磷
燃烧,产生
,放出热量。气球的作用除了使装置密闭之外,还可以 ,
试验时假设取用红磷的量缺乏,对试验的结果 〔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试验C反响停顿后溶液中的溶质确定有氯化钙,可能还有 ,反响后从溶液中要得到氯化钙固体需要用到上述 装置〔填编号〕,此处玻璃棒的作用是 。
试验C还可用于制取氧气,写出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假设用装置F来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看是否复燃。
生活是化学的源泉,食盐〔主要成分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小苏打〔碳酸氢钠〕
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厨房里现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其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某化学小组同学开放了系列争论。
〔一〕定性分析
【试验目的】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
【试验方案】:小明设计方案如图1所示:
【试验结论】该白色固体由碳酸氢钠、氯化钠两种物质组成。
步骤①中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 。
第5页,共14页
步骤②中的澄清石灰水也可以用其他碱溶液代替,如 。
小芳认为,小明的设计方案不能得出他的结论,缘由是: 。小组同学认真研讨后,改换了小明方案中某种试剂,得到了与他一样的结论。
〔二〕定量分析
【试验目的】测定该白色固体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3
【试验方案Ⅰ】:用气体法测定样品中NaHCO的质量分数。试验装置及步骤如图
2。
①如图2示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a克样品放入装置B的广口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样品溶液。
③称量盛有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的枯燥管D的质量为b克。
④翻开装置B的分液漏斗旋塞,缓缓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⑤翻开弹簧夹,往试管A中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称得枯燥管D的质量为c克。
请答复:
该方案是通过测定反响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来推算出碳酸氢钠的质量。依据试验中测得的有关数据,本次试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为 克〔用字母表示〕。
鼓入空气的目的是 ,装置A中试剂X的溶质适宜选用 〔填化学式〕。
假设没有C装置,则会导致测定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枯燥管E的作用是 。
【试验反思】
按上述试验步骤照旧会使测定结果偏大,缘由是 。
3
【试验方案】:用沉淀法测定样品中NaHCO的质量分数。操作流程如图3.〔已
知:NaHCO+NaOH=NaCO+HO〕
3 2 3 2
试验中需参与过量的BaCl2溶液,推断BaCl2溶液已过量的操作方法及现象是

3
试验测得样品中NaHCO的质量分数为 。
第6页,共14页
【答案】A
答案和解析
【解析】解:A、滴水成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只是水的状态的转变,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菜刀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C、百炼成钢包含着碳与氧气反响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D、钻木取用包含着木柴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应选:A。
此题考察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确实定。推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分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推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外形的变化。
【答案】A
【解析】解:A、废电池中含有汞、铅、镉等金属,能用于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应选项正确。
B、瓜果皮中不含金属,不能用于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应选项错误。C、塑料瓶中不含金属,不能用于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应选项错误。D、旧报纸中不含金属,不能用于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应选项错误。应选:A。
依据垃圾能用于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说明垃圾中应含有金属,进展分析推断。此题难度不大,明确垃圾中应含有金属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
【答案】D
【解析】解:A、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能防止水体污染,故A不符合要求;
B、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不能节约能源,增大污染,故B不符合要求;
C、燃烧方法处理塑料垃圾,能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等,能污染空气,故C不符合要求;D、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能防止水体污染,故D符合要求。
应选:D。
依据已有的化学与环境的保护的学问进展分析解答即可。
此题考察的是化学与环境保护的学问,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学问进展。
【答案】C
【解析】解:A、密闭的房间中,不行以用煤取暖,会造成一氧化碳中毒,选项错误;
B、厨房煤气泄漏,马上开启排气扇通风换气,会造成爆炸,选项错误;
C、图书档案比较贵重,应当用二氧化碳灭火既可以到达灭火的目的,又可以保护图书档案,选项正确;
D、皮肤不慎沾到浓硫酸时应马上用大量清水冲洗,并涂抹3%~5%的碳酸氢钠溶液,浓氢氧化钠有猛烈的腐蚀性,不行接触皮肤,选项错误;
应选:C。
依据化学与能源、燃烧与灭火的学问进展分析解答即可。
安全问题关系你我,有关安全问题的学问越来越受到重视,把握事故的正确处理方法就可正确解题。
第7页,共14页
【答案】D
【解析】解:6000L氧气在加压的状况下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过程中,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氧分子的种类、质量、数目都不变。
应选:D。
依据6000L氧气在加压的状况下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的过程中分子之间间隔变小答复此题。
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变,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
【答案】C
【解析】解:A、人体缺铁元素易贫血,所以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故A说法科学;
B、油脂属于备用能源,合理摄入油脂有益身体安康,故B说法科学;C、甲醛有毒不能用来浸泡海鲜,故C说法不科学;
D、食用含碳酸钙的钙片作补钙剂,故D说法科学。应选:C。
A、依据铁元素的作用考虑;
B、依据油脂属于备用能源考虑;C、依据甲醛有毒答复此题;
D、依据常见的补钙剂答复此题。
解答此题关键是生疏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知道油脂的作用,生疏常见的有毒物质。
【答案】B
【解析】解:A、碲、碘属于非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1,该选项说法正确;
C、,单位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碘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53,得到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碘离子,因此I-
的核外电子数为54,该选项说法不正确。应选:B。
A、除汞外,金属元素的名称都带金字旁,非金属元素的名称不带金字旁;B、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C、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不是g;
D、一般状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响中简洁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响中简洁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简洁得到电子,也不简洁失去电子。
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留意理解和应用。
【答案】C
【解析】解:A、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应选项符号与其表达对应不全都。
B、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60个碳原子可表示为:60C,C60可表示C60分子,应选项符号与其表达对应不全都。
C、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 可表示铁元素的化合价显+3价,应选项符号与其表达对应全都。
D、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氧离子,应选项符号与其表达对应不全都。
应选:C。
A、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
第8页,共14页
B、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C、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D、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展分析推断。
此题难度不大,把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粒子构造示意图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分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答案】A
【解析】解:A、柠檬的pH<3,橘子的pH>3,所以柠檬的酸性比橘子强,故A错误;B、厨房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pH大于7,显碱性,可清洗炉具上的油污,故B正确;C、草木灰呈碱性,能与铵态氮肥混合产生氨气,能造成肥效降低,故C正确;
D、厕所清洁剂显酸性,能和大理石地板中的碳酸钙反响,故D正确;应选:A。
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
时,呈酸性。
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加。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上升碱性增加。
解答此题要把握溶液的酸碱性与pH大小之间的关系方面的学问,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推断。
【答案】D
【解析】解:,用于冶炼金属,选项说法正确;,可除去冰箱中的异味,选项说法正确;,常用作保护气,选项说法正确;,且价格高,不能用于改进酸性土壤,选项说法错误。应选:D。
物质的性质打算用途,可依据物质的性质进展解答。
此题主要考察物质的用途,明确物质的性质并进展分析是解答的关键。
【答案】C
【解析】解:A、溶液具有均一性,食盐水倒出一半后浓度不变,应选项说法错误。
B、以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不愿定是溶液,也可能是纯洁物,应选项说法错误。
C、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减小,降温会增大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选项说法正确。
D、一些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对这些物质,温度降低,溶解度增大,没有晶体析出,应选项说法错误。
应选:C。
A、依据溶液具有均一性,进展分析推断。
B、依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进展分析推断。
C、依据利用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减小,进展分析推断。D、依据一些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进展分析推断。
此题难度不大,明确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减小、一些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等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
【答案】B
【解析】解:A、图中试验,二氧化碳不能使枯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二氧化碳能使潮湿的二氧化碳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响生成了酸,应选项能到达相应试验目的。B、图中试验锌和镁的状态不同、酸的种类不同,不能用于探究铁、镁的活动性,应选
第9页,共14页
项不能到达相应试验目的。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应选项能到达相应试验目的。
D、图中试验,可用于探究不同溶剂中物质溶解性大小,应选项能到达相应试验目的。应选:B。
A、依据蓝色石蕊试纸遇酸性溶液变红色,进展分析推断。
B、要留意变量的把握,留意要除探究要素不同之外,其它条件都应当是一样的。C、依据电解水的试验结论,进展分析推断。
D、依据要留意变量的把握,留意要除探究要素不同之外,其它条件都应当是一样的,进展分析推断。
此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试验方案的设计是考察学生力气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试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依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试验目的进展分析推断。
【答案】D
【解析】解:依据图示的分子构造可知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4NH3+5O2 4NO+6H2O;
A、由方程式可知,生成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4:5,故说法不正确;
B、该反响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响的特点,故说法不正确;C、该反响有单质参与反响,确定有化合价的变化,故说法不正确;
D、由物质的组成可知,反响过程中共涉及NO、H2O两种物质是氧化物,故说法正确。应选:D。
首先要对模型图进展观看,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再找出物质之间的微粒数目关系,写出反响的方程式,然后再对题中各问加以分析解答。
此题属于微观示意图的考察,关键是能够依据小球代表的原子构造写出反响的方程式,然后依据相关的问题分析即可。
【答案】B
【解析】解:A、20℃时,c物质的溶解度是35g,属于易溶性物质,故A错误;
B、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a中含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故B正确;
C、t℃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80g,所以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80g:180g=4:9,故C错误;
D、20℃时,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大,上升温度,a、b物质的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c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所以a、b、c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此时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故D错误。
应选:B。
依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确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推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推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状况,从而推断提纯晶体的方法。此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察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依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育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气。
【答案】B
【解析】解:A、AB段表示氧化铝与稀盐酸反响,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完全反响后压强减小,说明反响后温度降低,进一步说明铝与稀盐酸反响是放热反响,该选项说法正确;
第10页,共14页

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中考化学二诊试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世界末末日
  • 文件大小684 KB
  • 时间2022-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