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亮点激创新五育并举促发展
摘要:"护花原理"、"罗森塔尔效应"和"需要层次理论"要求教师尊重欣赏学生。教师尊重欣赏学生就要在教学中善于捕捉学生思维亮点,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思想品德教学要做到面向学生的生活教育、投其所好的个性教育、因势利导的成功教育、学会学习的方法教育和基于实践的创新教育"五育"并举,才能及时捕捉学生的思维亮点,促进学生创新发展。
关键词:尊重、捕捉、亮点、"五育"、创新、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威尔逊生活的城市有一个公共花园,公园的管理者为制止任意采摘花朵的现象费尽心思。有一天找到威尔逊请求帮助,威尔逊只是为公园书写了一些优美动人的警示语,如"把花朵留在枝头,让美丽留在心灵!"、"你欣赏花的美丽,花欣赏你的高贵!"、"上帝是花之美的缔造者,你是花之美的呵护者!"等,并要求用它们换下诸如"禁止折花"、"摘花可耻"的牌子。结果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折花的人明显减少,最后很少有人折花了。管理者找到威尔逊询问原由,威尔逊解释说:"花园的美丽,需要人们用心灵的美丽来护持,你欣赏了他人品格的美丽与高贵,他自然也会付之以等价的行为来回报你的欣赏。"这就是脍炙人口的"护花原理"。无独有偶,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过一个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的实验:他的研究团队在对1-6年级所有学生做完IQ测验后,随机产生了一份与其他学生智力并无差异的所谓"大器晚成"的学生名单,罗森塔尔以权威的身份对这些孩子的老师说,这些孩子"将来前途无量"。尽管实验前这些学生智力一般,但实验结束时却发现,这些被老师认为智力发展会有所进步的学生,他们的IQ测验成绩确实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护花原理"、"罗森塔尔效应"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如出一辙。这一理论认为,当个体在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以及社交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尊重的需要。教育科学研究表明:老师如果尊重欣赏学生,学生不仅愿意接近老师,接受老师的教育;而且这种尊重赏识的渴望将随着学生的成长变得更加强烈、更加深厚,激发学生开拓创新,竭力完善和发展自己。这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心理状态,要求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思维亮点,激发学生创新思维。那么,思想品德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捕捉学生的思维亮点,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笔者认为要做到面向学生的生活教育、投其所好的个性教育、因势利导的成功教育、学会学习的方法教育和基于实践的创新教育"五育"并举。现分述如下,权当引玉之砖。
一、面向学生的生活教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思想品德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特别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学新理念。思想品德教学应面向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围绕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开展生活教育。可以是创作、设计等应用形式的生活教育,如为美化校园设计宣传标语,提合理化建议,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可以是调查、访谈等体验形式的生活教育,如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社区,走访模范人物,以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可以是情境再现、即兴表演等模拟形式的生活教育,如模拟法庭、辩论大赛,以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生活教育把学生的学习活动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有利
捕捉亮点激创新 五育并举促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