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电动三轮车标准 】是由【布罗奇迹】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电动三轮车标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电动三轮车标准
0
电动三轮车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电动三轮车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型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本标准适用载重量不大于300kg的载重型电动三轮车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参考材料:
第1部分:通用要求
电池充电器的特殊要求
GB7258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17761 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GB7258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合本标准。
、载重量不大于300kg的电动三轮车。
通过一个明显的信号装置显示剩余电量。当剩余电量低于下限值时,通过信号装置提醒驾驶员。
(经销商提供)
能将所获得的电能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并可以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电化学装置,它可以反复充电和放电。
20
4 产品型号
载重型电动三轮车型号由企业代号、规格代号、产品代号、设计顺序号、改进代号组成。
HET—
20
企业代号
改进代号:A、B、C、……
设计顺序号1、2、3、……产品代号
规格代号企业代号
20
20
5
载重型电动三轮车在额定载重条件下以最高车速行驶100km的电能消耗应不大于5kW·h。
6
电源接通程序
20
至少经过两次有意识的不同的顺序动作,才能完成从电源切断状态到可行驶状态,在电源切断状态车辆不可有主动的行驶。只有在可行驶状态使用加速装置时,车辆才能行驶。应使用一个明显的信号装置持久或间歇的显示驱动系统已处于准备工作状态。
20
越障能力
20
越障高度应不小于80mm。
20
越沟能力
20
应能越过宽度为150mm的测试沟。
20
驻车制动性能
20
驻车制动应能使机动车即使在没有驾驶员的情况下,也能停在上、下坡道上。驾驶员必须在座位上就可以实现驻车制动。
驻车制动性能应能保证载重型电动三轮车在60的坡路制动状态下,正反两个方向上应能保持固定不动。,前后轮不应有滚动且三个车轮中任意一个轮子均不应有离开地面现象。
20
倾斜稳定性
20
载重型电动三轮车在前后(纵向)或左右(侧向)倾斜20°时应能相对稳定。
尺寸限值
载重型电动三轮车尺寸限值见表1。
表1尺寸限值
项 目
数值要求
整车长度
≤3500mm
整车宽度
≤1500mm
整车高度
≤2000mm
最大转向角
≤450
16
整车安全要求
20
最小转向圆直径
20
电动三轮车的最小转向圆直径应不大于6m。
20
制动性能
20
载重型电动三轮车以20km/h车速行驶时,其干态制动距离应不大于6m,湿态制动距离应不大于15m。
电器系统
20
电器装置
20
-2005标准的质量证明。并应安装到位、极性正确,电器配件应与电流量相适应。线路中各结点必须接触良好,焊接处必须牢固可靠。电器元件的安装固定应牢固可靠。蓄电池的装卸及连接应方便、并有明显的极性标识。
20
绝缘性能
20
载重型电动三轮车的电器系统应采取防护措施,所有接线均不应裸露。载重型电动三轮车的带电部位与非带电部位之间应有足够的绝缘强度。在500V常态下的绝缘电阻不小于2MΩ。
20
蓄电池标称电压
20
载重型电动三轮车的蓄电池标称电压应不大于60V。
20
蓄电池密封性
20
载重型电动三轮车的蓄电池应有良好的密封性,在正常安装位置条件下充放电时不应有渗漏现象。
20
过电流保护装置
20
载重型电动三轮车应至少设置一个电路过电流保护装置,当电流过大时能切断车载电源的至少一个电极。这个装置可以是主开关、切断装置或熔断器。
31
制动断电装置
20
载重型电动三轮车应装有制动断电装置,在制动时应能自动切断电流,恢复通电时,速度控制装置应从零位启动。
20
欠压、过流保护功能
20
载重型电动三轮车对电路系统的欠压、过流等情况,应有保护装置。
20
倒车功能
20
若有倒车功能,应限制最高倒车速度不大于5km/h,并有倒车指示信号。倒车转换应通过驾驶员专门的动作来完成,例如加装倒车开关。
20
充电器
充电器基本要求
20
-2005标准的相关规定,-2005标准的质量证明。
充电器在正常使用过程中能安全地工作,即使在使用中出现可能的疏忽,也不引起对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危险。
应有充电指示及说明,并标明工作电压。
20
充电器标示内容
20
充电器应标明输出电压、电流、输出端子的极性以及所适用的电池类型、数量、额定容量。
41
充电器说明书
20
充电器应附有说明书,说明书内容必须包含:禁止给超出使用寿命的电池充电;充电过程中环境必须通风良好等内容。
20
照明及信号装置
20
载重型电动三轮车应具备符合规定的照明、鸣号、转向、制动等基本信号装置,并满足规定
20
的安装要求。
20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应保持稳定。前照灯的配光应使近光具有足够的照
20
明并不眩目,远光具有良好的照明。从车前应观察不到红光,从车后应观察不到白光。
20
装配要求总体要求
20
a) 载重型电动三轮车应按其型号要求组装,不得错装和漏装;
b) 载重型电动三轮车各紧固件应紧固到位;
c) 载重型电动三轮车的各转动部件应运转灵活、间隙适当,可调部位有适当的调整余地。运动部件不允许与不动件相碰擦。
20
各紧固件紧固要求
20
载重型电动三轮车的各零部件应装配齐全、准确、可靠。前轮轴、后轮轴、车把紧固力矩不小于说明书的规定值。
20
对称部件装配要求
20
载重型电动三轮车的各对称部件应与车架中心左右对称,不得有明显的偏斜。车把左右水平上下高度偏差不得大于10mm。轮辋跳动量不大于2mm。
20
结构强度要求
,整车应无结构损伤。
20
车把强度
20
在通过把横管且平行于把立管的平面内,沿把立管中心线的方向上经把横管对把立管施加一个
128N·m的力矩,把立管应不断裂。把立管应能弯曲到45°而不断裂,并能支撑不小于
58
2200N的力。
58
外观质量要求
a) 载重型电动三轮车各外露零部件的表面应清洁、无污渍、锈蚀。商标、贴花应完整清晰、位置应正确,无气泡、翘边及明显的错位;
b) 覆盖件合缝平整、间隙均匀、无明显错位;
c) 涂层表面光滑、平整、色泽均匀、结合牢固、外露表面不应有明显的麻坑、斑点、杂色、裂痕、气泡、划伤、流痕。非外露表面不应有露底或明显的流痕、裂痕;
d) 镀层表面色泽均匀,不得有烧黑、鼓泡、剥落、锈蚀、露底、毛刺或划伤;
e) 塑料件表面色泽均匀,无明显划伤、飞边、凹凸不平;
f) 焊接件的焊缝应均匀、平整、无漏焊、裂纹、夹渣、烧圈、咬边等缺陷,高出工件表面的焊瘤、焊渣应修平;
g) 座垫应丰满,缝边应清晰,不应有皱折、褪色、破损等缺陷;
h) 在正常行驶、搬运和维修时,凡与操作者的手、脚、腿等可能触及之处均不应有外露的脱边。
道路行驶试验
载重型电动三轮车需经200km道路行驶试验,试验过程中不应发生整车及各零部件的断裂和电器控
20
制系统各部件的损坏或失效,试验后不应丧失其电动行驶功能。
20
说明书的要求
每辆载重型电动三轮车必须附有说明书,并应有以下内容:
a) 在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载重型电动三轮车的性能之前,不要使用载重型电动三轮车,不要借
20
给不会操纵载重型电动三轮车的人行驶;
b) 应注明润滑部位、润滑周期及推荐润滑用油;
c) 对车把、前叉、前轮轴、后轮轴等紧固件应推荐旋紧力矩;
d) 链条传动的三轮车,应说明正确的链条张紧度和调整方法;
e) 车闸的调整和对刹车系统的调换建议,注意雨雪天行驶应增加制动的距离;
f) 电动机、控制器、蓄电池的正确使用和保养方法;
g) 充电器的正确、安全使用方法;
h) 本标准附录A(规范性附录)的技术参数及性能指标。(除本标准中已有规定的项目以外,其余的项目,可根据需要自行选定。)
7 试验方法
62
本章所用的检测设备和器具应符合GB17761-1999中第6章的有关规定。
基本要求
20
最高车速
20
试验条件
20
a) 整车试验负荷(含驾驶者重量):按产品说明书或产品明示的最大载重量加载进行试验;
b) 试验环境:温度为-5℃~35℃,风速不大于3m/s,试验时应避免雨、雪天气;
c) 试验路面:平坦、干燥的沥青或混凝土路面。
20
试验步骤
20
a) 在试验道路上设置100m的测试区间,两端应有足够长的辅助行驶区;
b) 载重型电动三轮车在行驶到测试区间之前,应完成全部加速过程,达到其最高车速,并以此速度通过测试区间;
c) 用秒表测载重型电动三轮车往返通过测试区间的时间;
d) 按式(1)计算最高车速:
20
式中:
v——最高车速km/h;
t——往返通过测试区间的时间s;
V=720 …………………………(1)
t
20
e) 该项试验应连续往返行驶两次,取其试验结果平均值。
20
20
续行里程
72
试验条件
20
。
20
试验步骤
20
按制造厂说明书的要求对蓄电池充足电,以最高车速行驶到欠压保护装置做出反应为止,记录其行驶里程。
20
爬坡能力
20
试验条件
20
)款。
20
试验方法及步骤
20
a) 在4°坡度的路面上选择20m测试区域,其前端应有5~10m长度与测试区域坡度相同的坡路,在测试起点线及离该线10m和20m处设测试点。试验装置见图1。
b) 电动三轮车以低速从平直路段起步,以能达到最大爬坡能力所需的速度驶过测试区域,分别测试通过前10m和后10m所需时间t1和t2;
20
电动三轮车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