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论家园共育.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浅论家园共育 】是由【whetyo】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浅论家园共育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浅谈农村幼儿园如何开展家园共育
泰兴市元竹镇中心幼儿园周杏梅
【摘要】家园共育,?首先,幼儿老师要掌握和家长的沟通的技巧,吸引家长积极参和幼儿教育,,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选择家长工作的好做法,利用多种有效有趣的形式,加强家园联络,长期和谐共育。
【关键词】家园共育观念方式技巧
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然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学前阶段家庭对儿童开展的奉献大大高于幼儿教育机构,因此,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进步家长的教育才能,形成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共育的大环境,建立一种合作、和谐、一致、互补的关系,对幼儿的成长教育起到同步、共育的作用。家园共育,是建立高质量农村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然而,对于身处在农村的家长来说,文化程度低,教育程度参差不齐,职业、思想、状况,对孩子的期望各不一样。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可以说有多少个家庭就有多少种家庭教育,所以农村幼儿园如何开展家园共育尤为重要。
一、掌握和家长沟通技巧,形成家园合力
在家园之间的沟通方面,老师是沟通的主导方,我们在沟通时的态度和方法,直接影响沟通的效果。
。当和别人口头交流时,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语言。语言是心灵的窗户,是一个人综合修养的反映。语言中可以表现出:语气的温和,语态的真诚,语调的亲切,语势的平稳,语境的清楚,语感的清楚,使家长一听就明,能准确把握要旨,领悟当家长的应做些什么,从你的谈话中受到启发。比方得体的称呼,“小雨奶奶,您好"“甜甜爸爸,您好"让人听了有一种舒心的感觉,就会很快缩短和家长之间的沟通间隔,可赢得家长的尊重和信任;再如批评的话语委婉地说,或赞扬地说。
“xx,他的表现欲特强,时时、事事、处处都想在同学们中间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树立自己的威信,可因为他年龄太小,把握不好方法,。”
,我们在和家长沟通时,不能“哪壶不开提哪壶”,应该是“哪壶先开提哪壶",先说说孩子的优点和进步,等家长有了愉快的情绪,再逐渐引导家长认识到孩子的一些缺乏,采取“避逆取顺”的策略,在引导中采用变换语言或变换角度的手法来表达。因为同一件事,往往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描绘它,为了使人们乐意承受,我们就可尽量从人们的心理易于承受的那一个角度去表达,尽量防止容易引起人们反感的角度,尽量不说别人忌讳的话语。假设家长情绪过于冲动,这不是交流的最好时机,我们没必要急着给家长以更多的交流,等待时机成熟后,再做进一步的交流,这样家长会更乐于承受,可以在沟通中减少一些产生逆反心理的可能。
。“赞扬孩子、赞扬家长是和家长交流的法宝.”我们在和家长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倾听家长的意见,当家长谈及孩子在家里的良好表现时,我们要及时或适时地给予孩子赞赏,给予家长良好教育方式的肯定,以激起幼儿和家长的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心。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他们更愿意配合老师的工作。
,也有他的缺乏。而我们老师和家长沟通时,都希望家长能配合老师,帮助孩子改正缺乏。但我们知道,家长的素质有高有低,都能自觉到达我们的愿望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在听家长处理问题的意见时,对于家长不符合教育要求的行为、观点,能针对孩子的问题,多向家长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让他们有方法可行。如
“你看,对这个问题,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做……"“你能否试一下这种方式”等。
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选择家长工作的好做法。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安康成长的必要条件,是幼儿园施行全面开展教育的重要保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应放在首位。而目前,经调查说明,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不少家长对幼儿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认为上小学后才是教育的开场.
2、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上存在着重知识技能(只重视孩子的身体安康和智力开展),无视孩子的心理需要、良好的性格和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3、绝大部分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娇纵,过度保护,样样事情包办代替等等,个个都是“小皇帝"、“小公主”。
针对这些情况,首先要转变教养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开展观、亲子观、成才观等),只有这样家园在教育上才能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孩子全面开展。和此同时,还应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使家长掌握科学育儿的内容、原那么和方法,进步科学育儿程度。那么,如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幼儿园如何和家长进展沟通和联络呢?应该说各个幼儿园都有很多自己进展家长工作的好的做法,下面谈谈我园的几种做法,
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方式主要可分为个别方式和集体方式两种。
(一)个别方式
个别方式是指幼儿园老师和幼儿家长间一对一地联络和开展工作的方式。在幼儿园家长工作中,个别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对于亲密家园联络、实现家园同步、共同教育好幼儿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家庭情况、家长的教育观点和方式也各不一样,老师必须针对每个幼儿和每个家长的详细情况,有针对性地进展工作。同时,由于个别方式是一对一进展的,形式简单,便于操作,对时间、场所没有太多的要求,更容易适应家长的不同要求,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灵敏性。只要老师和家长双方达成一致,便可随时开场。所以,个别方式是开展家长工作的一种好方式。
家长工作个别方式的详细形式有以下几种:
1、家访
家访是家园联络的重要方式,包括幼儿入园前的访问和幼儿入园后的访问。
幼儿入园前家访的目的主要是理解幼儿和家庭的状况,便于以后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展教育,做好家长工作。
幼儿入园后家访有定期家访和I临时家访两种。定期家访,是指老师在固定的时间如每学年或每学期对幼儿家庭作一次普遍的访问。临时家访那么视需要和老师的时间而定。通过幼儿入园后的家访,老师可以进一步理解幼儿家庭状况,可和家长共同研究幼儿开展中的问题,共同商量对策。
2、个别交谈
这里所说的交谈主要是指老师利用早、晚接送孩子的时间和家长进展的个别交谈,有时也包括专门约请家长来园面谈。
老师在家长接送孩子时和家长交谈是最经常的家园联络方式。这种交流虽然简短,甚至有时可能是三言两语,但它却能及时互通信息,使家长和老师得知近日乃至当天孩子在园或在家的情况,这种方式同样可以收到家园配合教育孩子的效果.
约请家长来园面谈是另一种形式的交谈。它和前面所说的那种无拘无束的交谈不同,,大多是由老师向家长比较全面的汇报这一阶段孩子的开展、进步或存在的问题,并和家长共同商讨今后配合教育的措施,也可以使老师和家长一起研讨儿童开展和教育方面的专门问题。为此,老师在谈话前要做认真准备,包括聚集、分析孩子各方面开展的材料,
家长在这种交谈时的拘谨、紧张,老师因设法营造宽松的气氛,使家长轻松地参和交谈。
3、网络和联络
随着人们生活程度的进步,手机和电脑越来越普及,老师还可以利用手机和电脑随时和幼儿家长联络交流,及时解决问题。
(二)集体方式
幼儿园家长工作的集体方式是指针对幼儿家长群体开展工作的方式。
幼儿园家长工作中的集体方式可以弥补个别方式一对一、范围小的缺乏,在面对家长集体开展工作时,针对带有共性的问题,提出统一要求,布置统一任务,收到大面积解决问题的效果.
家长工作中常用的集体方式有:
1、家长会
家长会是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和家长沟通的方式。家长会的内容大多是向家长报告工作方案、教育目的,汇报教育成果及向家长提要求等。在规模上,家长会有全园性的和分班召开的。一般讲,除了全园性活动需要面向全体家长外,大多数情况下,,便于听取本班家长的意见和要求,便于老师和家长共同讨论幼儿开展和教育中的问题,从而形成双向交流。在时间上,除了学期初和学期末定期召开家长会外,平时各班可根据情况和家长要求,举行不定期的家长会,详细内容也可以多种多样。在形式上,家长会应不拘一格,假设能开得生动活泼,往往效果更好。
2、创办家长学校或专题讲座
这也是幼儿园家长工作中常见的形式,其目的在于帮助家长掌握科学育儿知识,进步家教程度。这种形式吸收的人员较多,往往可以获得大面积的收效。但同时应注意的是,正由于参加人数较多,举办家长学校或专题讲座一定要选择恰当适宜的时间,便于大多数家长可以安心坐下来听讲。在内容上,要结合实际,深化浅出,详细明确,多举实例,实在解决家长面临的问题,实在帮助家长掌握某方面的知识,切忌生搬理论。对农村家长,在这方面尤其要注意。
3、家园联络栏
家园联络栏可以是全园性的,也可以是各班办的,或二者兼有。内容主要是介绍本月或本周全同或班级活动方案及教养内容和近期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情况,还可介绍幼教新观念、新理论,家教好经历,,可由老师编写,也可从报刊摘录剪贴。家园联络栏还可张贴家长的意见和要求。家园联络栏一般设在家长接送孩子必经的地方,内容要经常更换。
4、家长开放日活动
开放日是邀请家长来园观摩和参和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从而使家长详细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亲眼看到自己孩子在园内的表现,双方互相商讨、沟通,获得共识,更好地实现家园共育,共同促进孩子安康开展。由于孩子的开展是不断变化、动态渐进的过程,因此这种沟通要经常性、连续性、双向性,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开放日活动。
⑴小班阶段,做好孩子入园前的心理准备工作;
⑵中班阶段,进一步让家长理解孩子在这个儿童小社会中的种种表现和各方面的开展程度,看清孩子在园的优、缺点和个性特点,从而有助于对自己孩子进展有针对性的教育
⑶大班阶段,让家长更深化地理解幼儿的学习、生活,幼儿园教育幼儿的方法及对孩子各方面的要求,及时做好入小学前的准备工作。
下面就“大班阶段”,谈谈家长开放日活动的详细做法。
①、召开大班幼儿家长会:请小学低年级老师给家长授课,《幼儿入小学前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等,观看录像,互相交流.
②、家长参和观摩半日活动:请小学低段老师来园听课、观摩参和半日活动。从我园开展情况看,家长非常重视,活动后,让小学低段老师、家长谈谈参和观摩半日活动的感受、体会,大家互相讨论,交流意见、看法,取长补短.
③、请小学低段老师给幼儿园小朋友上课、玩游戏活动等,缩短小学老师和孩子、家长之间的间隔,产生深沉的师生之情。
④、带着大班幼儿参观小学,让小学里的指导、老师为孩子们介绍小学的根本情况,教育教学设施,和小学生、少先队员一起坐坐、聊聊,参观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电脑房、音乐室、风雨操场等,使幼儿产生当小学生的强烈欲望,和能早日带上红领巾成为少先队员的愿望.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为孩子们顺利跨入小学之门打下了良好根底,实现家园共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开展。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活动,更新家长教养观念,进步家长科学育儿的程度。
家园共育是经常性的工作,需要我们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能融化冰雪的热情。我相信,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充分发挥家园共育作用,注意多种沟通方式的互相补充,灵敏运用,进步工作成效。我们的工作一定能得到更多家长的好评。我们农村幼儿园的家长工作一定能越来越好

浅论家园共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hetyo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2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