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县七星湖风景区旅游开发可行性报告
上饶县七星湖风景区旅游开发可行性报告
一、景区开发的可行性
1、开发条件
七星湖风景区位于江西省上饶县南部山区边陲重镇五府山镇,座落上饶市最大水利枢纽工程大坳水库上游区域。北至上禹公路,南至长窝,东接溪口,西与枫泽湖连为一体,风景区总面积371>.9>6平方公里,,(116亩),环湖山地28平方公里。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一处以富有传奇色彩“七星赶月”的湖光山色为主要景观的风景名胜区,适宜观光游览、度假休闲、会议商务、特色种养等多项活动,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为海内外客商投资生财的宝地。
2、资源结构
,旅游资源丰富。湖内自然景观有碧波万倾的七星湖万亩水面、妩媚妖娆的五府岗群峰倒影、婀娜多姿的湖心七星群岛,以及湖面上的薄雾轻纱,霓虹飞艇;湖边山地峰峦叠嶂,沟壑纵横,古树参天,瀑布成群,有金钟瀑布、金盆养鲤、甘溪古街、圣堂庙、江公庙、红军豪岭战役遗址等自然景观和人文古迹。整个景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生物种类多样,国家级和省级珍贵树种有银杏、红豆杉、杜仲、厚朴、柳杉、香樟、肉桂、丰枫荷、黄杨、丹桂等;珍稀动物有金钱豹、金猫、穿山甲、大鲵、猕猴、熊、眼镜蛇、猴面鹰、鸬鹚、中华沙鸭、黄腹角雉等。
3、区位环境
七星湖北距浙赣铁路上饶站50公里,南距武夷山旅游区60公里,上禹(上饶—禹溪)公路贯穿五府山地区,移动网络、有线电视等全面开通,,将形成武夷山——七星湖——上饶市区——灵山——三清山的旅游线路,目前上饶市大坳风景区的旅游开发已初具规模,七星湖与大坳、上泸古镇联手开发的条件正日趋成熟,随着上饶市、县北郊灵山的重点开发,七星湖风景区旅游开发的可行性正日渐显现。
二、景区规划的战略目标
1、规划范围
根据对七星湖景区开发条件,资源结构、区位环境的分析,按照《上饶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3
—2010)的要求,七星湖景区规划区域定为湖区南北两翼第一道山梁范围内,湖西与枫泽湖相连,湖尾至甘溪,地理座标为北纬28°70′50〃—08′45〃,东径118°08′30〃—02′00〃,东西长15公里,,。规划期限为2003年-2010年,分为三个阶段,初期为2003年—2005年;中期为2006年—2008年;后期为2009年—2010年。
2、控制范围
依据《县旅游总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精神,七星湖景区外围保护范围定为长窝、黄竹山、金钟山、五府山镇政府驻地、南山尖、四十八界山以内区域,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上述区域为控制范围,严禁向水体超标排放污染物;严禁损毁林木;不准挖沙采石;不准擅自改变原有地形、地貌;不准捕杀珍稀动物。
3、总体形象
根据五府山地区“七星赶月”的传说和卫星摇感图片显示,七星湖水面轮廓线,西北如勺状,东南形如勺柄,湖中主要岛屿如大熊座中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七星湖的资源板块亦呈中国古代哲学中“木、火、土、金、水”五行布局,故景区规划的总体形象定为“七星赶月,五行合一”,其意为五府山人民创造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府山平湖仙境”在宇宙间运行不息。景区文脉为民俗文化与外来文化相结合的现代文明美学体系,景区主要功能是
“度假休闲,特色种养”。
4、战略目标
根据七星湖景区水体资源的优势,结合《上饶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七星湖景区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突出重点,立体开发,设施先行,环保跟进。战略目标是:以湖区水体、岛屿资源开发为核心,两翼山地开发为重点,带动湖尾古街建设,与大坳、上泸联手,打通毛竹关断头公路,连接周边旅游区,促进上饶县南部山区经济发展,到2007年,建成集“观光游览、度假休闲、会议商务、特色种养”为一体的AA级风景区,%。
三、景区规划与功能区布局
1、总体布局
七星湖景区按其地形地貌和资源属性,分为金、土、水、火、木五大功能区,依次为湖面水体观光区、湖心岛屿休闲区、湖北山地度假区、湖南生态游憩区、湖尾产品开发区。各功能区既要主题鲜明又要综合开发,既要相对独立又要紧密联系,共同推进七星湖景区的全方位开发。旅游交通方面建设连接各功能区的公路、游步道、水上索道、跨湖空中走廊,以确保景区内交通畅通,提高景区的环境容量。
2、功能区布局规划
(1)湖面水体观光区()
充分利用碧波万倾的水体资源,进行养殖、垂钓、潜水、跳水、游泳、游艇等水体观光活动,湖区北、南、东三个方向建设码头,湖面架设水上索道。
(2)湖心岛屿休闲区()
七星湖主要岛屿呈北斗状
上饶县七星湖风景区旅游开发可行性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