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从农业谚语看壮泰民族的传统农耕文化.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从农业谚语看壮泰民族的传统农耕文化
【摘要】谚语是人类珍贵的口头传统文化遗产,农业谚语是人类农业智慧的具体表现。壮、泰语农业谚语反映了壮泰民族传统农耕社会的农业生活、农业结构、农耕技术和农耕习俗,折射了两个民族农耕文化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利用农业谚语解读壮泰民族的农耕文化特征及其内涵,是探究两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渊源关系的新视角、新思路。
【关键词】农业谚语;壮泰民族;农耕文化;农耕技术;农耕习俗
【作者】周艳鲜,百色学院教授,广西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广西百色,533000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6)06-0082-007
一、前言
谚语是运用隐喻手法,采用固定、便于记忆的结构来反映智慧、真理、道德与传统观念,被代代相传下来的短小精炼而众所周知的语句。[1 ]4它是口头传统的一种主要类型,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浩如烟海的谚语宝库中,农业谚语是最为丰富的。我载有大量的农谚,例如,北魏的《齐民要术》中有“耕而不劳,不如作暴”,汉代的《田家五行》中有“六月不热,五谷不结”,等等。人类先民在长年累月的农业劳作中经过反复实践验证,获取了大量的宝贵经验与知识,摸索出了农业生产的种种规律,然后把这些都浓缩到形象、生动、简短的语句中去,由此创造了丰富的农业谚语。
壮、泰民族是古老的农业民族,他们的先民在漫长的农耕历史中形成了以稻作文化为主体的传统农耕文明。覃圣敏提出,壮泰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是稻作文化,这是壮泰民族传统文化的最大共同点。[2 ]黄凤祥、徐杰舜认为,壮族先民创造的稻作文化对泰国泰族和东南亚其他一些民族产生了深远影响,壮泰族群千百年来保持了共同的稻作文化形态,成为其他各种文化现象同质化的根源。[3 ]学者们从不同视角、用不同学科方法、以丰富的资料反映了壮泰民族传统农耕文明和稻作文化的亲缘性、同源性和本质上的差异性。那么,农业谚语能否折射壮、泰民族的传统农耕文明,能否反映两个民族传统农耕文化的渊源关系?
韦达论述了壮族谚语蕴含的人生经验,将农业谚语称为“壮族农业发展的教科书”[4 ],蒙元耀认为壮族熟语“取材于壮乡的生活实际,反映壮家人的生活本色”[5 ] 9,泰国学者(乌顿潘?阿曼吞)主编的(《泰国谚语精编》)(2013)阐述了农业谚语的来源及文化背景,[6 ](斯瓦潘?派林)编著的(《俗语分类》)(2008)对农业谚语进行归类解释[7 ]。但文献阅览显示,目前,针对壮泰农谚的专题研究非常有限,关于两者的比较研究几乎没有。作为壮、泰民族传统农耕文明研究的重要语料,壮、泰语农业谚语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研究。本研究解读壮、泰语农业谚语中壮、泰民族的传统农耕文化,并对其异同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进一步探究两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渊源关系。
二、农业谚语中壮、泰民族的传统农耕文化特征
梁庭望认为,“水稻人工栽培法发明以后,逐渐主宰了越人先人及其后裔的整个生活,在生产技术和耕作方法、饮食结构、语言文学、人生礼仪、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思想观念、民族性格等方面形成了浓郁的稻作文化,绵延至今。
”[8 ]
为了较为全面地反映壮、泰民族传统农耕社会的总体面貌与基本特征,本文从农业生活、农业结构、农业技术与农耕习俗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农业生活
覃乃昌提出,在“那”文化圈生活的主要是壮侗语族群,包括中国壮族和泰国泰族,其主要文化特征是以稻作为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以“那”(稻作)为本的传统生活模式[9 ]40-47。以下两组谚语反映了壮、泰民族相似的农业生活形态和共同的生产习俗。
1. 壮族的传统农业生活
(1)Bak saeh hong guh bonj,maenz aeu gwn guh ,民以食为天。
(2)Fouz hong mbouj onj,fouz haeux mbouj an,fouz buenq mbouj ,无粮不安,无商不富。
(3)Guhhong mbouj liz gyaeuj naz,canghbuenq mbouj liz ,商人不离行头。
(4)Mbouj ndaem naz,mbouj ndaem reih,youq lawz miz haeux hau ,不种地,哪有米饭吃。
(5)Hong naz beij mingh 。
(6)Gaj mou hwnj hangz,ndaem naz nab ,种田纳粮。
壮族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民族。自古以来,壮族“据‘那’(田)而作,随‘那’(田)而居,依‘那’(田)而食”,他们日

从农业谚语看壮泰民族的传统农耕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edkcbx064
  • 文件大小48 KB
  • 时间2017-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