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常见不合理用药探析.doc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常见不合理用药探析
摘要:目的探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常见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对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审核发现的1340条不合理临床用药医嘱进行分析。结果常见不合理用药主要包括:溶媒选择不当、载体量过少、配伍不当、给药方式不合理等。结论明确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常见不合理用药,并及时给予纠正,可有效提高临床静脉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减少或预防临床用药不合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用药
静脉滴注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方式,但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问题。同时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静脉输液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加,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是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1]。为确保静脉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本文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常见不合理用药情况,进一步为临床合理用药奠定基础。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2016年8月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审核发现的1340条不合理临床用药医嘱。
,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例如青霉素在中性溶液稳定,在碱性或酸性溶液中都有一定程度的分解,使效价降低,且致敏物质也增加。%氯化钠注射液,其次为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但是通常使用的溶媒还是5%葡萄糖注射液[2]。
,但是部分中成药注射剂很不稳定,且其成分繁复,中药成分来源不同,内在不稳定,静脉滴注时溶媒若不足,会使药物不能完全溶解或浓度过大产生刺激,引起疼痛、皮肤潮红等不良症状。%氯化钠注射液50ml加入醒脑静注射液20ml,说明书规定应加入250ml。同时部分抗菌药物使用量过多,其药物不能完全溶解发生混浊。
;维生素C与肌苷配伍;胰岛素与左氧氟沙星合用;胰岛素与肌苷合用;维生素B6与肌苷配伍;维生素K1与酚磺乙胺配伍。维生素K1有氧化作用,而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两者配伍使用,可产生氧化还原反应,使二者疗效均减弱或消失[3]。①维生素C与肌苷配伍的情况非常普遍,涉及普外、骨科、呼吸内科、血液科、肿瘤科等多个科室。肌苷为碱性物质与酸性物质维生素C等直接混合易产生变色、浑浊、降效,两者存在配伍禁忌。②临床给予中药注射剂时,通常在其中加入其他药物,但是由于中药注射剂成份复杂,与其他药物合用容易引起理化性质改变,引发不良反应。③抗菌药物应用过程中通常加入其他治疗药物,例如加入激素、维生素、抗酸药物,虽无不良反应,但是可能引起其他药物pH值的变化,进而会影响抗菌药的稳定。
,只有超过致病菌最低抑菌浓度时间即可。因此,其抗菌原则是将时间间隔缩短,不需要每次剂量增加。同时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等半衰期较短,通常加入溶媒,从而滴注需要时间较长,所以不能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又超过有效半衰期,不仅不能发挥杀菌作用,而且容易产生耐药性。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常见不合理用药探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