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从价值观到公民道德.pdf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129 、理论学刊 sea2012
第谧艿期 Journal No9甆
从价值观到公民道德
李德顺
泄ù笱宋难г海本
R猐价值说到底是一个主体性问题,因此,对价值的理解要进入人的主体状态。价值观是客观的价值在
头脑中的反映,表现为由信念、信仰争理想等组成的观念体系。从理论上看,任何价值争价值观念都具有其特定的
主体性,在讨论价值和价值观时,一定要明确它是“谁的”,是谁的价值和价值观念体系。伦理道德是人与人之间的
一种基本价值关系,道德当然也具有主体性。我们在反思道德问题时要注意:道德应该由谁来讲,对谁讲,什么时候
讲和怎样讲;对群众也不应该光讲道德义务,也要讲道德权利。总之,对道德的反思要提升到尊重人的权利与责任
统一的高度上来。
丶蔧价值;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公民;道德
型挤掷嗪臸(]A恼卤嗪臸—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公民道德建设问题,是以价值既不是客体的属性,也不是主体的属性,而是
近年来学术界的热点问题。笔者在这里着重从主体指客体与主体之间满足与被满足的关系。简言之,
性的角度谈谈对价值、价值观以及公民道德的理解。是事物和人的关系问题。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针
一、价值与价值观尖刺痛手指,“疼痛”既不是手指的属性,也不是针
哲学最初没有价值问题,但价值问题在人类的尖的属性,是针尖与手指之间相互作用的效果在手
生存发展中始终存在着。价值问题是人类生活的基指上的反应。价值范畴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地位,人
本问题。对价值问题的专门研究,直到世纪初才作为主体在价值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事物的客观
有了它的学科定位,如今,价值论成为哲学三大基础属性只有与作为主体的人相联系,才构成价值关系;
分支之一。中国的价值学理论形成于世纪年事物对于人的意义,不是由事物的客观属性决定,而
代,虽然形成较晚,但发展很快,当今作为马克思主是由价值主体的状态与需要决定的。当事物的属性
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领域,倍受学术界与理论对主体的生存与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时,它对主
界的关注,成为时代的显性学说。体有正价值,否则,事物则无价值或有负价值。因
人类生活存在两个基本问题:一是真理问题,解此,人作为价值主体,其主体性的发挥,其认识与应
决的是“世界是什么、怎么样”,“我们何以知道、怎用能力,是拓展事物价值的前提条件。
样知道”的问题;二是价值问题,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在学术上,“价值观”与“价值观念”有区别。价
常用“好”与“坏”来表达价值问题,美丑、利弊、祸值观是关于价值问题的知识理论系统,它和世界观、
福、荣辱、得失等一切均可以分为好坏,都是价值问人生观、时空观、矛盾观等一样,是一套学问;而在日
题。如果说真理问题是“是”的问题,那么,价值问常生活中我们常用的“价值观”,实际是指“价值观
?念”。价值观念是指人们的立场态度体系,主要表
一个哲学中的价值问题。哲学的价值论就包括研究现为信念、信仰与理想。
什么是“有用”,人类追求何种之用。信念是人对对象的一种充分信任的状态。如有
就价值而言,有正价值和负价值之分。好坏善人相信开卷有益,有人认为读好书才有益;有人相信
恶美丑,应该不应该,不是一件事发生了本身就能回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正义必胜,因

从价值观到公民道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ftnqws018
  • 文件大小771 KB
  • 时间2017-08-2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