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原理》教学辅导(1)
同学们:你们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后,许多同学对应用所学审计学知识说明和解决在实际审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的能力方面存在诸多困惑,因此,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审计学原理及其方法,我们应同学们的要求为大家提供下列审计的实务题及解题方法,供学习使用。
一、审计方法
,发现一笔业务的处理如下:从外地购入钢材60000公斤,价款240000元,运杂费6000元。财会部门将买价计入钢材成本,运杂费计入管理费用。钢材入库后仓库转来入库验收单,发现钢材短缺50公斤,查明属于运输途中的定额内损耗。
[要求]对该公司的这笔材料采购业务提出审计意见,并对错误进行调整。
答:
(1)该公司材料采购业务,财会部门记账在前,仓库验收在后,财会部门不以验收单作为记账依据,说明未能有效地执行材料采购内部控制制度。因此,账务记录的可靠性较差,审计人员应扩大对采购业务的审计范围。
(2)该公司材料采购业务处理中对钢材成本的计算有误,外地运杂费应计入采购成本,而不应计入管理费用。调整的分录为:
借:原材料——钢材 6000
贷:管理费用 6000
(3)对于运输途中的定额内损耗按规定可计入采购成本。不必调整。但在材料明细账中,应调整入库钢材的数量和单价。
,并按当月差异计算调整出库材料的计划成本。2002年1月份有关材料类账户记录如下:
原材料——辅助材料材料成本差异——辅助材料
期初余额 120 000 期初余额 5 700
购入 780 000 发出600 000 发生 39 300 结转 33 000
结存 300 000 余额 12 000
[要求]试分析存在的问题并计算差错额。
答: (1)存在的问题
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时,其结转发出材料成本差异的数额是按加权平均原理计算的,因而发出材料的差异率应与库存材料差异率相等。但该厂的结转差异率为5。5%(33 000÷600 000╳100%),而库存材料差异率为4%(12 000÷300 000╳100%),二者不相一致,由于结转差异率大于库存差异率,显然是多转了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加大了当月生产费用。这实质上是利用差异调节产品成本,是一种违反财务、会计制度的违纪行为。
000元,审计人员在审查过程中审阅了本年利润明细账及有关收入、费用账户,发现存在下列问题:
(1)期初库存商品余额多计10 000元;
(2)当年转让无形资产取得收入8 000元,扣除各项支出后净收入为5 000元,计入盈余公积;
(3)固定资产出租收入2 000元,扣除折旧及维修后净收入为1 600元,列入“其它应付款”
账户。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提出审计处理意见,并核实企业的利润总额。
答:根据审查发现的问题,该企业2002年度财务决算中所反映的利润总额不真实,应做如下调整处理:
(1)年初库存商品余额多计10 000元,使当期主营业务成本虚增10 000元,利润虚减10 000元,应提请该企业调整,并补交企业所得税。
(2)无形资产转让净收入按规定应列做其它业务利润,该企业直接转作盈余公积,自行留用,属于截留利润。应提请其调增账面利润5 000元。
(3)固定资产出租净收入应列入其它业务利润,该企业将其列入“其它应付款”,也属于隐瞒利润,私自截留。应提请其调增账面利润1 600元。
因此,该企业利润总额应调整为:
90 000+10 000+5 000+1 600=106 600(元)
,本月甲材料月初结存数量5 200公斤,金额为7 800元,本月购入甲材料数量7 300公斤,金额为14 600元。本月基本生产车间耗料5 000公斤,结转材料成本10 000元。
要求:说明审计方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处理意见。
答:(1)审计方法:审阅甲材料明细账,抽查有关会计凭证,验算结转发出材料实际成本。
发出材料实际成本=5 000×(7 800+14 600)/(5 200+7 300)
=8 960(元)
多转材料实际成本=10 000-8 960=1 040(元)
(2)存在的问题:该企业按进料价格多转耗用材料成本1 040元。
(3)处理意见:多转发出材料实际成本,应予以冲回,其调账分录是: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1 040(红字)
贷:原材料 1 040(红字)
,发现该公司该年
各种分类审计实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