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经典佛语的语录(经典4篇).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经典佛语的语录(经典4篇) 】是由【waw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经典佛语的语录(经典4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经典佛语的语录(经典4篇)
经典佛语的语录篇一
1、生活里无论坎坷、还是平坦,没有人会告知你怎么做,也没有人替你做出确定,人生走过去,自己却必需走出苦恼的围墙,必需面临选择和放弃,也不必要为每一次选择而沉重,也没必要每一次放弃而哀痛,在乏累不堪的时候,才知道觉悟,为时不晚。
2、其实人孤独时,渴望的只是一份陪伴;心脆弱时,须要的仅是一种懂得。真正的感情,其实都珍藏在每个人的心间。彼此因相知而自然靠近,因默契而无语传情。
3、问:"佛性与苦恼俱不俱?"答:"俱虽然俱,生灭有来去,佛性无来去,以佛性常故,由如虚空。以是无来去故,三世无有不生灭法。"
4、恒顺:水随顺不同的器皿显现为不同的形态,遇方则方,遇圆则圆。修正道德的人也如此,遇到善人时以善的方法来引导,遇到恶人时以恶人接受的方式来度化。
5、不畏大事,不轻小事。尽悲智力,原委无遗。"四十华严"卷十二
6、人生是一趟单程车,我们最应当做的,就是好好善待自己,珍惜今日,期盼明天。那些走过的,错过的,都不再回来;丢掉的,失去的,都不复拥有。所以我们不要走得太匆忙,该爱的要专心去爱;该留的,要真诚挽留;该感受的要充分感受,该珍惜的要好好珍惜。
7、欲望的无穷来自人心的贫困,心灵充溢的人懂得"喜舍"才是真正的富有。
8、习性不是"真性"。真性必需从人的习性中去体会、修为、契合,谓之"神会",即是由精神体会而领悟出来的真理。
9、能不能解决自身的问题,不在法上,而在听法人的心上。
10、凡夫众生就像照相机:它能记录许多影像,还可以通过调整焦距与闪光灯等方法拍摄远近大小明暗不同的照片,却唯独拍不到它自己——照相机。同样,凡夫能感知地球上的信息,也能探讨上至太空下至地壳的现象,却唯独不清晰自己,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更不知道自己的原来面目。
11、应勤修愍破戒者,谓以大慈善,拔济犯罪,安置菩萨净戒中故。"四十华严"卷三十一
12、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不是金钱,也不是名位,而是仁爱。"仁爱"让这个世界充溢了感动,让我们的人生充溢了希望。能够常怀一颗仁爱之心的人,是世界上最华蜜、最富有的人。
13、古人云:"横逆困穷,是熬炼豪杰的一副炉锤。能受其熬炼者,则身心交益;不受其熬炼者,则身心交损。"所以,当磨难向我们走来时,躲闪不是明智之举,我们应当把背脊挺得更直,练好自己的内功。一个人的身心,在锤炼下才会日益强壮,最终找到自己的天空。
14、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你随时可能会被突如其来的改变扰乱心情,所以与其同流合污,不如有意识地培育一些让你欢乐的习惯,随时帮助自己调整心情。假如我们感到可怜,很可能会始终感到可怜。欢乐或许只是一种生活看法、一种生活习惯。
15、勇于担当,才有变更的机会。
16、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黄金?珠宝?美玉?这些东西在世人眼里都很值钱,但是值钱就能够说它们很有价值吗?明显不是。一般来说,我们认为最值钱的东西往往也是最没有价值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并没有价钱。就像才智是肯定无价的,这就是佛常说的颠倒。
17、真正的福德,是以平常心守本分、勤付出。
18、信佛者必需学佛,学佛必需效法菩萨精神,"菩萨心中没有自我成就的企图,只有成全众生的悲愿",所以菩萨能够担当起人生百味,在人须要的时候适时地出现,救苍生于水火之中。
19、说法时,文相连属,义无舛谬,观法先后,以智分别,是非审定,不违法印。次第建立无边行门,令诸众生断一切疑。《华严经》卷十八,明法品菩萨宜应先知众生善根及了彼心,随其所堪,次第说法,如人大海,慢慢至深。《虚空藏菩萨经》
20、设身有苦,念恶趣众生,起大悲心。《维摩经》卷中,问疾品
21、天堂和地狱是专心和行为造作的。不要怕天堂与地狱,要怕的`是心的偏向。
22、大心菩提心,诸心中最上,解脱一切缚,具足诸功德。
23、"静坐常思","思"的是什么?应当是自己不知足与攀比产生的错误;"闲谈莫论",不让"论"的是别人的生活与作风。踏踏实实地做我们自己,华蜜、欢乐自然会围绕在我们身边。
24、名为遍计性,相是依他起,名、相二俱遣,是为第一义。
25、济贫要用爱心,教富要用耐性。
26、做人行事当论是非,不论利害。肯于舍己为人的人,为正义、为真理,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想法,服务大众、造福人类,这样的人才堪称品德高尚。
27、在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胜利和挫折几乎都会交替出现,但命运不是固定不变的。一味自我惩处、自我熬煎恒久与胜利无缘。人生事业成败的关键,不在命运,而在于你能正视失败,敢于跨越人生的败点。
28、蓝天因为雨水的洗礼而更加纯净,生命会因为饱经忧患而更加厚重。生活不仅仅是一场信念,更是一场实践。不要说众生难度,也不要感叹命运的熬煎,走在这繁杂的世间,这场对宽厚心地的成就,才是最好的自我救度。
29、禅的目的是:试着把身口意三业,转化为自利利他的慈善与才智。
30、得得失失平常事,是是非非任由之,恩恩怨怨心不愧,冷冷暖暖我自知,坎坎坷坷人生路,曲曲折折事业梯,凡事不必太在意,人这一辈子,怎么都是过,与其皱眉头,不如偷着乐。冬天别嫌冷,夏天别嫌热,有钱别装穷,没钱别摆阔,闲暇养养身,每日找找乐,苦辣酸甜都尝过,才算没白活!
31、当一颗树不再炫耀自己枝繁叶茂,而是深深扎根泥土时,它才真正的拥有深度;当一颗树不再攀比自己与天空的距离,而是强大自己的内径时,它才真正的拥有高度。
32、一个人总是仰视和艳羡别人的华蜜,一回头却发觉自己正被仰视和艳羡着。其实每个人都是华蜜的,只是你的华蜜,经常在别人的眼里。
33、假如只是相遇,而不能相守,人生最好不相见。人至少拥有一个幻想,有一个理由去坚毅。有些机会,因瞬间迟疑,擦肩而过;有些缘分,因一时任性,指间滑落;有些感情,因一时冲动,缺憾终生;凡事好好珍惜莫轻易言弃,愿体会华蜜完备人生。
34、生命是脆弱的,脆弱到被自己的心魔击败而萌生无望,经不起任何的打击。
35、这说明勤奋不能是一时的、短暂的,"三分钟热度"是不能胜利的,只有不断坚持勤奋才能获得成就。学习是灯,勤奋是油,要想点灯,就得加油。
36、为了向人赔礼致歉而送财物,是不净布施。
37、苦乐不是外在的"缘"确定,而是我们内心产生出来的。
38、但求一席安心地,谁与龙蛇论是非。
39、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40、须弥芥子父,芥子须弥爷。山水坦然平,敲冰来煮茶。
41、佛说,命运并不是天生注定的,而是由我们自己确定的。当命运不济时,我们须要去变更它。若想变更命运,最重要的不是变更别的,而是心态。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
42、由有无始本起无明,为己主宰,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
43、什么是真实呢?就是要追随优秀的人,跟他们一起行动,做有益的才智之游,就似乎月亮追随着黄道的星辰循环游走。这就是真实。
44、渴求离言法,充溢思虑心,诸欲心不着,是名上流人。久客异乡者,自远处安归,亲友与学问,高兴而迎彼。
45、有一次孟子讥笑众生:假如家里的羊丢失了,人们会去找回来;但良心掉了,却不知道有没有人要去找。
经典佛语的语录篇二
1、风亦不动,树亦不动,乃汝心动也。
2、知足常乐。
3、算命不如认命。
4、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遗忘别人的缺点吧!
5、随心、随缘、随性。
6、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7、今生的相识是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来的。
8、想编织将来的美梦,现在正是时候。
9、平凡之人追求不平凡,智者则甘于平凡,却享受平凡。
10、即种因,则得果,一切命中注定。
11、一帆风顺,训练不出良好的水手。
12、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
13、因小果大,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
14、祸往者福来。
15、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16、面对现实,逆境也会变为顺境,总有机会转机。躲避现实,虽短暂偷安,但没有翻身余地。
17、人既生亦死。
18、有才智的人,从四周取乐,没有才智的人,希望别人赐予欢乐。
19、彻底的相识你自己,你就会相识佛。
20、填得饱你的肚子,却填不满人心贪念。
21、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22、九九归一、终成正果。
23、若无‘是非’挂心头,便是人间好季节。
24、君子能忍,必成大器。
25、过去,已成过去,它只是记忆的残影。
26、一切皆为虚幻。
27、不要奢侈你的生命,在你知道肯定会懊悔的地方。
28、与其说你赚钱,不如说你被钱所赚,因为钱赚走了你的青春、时间、体力,和生命。
29、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30、能忍之人,事事称心;善嗔之人,时时地狱。
经典佛语的语录篇三
1、物随心转,境由心造,苦恼皆由心生。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不要去强求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要学会适时的放弃。在生活中,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乐观豁达;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战胜苦难;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淡泊名利,过上真正欢乐的生活。
2、人海茫茫,谁也不曾孤独,心地的宽厚,承接着人生全部的凹凸起伏,人生不是用那些自我的狭隘,挖掘生命重复的苦痛,而在于一次又一次地刷新自己的人生观,包涵那些人生得失,活出人生那份难能珍贵的理性,面对全部苦恼的凌厉,更应当学会坦然处之,化解消极。
3、生活里我们要检查自己那些躲避的念头和拖延的理由,这个世界怎么样,它和我们的心地是不是温柔有关系,和我们的心态是否友好有关系,这天下事就像牙齿咬舌头,一切都在协调中存在。
4、根深则叶茂,性明则道成。
5、佛曰: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6、所谓教人念佛,是教他晓得轮回可怕,念佛能出轮回。至于念佛本身是不必教的,"南无阿弥陀佛",张口就是,既无难度,也没有要求。
7、人往往被他所属的群体绑架,被自己所属的派系绑架,因此,群体中的大多数人是不真实的,一切都像电脑程序一样被现实设置,唯一能做的就是按程序规范运行。万一不兼容,他或者被停用,或者被置换,或者被当做病毒清除。他只能为所属的群体和派系而存在,没有谁在乎他作为人的基本属性。
8、佛法其实很平凡,修行之道无非平常生活,饿了吃饭,困了睡觉。问题是很多人都做不到这一点,尤其当压力缠身时,心心念念都是苦恼,又何来吃饭睡觉的平常心?
9、真正的爱情,即使在情感浓烈的时候,也不应失去理智。虽然爱情常会令人变得盲目,但理智还是要存在于相爱之人的心中。假如爱得乱了方寸,失了方向,最终不知道该怎样去爱对方,这样的爱通常都是有问题的。
10、僧问:"如何是佛法的大意?"师日:"龙腾沧海,鱼跃深潭。"
11、人的眼睛长在前面,只看到别人的缺点,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
12、慈善需是非分明;道德需有毅力、志气。
13、成就一切智,入于深法海。
14、一切众生都是修行的所依助缘,是修行路上不行或缺的修行对象。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说:"修法所依缘,有情等诸佛,敬佛不敬众,岂有此言教。"从修行所依助缘的角度而言,众生与佛的作用是相等的,佛和众生是同等的重要,那我们为什么只敬重佛陀而不敬重众生呢?

经典佛语的语录(经典4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awa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22-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