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艺术与鉴赏
第2章摄影艺术的造型要素
第一节点
点的概念
即一副画面中最新引人的,或最震撼人的,或最精彩的,或最富有特色的视觉要素。摄影中的点,不同于几何意义上抽象的点,摄影中的点,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可以是景,也可以是人、物、景中的某些局部。
点的最佳位置
四条黄金分割线所形成的四个交叉点ABCD就是趣味点的最佳位置。
点的应用
单点的应用
让它远离画面的几何中心,使之处于偏上侧方或偏下侧方,即让它成为画面唯一的视觉中心。例如人物摄影,要把人物的脸部安排在视觉中心点的位置上,身体的其他部分和陪衬物则全部安排在次要的地方,使画面简洁、洗练、集中、醒目。
两点的应用
在画面同时出现两个点的情况下,点的安排要分清主次。通常的做法是把你认为最重要的点放在视觉中心点的位置,而把次要的点放在偏离视觉中心点的地方,使其主次分明,避免喧宾夺主。
三点的应用
一般情况下不应把三个点一字排开并列安防,这样会使画面过于呆板(具有明显节奏感,韵律感的景物除外)。
通常的做法是三个点安排成不等边的三角形结构,使它们处于不同的视觉中心点上,形成高低错落,远近得当的视觉效果。当然,这三个点种要有一个是最突出的,其他两个要成为陪体,不能三个点均分天下。
多点的应用
当画面中出现更多的点时,要首先确定最重要、最吸引人、最精彩的点是什么,然后把他安排在视觉中心点的位置上。其他的点则依据避免分散、疏密相间、宾主呼应、均衡和谐的原则予以安排,切记不可胡子眉毛一把抓,导致画面混乱不堪。
突出点的常用技法
明暗对比法:在摄影艺术画面的构成中,大面积的暗调环境中如果有一个亮点,那么这个亮点就会被突出;同样,大面积的里暗调环境中如果有一个黑点,那么这个黑点就会被突出。这种明暗对比的效果越强烈,给人的视觉刺激就越大,就越容易引起人的关注。
虚实相称法:视觉心理学告诉我们,凡是清晰的影像,给人的视觉感受就特别强烈;凡是模糊、虚化的影像,给人的视觉感受就比较平和。根据这个视觉原理,我们可以用虚实相衬的方法来突出要表达的视觉元素。产生虚实相衬的画面效果,主要靠影像的清晰与模糊、景象的运动与静止、空气透视的淡化等手法来完成。
透视趋向法:指的是人们的视线从前景开始,随着画面中线条的透视向远方汇聚,最后在远处集中于一点(此点也成透视灭点)。根据这一原理,把视觉中心点安排在透视灭点的地方,面积虽小,却会十分突出。
线
线条的概念与作用
摄影画面中的线之间不仅存在着形状、粗细、色彩、质感。弯曲度等差别,还存在着视觉与心理的差别。
摄影画面主要是由各种线条来支持、构建的,线条就像是摄影艺术作品的骨骼架构。线条决定了形象的特征,明确了形象的轮廓界限。设和一副摄影艺术作品的创作都离不开对线条的利用与处理,没有好的线条结构形式,就构不成摄影艺术。
从视觉心理的角度将,线条能引导人们的视线:人在观察景物的十分,目光一般是沿着景物的外部轮廓线移动,并试图看到线条的终点。目光随之伸向远方。
在同一个摄影画面中,线条相交形成的交叉点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如果画面只出现一个交叉点,而这个点因位置、大小、形状、色彩、质感等因素,在画面中十分抢眼,那么他就是画面的视觉中心点。在这种情况下,被摄主体的位置选择就应该再这个交叉点上(或者这个点的附近),从而有利于创作构思的表达。
读书笔记摄影艺术与鉴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