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8/26
1
牙体牙髓牙周疾病
临淄区人民医院口腔科
李春颖医师
2017/8/26
2
第一节龋病
龋病---牙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
临床特征:龋病初期牙体硬组织脱矿,牙釉质呈白垩色,黄褐色,最终发生缺损,形成龋洞。
危害:龋病向牙体深部发展,可引起牙髓病、根尖周病、颌骨骨髓炎等,严重影响全身健康;且破坏咀嚼器官完整性;影响儿童牙颌系统的生长发育;甚至引起远隔脏器疾病。
2017/8/26
3
病因
三联因素理论
微生物,食物,宿主
四联因素理论
牙,致病菌群,牙菌斑及蔗糖等细菌底物,一定的时间
细菌:主要致病菌是变形链球菌,其次为乳杆菌和放线菌属。
食物:蔗糖等糖类食物在口腔中可作为细菌分解产酸的底物。
宿主:主要包括牙和唾液
时间:龋病发病的每个过程均需一定时间
2017/8/26
4
临床表现
按病程进展速度分类
急性龋—又称湿性龋,多见于儿童或青年人,龋损呈浅棕色,质地湿软,病变进展快。
猛性龋,又称放射性龋:颌面部及颈部做过放疗的病人,短期内同时患龋,病情发展迅速。
慢性龋---又称干性龋,龋损呈黑褐色,质地较干硬,病变进展较慢。
静止龋是一种特殊的干性龋,由于病变环境的改变,龋损不再发展。
继发龋
原因:
充填物边缘,窝洞周围,牙体组织破裂
修复材料与牙体组织不密合,产生微渗漏
治疗时未除尽病变组织
2017/8/26
5
按解剖部位分类
牙合面窝沟龋和平滑面龋:窝沟龋指发生于磨牙或前磨牙咬合面、磨牙颊面沟、上前牙舌面的淺龋。
根面龋:根部牙骨质发生的龋损。
线形釉质龋:发生于上颌前牙唇面的新生线处。
隐匿性龋:在看似完整的釉质下方形成的龋洞,磨牙沟裂下方和邻面。
2017/8/26
6
咬合面龋、平滑面龋和根面龋
2017/8/26
7
按病变深度分类:浅龋,中龋,深龋
诊断
浅龋--分窝沟龋(色黑、粗糙、钩住探针尖)及平滑面龋(白垩、黄褐、褐)、无主观症状。
中龋--龋坏达牙本质浅层,龋洞形成,洞内牙本质程黄褐、深褐、牙本质软化,酸甜敏感,过冷过热产生酸疼,冷刺激显著,刺激去除后症状立即消失;颈部牙本质龋症状明显。
深龋--龋坏达牙本质深层,龋洞深大,食物嵌入洞中疼痛,冷热、化学刺激时疼痛较为剧烈。
2017/8/26
8
治疗
化学疗法--用化学药物处理龋损,使病变终止或消除
药物:75%氟化钠甘油,8%氟化亚锡,含氟凝胶,含氟涂料等。
机制:早期釉质龋定期氟化物处理,可使脱矿釉质沉积,氟化物促进再矿化。
10%硝酸银或氨硝酸银:用与乳牙和后牙,不可用与牙颈部。
机制:药物作用于龋损—产生还原银或碘化银----凝固有机质,杀灭细菌---封闭病变区终止龋损。
再矿化疗法---再矿化液含有不同比例的钙、磷、氟。
窝沟封闭---主要用于窝沟可疑龋。
2017/8/26
9
修复性治疗---用适宜的修复材料修复缺损部分,恢复牙的形态和功能。
A:窝洞预备---备洞用牙体外科手术方法将龋坏组织去净,并按要求备成一定形状的洞形以容纳和支持修复材料,所备成的洞成为窝洞
(1)窝洞的分类:I——V类
I类洞:发生于牙面点隙裂沟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II类洞:后牙邻面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III类洞:前牙邻面龋损未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备成窝洞。
IV类洞:前牙邻面龋损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备成窝洞。
V类洞:所有牙的颊舌面颈1/3出的缺损所备成的窝洞
(2)窝洞命名:以其所在牙面命名
(3)窝洞的结构—窝洞由洞壁、洞角和洞缘组成。
2017/8/26
10
牙体牙髓牙周疾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