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苏辙碑诔文的艺术成就.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苏辙碑诔文的艺术成就
摘要:苏辙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苏洵、苏轼合称“三苏”,在中国文学和文化史上,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在苏辙的创作中,散文成就最高。本文主要以苏辙散文中的碑诔文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艺术特色。苏辙的碑诔文可分为碑志文和祭文,皆为写人物,按类别分为:亲族、僧释和师友。从艺术特色看,苏辙的碑诔文具有沉静简洁、取材典型鲜明、情感深沉泊远、手段鳞次栉比等特点。
关键词:苏辙;碑诔文;艺术特色
明代散文家茅坤评论:“苏文定公之文,其?f削之思或不如父,雄杰之气或不如兄”,将苏辙的创作风格与其父兄作对比,认为苏辙的文章,思想上的锐利比不上他的父亲,雄迈豪杰的气度比不上他的哥哥。“然而冲和淡泊,遒逸疏宕,大者万言,小者千余言,譬之片帆截海,澄波不扬…”(《唐宋八大家散文广选新注集评》)也指出苏辙文谦逊和气、宁静淡然而又刚劲放达的特色。他的文章可多可少,多者上万字,少的千余字,像是一叶小船被水面上没有波涛的大海承载;对苏辙文章进行形象的比喻:“洲岛之棼错,云霞之蔽亏,日星之闪耀,鱼龙之出没,并席之掌上而绰约不穷者已,西汉以来别调也。”(同上)苏辙的文章如同沙洲、岛屿,像阁楼一样错落,像星辰一样闪烁,像鱼、龙那样出没无常,并席之掌上,姿态柔美无止境,是西汉以来别样的风格。
苏辙既好孟子、司马迁之文,又颇受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等的影响,吸收了他们的一些长处,但也有自己的特色。他的碑诔文沉静简洁,文理自然;雅健秀澈,不为平易。取材典型鲜明,运用手法鳞次栉比,而又有深沉泊远的感情寓于其中,有一定的艺术成就。
一、叙述深沉简明
苏辙的碑诔文深沉简明。他自己说:“子瞻之文奇,吾文但稳耳。”认为自己的文章比不上哥哥文章之奇,但有着稳妥的特点。《宋史》中亦称其文“论事精确,修辞简言”。苏辙文章的深沉简明,首先与他性格的平易简洁,内敛而不外露有关。苏辙为人淡泊名利,不以升沉荣辱为意,安贫乐道。行之于文,则不事雕琢,无造作。其次,他的审美倾向深受老庄崇尚自然的影响,主张以拙养巧,以讷养辩。所以苏辙为文平实无藻饰,抒情深沉而简练,叙述稳妥而深造于理。他的碑诔文行文简洁,感情深厚寓理。
苏辙碑诔文中,祭文占四分之三,是主体。祭文是悼念死者的文章,所以需要有最真切的感情与纯朴的写作风格;祭文又是念给其他人听,尤其是给死去的人听,故内容大多以表彰逝者的业绩为主,要求简易通俗。祭文以哀悼、追念死者、颂扬人物品德业绩,寄托哀思等为主要内容。实事求是和真情实感是其两大关键。以苏辙祭文和代人祭文为例,对其碑诔文“深沉简明”的特点作以下分析:
首先,从字数上看,苏辙的祭文普遍行文简洁,字少内丰。文章以韵语为主,主要为四言,精确严谨。如:《代三省祭门下韩侍郎文》,除祭文格式要求,开头的“惟灵渊源深长”和结尾“呜呼,尚飨”外,都是四言句,且全文仅用了70个字。《祭永嘉郡夫人马氏文》、《祭邓内翰母郡太君文》、《祭曹演父朝议文》等文全篇也只是用了一百多字就完成了所祭何人、时间、地点、祭祀缘由以及情感表达的抒写,做到了深度地概括。
其次,从情感上看,苏辙祭文内容简短,语言精炼,却简明扼要抒发了悲伤哀痛的感情,含蓄而深沉。苏辙的一类祭文的写作对象是至亲,有着坚固的感情基础,这种祭文的特点主要是抒发自己的悲痛之情,情感极强烈,如:《祭文与可学士文》,致祭于其

论苏辙碑诔文的艺术成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ohghkyj834
  • 文件大小33 KB
  • 时间2017-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