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叙事抒情文阅读.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叙事抒情散文阅读
一、基础知识点梳理
1、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2、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3、记叙文的人称:一人称、二人称、三人称
4、记叙文的线索:
(1)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2)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3)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4)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5)时间线索:以时间转移为线索(6)地点变换线索
5、记叙文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平叙)
6、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神态,环境等或正面,侧面)、议论、抒情、说明等
7、记叙文的表现手法:白描、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等
8、记叙文的语言特点:准确,生动
二、常见考点及答题方法
考点一:整体感知文段,归纳内容要点,理解主旨
1、常见题型
题型1、概括文章内容
方法:①扩展文章标题法;②语段中开头结尾处的抒情议论性句子。③叠加法【把文章主要段落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等。(特别是抒情散文中)】④一线串珠法(抓线索) ⑤六要素法:叙述六要素,连缀成话。
题型2、直接让考生概括人物性格
方法:1、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2、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 3、遵循“找原文——细分析——得结论”思维的过程。
题型3、直接让考生概括主旨
方法:1、掌握概括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题型4、文段中事例的概括
(1)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
(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2、注意格式:本文记叙了(描写了、刻画了、介绍了)……的故事(事迹,经过等),表现了(赞美了、讽刺了、歌颂了、鞭挞了、揭示了、反映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品质、社会现实等),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提示: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什么,感情怎么样。
阅读时要灵活掌握各种方法,首先思考阅读的文章适合用哪种方法概括,其次在概括时还要注意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内容,语气要连贯、意思要简明。
考点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1)文段中的关键词语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题套路:“X X”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2)约数,确数等词的赏析(说明文)
常出现的词语:据说,大概,一些,或多,或小,左右,丈许,一定,只有……
答题套路:文章用词准确,如“XX”、“XX”、“XX”等词,说明了“……(根据字词所指的具体内容分析)”,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3)动词、形容词的赏析(记叙文)
答题套路:“XX”、“XX”等词用得好,它把“……”(动作或形态,根据文章内容来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它(以动写静,化静为动……)使之具有(人格化,形象生动)……(根据内容情况写)
例句1:文章中“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句中“肥胖”、“轻捷”等形容词用得好,“肥胖”形象地写出了黄蜂的形态,“轻捷”既写出了“叫天子”的形态,又写出了它灵敏的动作特征,这样使文章描写更生动形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例句2:阿来的《词典的故事》中“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更多的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此变得漂亮起来”。句中“漂亮”一词有什么含义(或表达效果)?
答:“漂亮”一词不是指阿姨一下子好看起来,而是反映出阿姨的怜悯使我对阿姨产生了好感的内心活动。
考点三:句子(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
思路一:明确位置,把握作用
(一)位于开头
1、点明××主旨,总领下文。
2、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3、为全文渲染××气氛,为下文的叙事或抒情奠定××感情基调。
4、为下文××情节埋下伏笔或作铺垫,使故事情节发展合理,使读者感到巧妙有趣。
(二)位于中间
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照应前文,使文章结构更加严密。
(三)位于文末
1、总结全文。
2、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中心突出。
3、点明主旨,升华情感。
思路二:联系内容,突出情感
1、点题。
2、强调突出××感情。
3、深化中心,揭示主旨。(文眼句)
4、发出号召,鼓舞精神。(常见于结尾句)
思路三:结合修辞,增强效果
考点四:品析文中优美精警语句(段),体会其深层含义及作用

叙事抒情文阅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qingyong345
  • 文件大小76 KB
  • 时间2017-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