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绿色消费与可持续发展探微 】是由【妙玉】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绿色消费与可持续发展探微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绿色消费与可持续发展探微
李顺莲【摘要】目前,环境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人类只有采取绿色消费方式,才能改善和保护地球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倡导绿色消费方式,让绿色消费从观念走向实践,贯穿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促进生态环境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境保护绿色消费宣传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然而,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耗竭,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目前,环境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这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消费行为所致。人类只有采取绿色消费方式,才能改善和保护地球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消费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
绿色消费的产生。绿色消费是在人们深刻认识环境问题的危害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消费方式,是人类深刻反思自身消费行为后进行的理性选择。
自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科学和技术突飞猛进,人类摄取、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空前提高,掀起了现代人物质消费的高潮。人们崇尚物质享受,追求高消费。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必然导致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满足其不断增长的物资需求,人们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源源不断地开采出来,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又把大量的废弃物任意排放到环境中去。然而,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环境的承载量也是有限的,自然的承受能力日益遭到挑战。当人类充分享受物质消费快乐时,不堪忍受的大自然对人类实施了报复。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古巴比伦文明、玛雅文明的衰亡就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结果。“地球可以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无法满足人类的贪婪”。
与此同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良好环境质量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日益渴望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和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人们被迫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逐渐意识到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与人类自身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密不可分。因此,要保护和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必须改变原有的消费模式。于是,绿色消费应运而生。
绿色消费就是保护环境。绿色,代表生命和健康,代表人类生活与大自然的和谐。绿色消费就是人们追求美好洁净环境,既满足生活需要,又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的一种消费行为。绿色消费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倡导消费者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理,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在崇尚自然、追求舒适生活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绿色消费是国际社会在21世纪推行的一种全新的消费方式,与传统消费截然不同。
传统消费是以满足人的需求为中心,崇尚高消费、多消费和超前消费。其消费水平的高低成为衡量一个人的身份与地位的标准。人们常常不是为满足生活的需要而消费,而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而消费,为了面子而消费。在这种消费观念下,人类疯狂地掠夺大自然,同时又把大量的废弃物置于大自然中,致使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绿色消费则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为中心,崇尚自然、纯朴、节俭、适度。在绿色消费理念下,人类把地球上生存的动物和植物看作自己的邻居和朋友,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对自己的行为自觉地加以约束和限制。对于可再生的资源,人类着重研究如何合理利用和促进更新;对于不可再生资源,则研究如何节约、保护,并开发和寻找新的替代品,尽可能将有限的资源留给后人使用。因此,绿色消费不仅是消费无污染、质量好、有利于健康的产品,更是保护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体现。
倡导绿色消费方式,促进生态环境持续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总人口的1/5以上,虽然土地辽阔,自然资源的种类多、总量大,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许多重要的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加上我不高,一些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方式使得我国的自然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危机。因此,必须加强环境宣传教育,使每个公民充分认识到我国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及绿色消费对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树立绿色消费意识,从己做起,让绿色消费从观念走向实践。
提倡适度消费。适度消费是指摒弃“消费和拥有更多物质财富就更幸福”的价值观,把满足生存的基本需要作为消费标准。提倡适度消费,不是反对随经济发展带来的消费水平的提高,而是反对超过所需的过度消费。地球的资源及其环境承载量是有限的,过度消费会给地球带来沉重的负担,导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剥夺同辈人、乃至后代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这是不公正的。因此,在生产和生活中,要厉行节约,适当消费,反对攀比、奢侈、超前的消费观念和方式,抵制盲目消费和过度消费。人们应从点滴小事做起,比如外出就餐时酌量点菜,穿着打扮不追求时髦,尽量不用或少用稀缺资源或不可再生资源等,养成适度消费的习惯。
选购环保产品。“绿色消费”是一种全新的消费方式,正日益成为人们追求的新时尚。近年来,一些有远见的厂家纷纷投入巨资,研制、开发、生产出越来越多的环保型产品,如无氟冰箱、无磷洗衣粉等等。消费者应以绿色消费为己任,选购具有环境标志的产品。环境标志,也称绿色标志或者生态标志,贴有环境标志的产品,表明该产品不仅质量合格,而且从开发、生产、使用、回收利用到处置的整个过程均符合环境保护要求,不危害人体健康,对环境无害或损害极少,有利于资源的再生和回收利用。所以,消费者购买有此标志的商品,支持企业的环保产品,就是积极参与环保的行为。
我国环境标志图形由中心的青山、绿水、太阳及周围的十个环组成,俗称“十环”。其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十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紧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同时,十个环的“环”字与环境的“环”同字,其寓意为“全民联系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由此可见,设立环境标志的目的是引导消费者在做出采购决策时更多地考虑获得标志的产品,从而提高消费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并促使制造商生产出更多对环境有利的产品。这是一种调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很好方式。
抵制一次性用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次性用品风靡一时,数不胜数的一次性用品如筷子、包装袋、牙刷餐具等被广泛使用。一次性用品虽给人们带来了短暂的便利,却给生态环境带来了高昂的代价,造成大量资源被浪费,环境被污染。因此,应当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鼓励消费者选择使用耐用品,尽可能不买过度包装的商品和一次性用品。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可以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采用节水措施,将旧衣物、玩具、书籍捐赠给需要的人……
垃圾分类处理。地球上每天都要产生很多垃圾,包括生产垃圾和生活垃圾。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垃圾的产生量与日俱增。堆积如山的垃圾不仅侵占土地,还给人们的居住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有人曾经把垃圾比喻成“放错地方的资源”,需要合理处置。目前,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通过对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物资如纸张、塑料、玻璃以及废旧家用电器等从垃圾中分离出来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这样,既减少环境污染,又增加了经济资源。可谓“垃圾混装是垃圾,垃圾分类是资源”。
日本是一个地少人多、自然资源非常匮乏的国家。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该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垃圾分类收集制度和设施,并使垃圾分类回收进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然而,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垃圾混合式收集,把不同性质、不同成分的垃圾混装在一起,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我国在某些城市试点垃圾分类收集,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但垃圾的分类还比较初级,完善的分类回收体系还在探索和发展中。
保护野生动植物。人类是自然发展的产物,与其他物种的差异只是大自然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产生的分工差异。在地球上,各种生物互相依存,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虽然人类是地球上最高等的动物,但实质上也不过是食物链中的一环。人类把自己凌驾于其他生物物种之上,无视其他生物物种的生存权利,滥砍滥伐树木、任意捕杀野生动物,这不仅是在摧残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根基,还是对人类未来利益和整体利益的严重侵犯。因此,作为消费者,应克制不合理的消费欲望,拒绝食用野生动物,拒绝穿戴野生动物制品,保护动植物。实际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结语
总之,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营造一个安全、健康、温馨的家园,是我们每一个人共同的心愿和应尽的义务。每个家庭、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让绿色消费贯穿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取向,激励生产者和经营者不断提高产品的环境性能,从而有效地促进整个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重庆市忠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1/view-232645
绿色消费与可持续发展探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