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6.1 如梦令1.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6.1 如梦令1 】是由【whetyo】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6.1 如梦令1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如梦令》教学设计
扣庄乡寺前完全小学耿艳艳
【教材分析】
《如梦令》是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6课的第二首词。本单元呈现的是一幅幅绚丽多姿的中外文化画卷。这首《如梦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早期作品,词中作者追述了当年溪游醉归的欢乐情景,反映了她无忧无虑的闺中生活和豪放开朗的性格,也抒发她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
【学情分析】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诗词名篇,以精练的语言深化地反映了当时的生活,既具有高度的概括力,。所以,我想引导学生充分想象诗词的意境,进而理解诗句的丰富内涵,体味其中深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的】
新课标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腔调、节奏等体会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味,并能吟出“沉醉”的感觉。
品读词句,理解词句大概意思,想象词中的画面,并用语言描绘出来.
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和对大自然、对美妙生活的热爱.
4、掌握学词的方法,激发学生诵读、积累的兴趣。
【教学重点及难点】
“只有入境,才能悟神。"
1、品读字词,想象意境,并能用语言描绘出来。
2、有感情地吟诵这首词,并能吟出“沉醉"的感觉。
【教法和学法】
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开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教法:情境教学法以读代讲法
学法:读中感悟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著名古诗词评论家张中行先生曾说过:阅读古诗词的方法,最重要的是透过语句及意义而唤起诗情,走入诗境。
(一)、温故导入,激发情趣
1、用辛弃疾的《清平乐》引出词和词牌名。
2、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学习的也是一首词,词牌名是—-《如梦令》板书。作者
是号称“千古第一才女”的,宋朝女词人李清照.
(二)、反复吟诵,渐入诗境(例中学)
一读正音,读通读顺。
1、学生自由朗读《如梦令》这首词,仔仔细细读两遍,争取读正确,地通顺。
2、两个学生展示读,师生评价正音。
3、强调多音字“兴”的读音,生字“藕”的读音和写法.
二读停顿,读出节奏。
1、师范读第一、二句。
2、学生指出停顿处,仿读。
3、自读全词,揣摩节奏。
4、指名展示,全班齐读,感受节奏.
三解词义,想象画面.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例中学
,边读边理解这两句大概意思,第二遍边读边想象画面,第三遍边读边体会其中的情感.
学生边反响边引导朗读(说词意,描绘画面,谈情感。)
3、师补充描绘,渲染意境。
4、重点解读“沉醉”,读出醉意。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理论悟
总结方法:边读边理解意思,边读边想象词中画面,边读边体会了作者的情感.
按照方法,后四句词读三遍。
小组汇报交流。
学生边反响边引导朗读。
重点理解作者的丰富心情和对大自然的喜欢。
四悟情感,寻找词眼.
1、同学们,这整首词,整件事,所有的画面,所有的心情,都可以用词中的一个字来概括。你认为是哪个字呢?
2、学生各抒己见,找词眼,说理由。
3、师总结“醉”,就是这首词的词眼。
4、“醉”读全词。背诵全词。
(三)、联络背景,比照延伸(迁移用)
1、PPT出示《武陵春》。
2、提出倾听要求,老师感情朗读。
3、学生谈感受,读句子。
(四)、课堂小结,总结方法
激发学生课下继续阅读诗词的兴趣。
(五)、板书设计
读音
如梦令
节奏
词义
画面
情感
词眼

26.1 如梦令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hetyo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