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国际贸易政策国贸.ppt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3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技术性贸易壁垒
王冠军 101726
向爱华 101728
李晓宇 101749
王蕾 101757
吉秀朋 101767
概念及形式
中国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
案例分析
原因
应对措施
Contents
Company Logo
技术性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又称“技术性贸易措施”,是以国家或地区的技术法规、协议、标准和认证体系(合格评定程序)等形式出现,涉及的内容广泛,含盖科学技术、卫生、检疫、安全、环保、产品质量和认证等诸多技术性指标体系,运用于国际贸易当中,呈现出灵活多变、名目繁多的规定。由于这类壁垒大量的以技术面目出现,因此常常会披上合法外衣,成为当前国际贸易中最为隐蔽、最难对付的非关税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
WTO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文件有两个,分别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TBT协定)和“实施卫生与动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协定),于1995年1月1日WTO正式成立起开始执行。
贸易技术措施涉及到贸易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农产品、食品、机电产品、纺织服装、信息产业、家电、化工医药,包括它们的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和制成品,涉及到加工、包装、运输和储存等环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形式
1、严格繁杂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
利用技术标准作为贸易壁垒具有非对等性和隐蔽性。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常常是国际标准的制定者。他们凭借着在世界贸易中的主导地位和技术优势,率先制定游戏规则,强制推行根据其技术水平定出的技术标准,使广大经济落后国家的出口厂商望尘莫及。而且这些技术标准、技术法规常常变化,有的地方政府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使发展中国家的厂商要么无从知晓、无所适从,要么为了迎合其标准付出较高的成本,削弱产品的竞争力。
Company Logo
技术性贸易壁垒形式
2、复杂的合格评定程序
在贸易自由化渐成潮流的形势下,质量认证和合格评定对于出口竞争能力的提高和进口市场的保护作用愈益突出。目前,世界上广泛采用的质量认定标准是ISO9000系列标准。此外,美、日、欧盟等还有各自的技术标准体系。
Company Logo
质量认证制度及合格评定程序
欧盟规定:外国产品进入欧洲市场必须有较好的质量保证体系,有的要求达到ISO9002标准,有的要求达到ISO9003标准,有的还要求提供样品检验。这些烦琐、复杂的认证要求使得出口商等待认证及评定结果的时间十分漫长,往往错过了有利的出口机会。
美国:目前有55种认证体系,其中产品安全认证体系UL、军用MIL、电磁兼容等是具有较大影响的认证体系。外国商品必须通过相关认证后才能顺利进入美国市场。
日本:利用技术性壁垒的典型国家。凡进入日本市场的外国商品,须确定进口商品具有代表性、适用性、流通性,而且规定只有趋于多样化、个性化、感性化和市场畅销率高的外国商品才能进入日本市场。
Company Logo
技术性贸易壁垒形式
3、严格的包装、标签规则
为防止包装及其废弃物可能对生态环境、人类及动植物的安全构成威胁,许多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包装和标签方面的法律和法规,以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生态环境。从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来看,包装制度确有积极作用,但它增加了出口商的成本,且技术要求各国不一、变化无常,往往迫使外国出口商不断变换包装,失去不少贸易机会。
Company Logo
现状
1、技术性贸易壁垒数量增速明显
2009年,我国遭受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的数量为489起,大幅超过了以往发生最多的反倾销案件,比2008年的429起增加了60起,增幅为14%;2010年,中国出口贸易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事件共518起,与2009年相比,增加了29起,增幅为6%。
近几年,美国、欧盟和日本仍是我国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的最主要的国家和地区。其中欧盟在2008—2010年3年间共发起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205起、228起和151起。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的发起数量增速明显,由2008年的2起迅速增为2009年的44起,2010年则高达63起。
现状
2、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高标准、严要求”
随着我国出口的增长,各国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也在增多,针对我国产品所采取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也在增加。各国对我国的出口产品采用“高标准、严要求”的做法,严格细致地将标准进行分类,并且不断地增加和变化。由于各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措施在制定时,手续相对简便,伸缩性较大,所以可以针对不同的进口商品,随时改变标准的要求。如果我国的厂商根据其变化的标准进行更改生产工艺,往往会付出较大代价和生产成本,这样使得我国产品在出口市场的竞争力减弱,利润较小甚至无力可图。有的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按照原来进口国的标准生产,往往会因技术等原因

国际贸易政策国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