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佛学经典语录 】是由【hah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佛学经典语录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佛学经典语录
佛学经典语录篇一
1、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2、假如你不给自己苦恼,别人也恒久不行能给你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3、学佛第一个观念,恒久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恒久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行能修行。
4、你不要始终不满人家,你应当始终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5、人之所以苦痛,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6、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7、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8、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9、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许久,求不得,放不下。
10、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11、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12、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
13、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着,因为分别是必定的。
14、今日的执着,会造成明日的懊悔。
15、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16、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17、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18、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苦恼。
19、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20、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21、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22、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苦痛。
23、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24、一切皆为虚幻。
25、不宽恕众生,不宽恕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26、福报不够的人,就会经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27、你恒久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损害过你,你肯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欢乐。
28、这个世界原来就是苦痛的,没有例外的。
29、与其说是别人让你苦痛,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30、相识自己,降伏自己,变更自己,才能变更别人。
佛学经典语录篇二
佛学经典之一:人生最大的财宝是健康。
此经典虽是人人皆知,但要真正领悟,又非易事,试看古今中外之人,或为名所惑,或为利所动,或为官而奔波,或为爱情而苦恼。把名、利、禄、情,视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却不知人生最大的财宝只是自身的健康。记得有篇小说写一个贪夫徇财的财迷,进了一座黄金山,山内皆是黄金珠宝,大喜若狂。但因贪得无厌,最终陷入黄金山而无法出来,于是黄金山中留下几根白骨,岂不悲哉?由此可见,健康是最珍贵的,也是人生最大的财宝。假如一个人想通了这一点。
佛学经典之二:人生最可怜的是嫉妒。
嫉妒是人生最简单遇到的事,李斯因嫉妒同学韩非的才能,向秦王进谗言而致韩非死在狱中;庞涓因嫉妒孙膑的学识超过自己,用毒计陷害孙膑,使孙膑致残。如以佛家妙语悟之,李斯、庞涓都是极可怜的人,他们纵然阴谋得逞于一时,但最终都不得善终。嫉妒是一种病,患嫉妒病的人,一生都不得安静。他们今日胆怯某人超过自己,明天又担忧某人走在他前头,他终日生活在一种可怜的病态之中;相反,历史上真正功成名就的人,都以嫉妒为可耻。
欧阳修是北宋文坛领袖,他当年识拔后生苏东坡,有人便对欧阳修说:“苏东坡才情极富,若公识拔此人,只怕十年之后,天下人只知苏东坡而不知欧阳修。”但欧阳修一笑了之,照旧提拔苏东坡。后人更加崇敬欧阳修。苏东坡脱颖而出后,更是感恩在心,他为欧阳修写的悼文,名动千古。
佛学经典之三: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此话最为重要。人的一生总会遇到一些敌人,如流氓、无赖、小人,此等衣冠禽兽之徒可恶之极,但看穿了,也无非是一堆垃圾。人最大的敌人,还是人自己。一个人能战胜自己,也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了。怕的是自己患了病,茫然不知,处事迟疑不决,或过高地估价自己,由此而自大;或过分地崇拜他人,由此而自卑。一旦战胜自己,也就在思想上有了一个飞跃,人生会打开新的一页。
佛学经典之四:人生最大的华蜜是放得下。
一个人在处世中,拿得起是一种志气,放得下是一种肚量。对于人生道路上的鲜花、鼓掌,有处世阅历的人大都能等闲视之,屡经风雨的人更有自知之明。但对于坎坷与泥泞,能以平常心视之,就非简单。大的挫折与大的灾难,能不为之所动,能坦然承受之,这就是一种肚量。佛家以大肚能容天下之事为乐事,这便是一种极高的境界。既来之,则安之,便是一种超脱,但这种超脱又需多年磨练才能养成。拿得起,实为珍贵,放得下,才是人生处世之真谛。
仅以上四条佛家妙语,我以为足够每个人受用终生。归纳起来说,便是拥有健康、抛弃嫉妒、战胜自己、脚踏实地。这样做人,便不会有苦恼,不会疾病滋生。人的疾病,既有病理方面,也有心理方面的,后者对人的健康更为重要。心理上有了承受逆境的实力,有了病,也能正确对待,坦然处之,变有病为无病。佛家妙语,精诚之言,给我们凡夫俗子多少珍贵的启示呀!
佛学经典语录篇三
1、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树一菩提,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石一乾坤,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
2、菩提本无树,明境亦非台,原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不行说。(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
4、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5、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苦痛。
6、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7、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8、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9、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0、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1、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2、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恒久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13、与其说是别人让你苦痛,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14、假如你不给自己苦恼,别人也恒久不行能给你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15、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16、一切皆为虚幻。
17、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实力去爱别人的。
18、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19、不要因为小小的争吵,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遗忘了别人的大恩。
20、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21、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善。
22、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23、诚恳的面对你内心的冲突和污点,不要欺瞒你自己。
24、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埋怨。
25、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26、心是最大的骗子,别人能骗你一时,而它却会骗你一辈子
27、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28、不宽恕众生,不宽恕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29、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30、福报不够的人,就会经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31、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许久、求不得、放不下。
32、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33、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34、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闲,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变更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35、一切皆为虚幻。凡全部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36、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舞,无穷般若心自由,语默动静体自然。
37、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8、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39、遗忘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由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40、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41、佛曰: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
42、世间为何多苦恼?佛曰:只因不识自我。
43、妙谛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
44、人之所以苦痛,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45、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46、在顺境中修行,恒久不能成佛。
47、你恒久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48、当你欢乐时,你要想,这欢乐不是永恒的。当你苦痛时你要想这苦痛也不是永恒的。
49、相识自己,降伏自己,变更自己,才能变更别人。
50、当你对自己诚恳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瞒得了你。——净空法师
51、问佛∶世间为何有那麽多缺憾?佛说∶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缺憾,没有缺憾,给你再多华蜜也不会体会欢乐。
52、春花秋月夏杜鹃,冬雪寂寂溢清寒。
53、佛曰: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54、佛曰: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苦痛!
55、佛曰:从忘我到无我,那就是禅心的显现了。
56、佛曰:不行说,不行说,一说即是错。
57、问佛:为何我的感情总是起起落落?佛说:一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有涨落,浮浮沉沉方为太平。
58、佛曰: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59、佛说:万物皆无常,有生必有灭;不执著于生灭,心便能宁静不起念,而得到永恒的喜乐人因企求恒久的美妙、不死而生出了诸多苦痛。
60、佛曰:刹那便是永恒。古寺月色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亦凉。
61、佛曰: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62、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63、轮回自然界万物最绚丽之日,为何就是委地之时?
64、问佛∶假如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怎麽办?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欢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65、佛曰:执著如渊,是渐入死亡的沿线佛曰:执著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佛曰:执著如泪,是滴入心中的破裂,破裂而飞散佛曰:不要再求五百年,入我空门,早已超脱涅磐。
66、禅者心也,心中有禅,坐亦禅,立亦禅,行亦禅、睡亦禅,时时到处莫非禅也。禅也是顿生的,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人顿悟,得禅意。《禅语》
67、空中,梧桐落叶飘舞;眼前,萧瑟秋花凝霜。一位秀才问赵州禅师:“此情此景,如何感悟人生?”赵州禅师淡淡地说:“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有人问大龙智洪禅师:“什么是微妙的禅?”智洪禅师回答:“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
68、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寂?佛说∶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寂而残缺的,多数带著这种残缺度过一生,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拥有它的资格。
69、佛曰:遗忘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由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70、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学经典语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