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听说读写VS听说读打.pptx


文档分类:外语学习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听说读写VS听说读打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听说读写
(2003)
学好汉字是汉语水平持续提高的基础。汉字水平与汉语水平有直接的联系。
汉字和汉语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初级阶段要充分重视汉字的教学。
(2007)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文字处理依赖了计算机后,汉字写不好,提笔忘字的现象多了,接着还会影响阅读。
(2008)
汉字以图像表意的内涵是可以超越方言的不同的,汉字是汉语最佳的搭配。汉语汉字是洋人了解中国必不可少的工具。
听说读写
(2014)
神经科学角度:长期的手写练习在大脑中形成了专门处理文字字形运动信息的“书写中心”-“书写脑”。“书写脑”支持书写也支持阅读,所以如果打字取代写字成为文字输出的主要方式,“书写脑”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产生书写危机。
听说读打
(2000)
“写”的地位低:
,大部分学忆、书写汉字。
2.“听说读写”能力与”汉语交际”能力并非完全重叠,可以说“听说读”符合交际的范畴,而“写”要一分为二看。
,权威的汉语考试辨认能力大大高于书写。
“形、音、义”三个方面“义”最重要,它的核心就是认字。
利用汉字电脑输入技术减轻“写”的负担,精写多认。
(2006)
在突破汉语教学和推广的两大难点之一汉字上,建议采取键盘输入的教学。两点汉字教学的目标:输入上要求“辨认汉字”,输出上要求“拼打汉字”。
(2010)
打”字教学法的可行性:

2符合对外汉语教学的新形势,目前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形式是“走出去”和“招进来”。“走出去”与“招进来”相比课时少得多,不适合单开汉字课,听说读写并进型教学和缓进型教学都难实现教学目标。
(2010)
对外汉语教学“弃写”的思索,“放弃学写字”的汉语教学包袱更符合短期汉语培训急功近利和急用先学的内在动力:“只认不写”或“以打代写”或者“以读促认”等等,从而最终完成“汉语识字”的过程。
(2011)
用电脑输入汉字代替手写汉字。从一年级开始就贯彻电脑拼音输入的基本模式,可以提高学习的速度。
听说读打
听说读写打
(2011)
在美国汉语教学中采用“识繁写简打拼音”和“写-打-写”的教学方法。“电写”不是不学汉字,而是先学认字打字,在一定的阶段学习写字。“电写”不排斥学写字,而是以打促认,以认促写。
“听说读打写”原则:
一上只写不打,
一下又写又打,
二上二下不写只打,
到了三四要写就写,要打就打。
,郑艳(2015)
学忆字音和字义。但在如何写出汉字方面帮助不大,不会手写有时很麻烦。
汉字学习与汉语听说

听说读写VS听说读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147 KB
  • 时间2017-08-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