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杜甫以议论为诗课件.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古代诗体发展的全面总结与全面革新
—杜甫对诗体发展的巨大贡献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衷,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絮霜鬓,
潦倒此停浊洒杯.
序言
我国古代诗体的种类发展到盛唐已经相当完备,四、五、六、七、杂言,古体,近体,律诗,绝句,乐府,应有尽有,纷繁多样。盛唐以后的整个中国古典诗歌,基本没有超出它的范围。经历一代又一代诗人不懈的艺术实践,所有这些诗体在艺术上都已经成熟,在题材内容、
表现技巧,音韵规律、遣词造句等等各方面积累起非常丰富的经验。
如何总结这些创作经验,建立新的艺术规范,更重要的,如何在这种“极盛难继”的局面下进一步推动各种诗体的改革和发展,显然,已经成为当时的一项不容回避的艰巨任务。
这一任务,由生活在盛唐、中唐之交的艺术巨匠杜甫完成了。
杜甫生平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杜甫把毕生心血都献给了诗歌创作。他的诗歌,真实而深刻地反映出唐帝国由盛转衰时期的社会面貌,赢得了“诗史”“诗圣”的崇高赞誉。在我国古代诗体的发展中,他无可辩驳地占据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杜甫
承前
启后
批判继承前代遗产
“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元稹《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
进行各种诗体的革新,带来从题材内容到表现手法,从音韵格律到遣词造句的一系列变化
“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不变、天下之能事毕矣。”(《东坡集》卷二十三)
杜甫在诗体发展中的贡献
一避熟就生另辟蹊径
杜甫对古体诗和乐府诗的变革
二锤炼提高开拓创新
杜甫对近体诗的建设
一避熟就生另辟蹊径 杜甫对古体诗和乐府诗的变革
杜甫在对前人创作经验广采博收的同时,不落窠臼,避熟就生,从而使古体诗别开生面。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题材的融汇与创新
第二以议论入诗
第三把散文的句法、章法引进诗歌
第四用拗句避律
题材的融汇与创新
五言古诗
五古题材相当广泛,杜甫将众多题材统统纳入五古之中,叙述身世,眷恋友朋,议论古今,描绘山水,简直无施不可。他还常用这种体裁将叙事、抒情、下颚经、议论融合在一起,创作出像《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那样的鸿篇巨制,从而使得这种体裁的艺术功能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挥。
七言古诗
杜甫以前,七古题材一般仅仅围绕个人遭际抒发感慨。杜甫的七古有了很大超越,最突出的是他用七古来写时事,发表政论。如《洗兵马》等,还有用七古写书法、绘画、舞蹈,如《李潮八分小篆歌》等。都是前所未有的。

杜甫以议论为诗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017848967
  • 文件大小1.19 MB
  • 时间2017-08-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