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天文航海
广东海洋大学航海学院
航海教研室
简介
本篇共分九节,系统地介绍了与天文航海有关的球面天文学和普通天文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重点分析了天文航海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天文航海在航海技术领域里的应用。
第一章概论
天文航海(Celestial Navigation)是研究船舶在海上如何利用天体导航定位、测定罗经差的学科,
同时阐述了与船舶安全、经济运行密切相关的时间系统。
十九世纪中页,由法国航海家圣·希勒尔()提出的高度差法又称截距法!此法是天文航海的理论基础。
优点:设备简单、可靠,观测的目标是自然天体而不受人控制,不发射任何声、光和电波而具有隐蔽性等。它是航海人员所应掌握的主要的导航方法之一。
缺点:受自然条件限制,不能全天候导航,必须人工观测,计算繁琐等。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卫导的出现,使得天文航海退居次要地位。
第一章概论
天文船位圆:
圆心:天体地理位置PG
半径:天体真顶距 Z=90-ht
第一节天文定位基本概念
天文航海基本概念及定位原理
基本概念
天体地理位置PG
天体视高度ht’
天体视差p
天体真高度ht
真顶距Z
天体船位圆
(1)圆心:天体地理位置PG
(2)半径:90°-ht
地面真地平
地心真地平
A
O
Z
ht
A’
PG
B
ht
ht=ht’+p
ht’
p
同时观测两个天体就可以得到两个天文船位圆,两个天文船位圆交于两点,靠近推算船位的一点即天文观测船位。
PG1
PG2
Ⅰ
Ⅰ
Ⅱ
Ⅱ
+ C
第一节天文定位基本概念
第二节天文航海主要内容
天文航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观测天体定位
第二部分:观测天体求罗经差
观测天体定位
天体在空中的位置
圆心
天球坐标系
天体视运动
时间系统
六分仪
天文船位圆
测得天体与水天线之间垂直夹角
天体观测高度
天体真高度
高度差法
天体定位
半径
船位线
天体计算高度
天文导航概述(版)演示文件修改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