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知识
意象
一、送别类意象
⒈杨柳。“柳、留”谐音,古人送别,折柳相送,表达依依惜别深情,传达怨别怀远情思。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⒉芳草。喻离恨。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⒊杨花。象征离散
⒋长亭。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成为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⒌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⒍劳歌。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唐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⒎酒/杜康。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王维《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二、思乡类意象
⒈月亮/桂魄/蟾桂。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⒉鸿雁/大雁/青鸟:鸿雁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李清照《一剪梅》“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戴复古“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也代指书信。“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⒊莼羹鲈脍。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马星野《呈南怀瑾先生谢赠鲜味》“拜赐莼鲈乡味长,雁山瓯海土生香。眼前点点思亲泪,欲试鱼生未忍尝。”
⒋双鲤。以鲤鱼代指书信。《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⒌捣衣。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易触动游子的情怀。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⒍登高。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⒎桑梓。家乡,表现怀乡之情。
⒏烂柯。表示离家日久,时光易逝,世事变迁,人物非昔的情景。
⒐烛。相思、别愁。
⒑浮云。漂泊的游子。
⒒沙鸥。表现人生的飘零或伤感愁怀。
三、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⒈梧桐。凄凉悲伤,愁思的象征。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⒉芭蕉。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⒊斑竹/湘妃竹。泪水,悲伤。刘禹锡《泰娘歌》“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
⒋木叶。表现惆怅落寞的心境。
⒌流水。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⒍猿猴。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⒎乌鸦。衰败荒凉。也代小人。
⒏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因眷恋旧巢的习性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⒐杜鹃鸟/子规/杜宇。凄凉、哀伤、思归的象征。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⒑鹧鸪。“唯有鹧鸪啼,独伤行客心”旅人的羁旅愁怀和旅途艰难。“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代表着离愁伤感。“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预示着伤感和没落。
⒒寒蝉。悲凉,离愁别绪。
古诗鉴赏解答技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