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发耳乡司法所2023年年第三季度社区矫正工作总结 】是由【碎碎念的折木】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发耳乡司法所2023年年第三季度社区矫正工作总结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发耳乡司法所201*年第三季度社区矫正工作总结
发耳乡司法所201*年第三季度社区矫正工作总结
发耳乡司法所201*年第三季度社区矫正
工作总结
我乡司法所为了仔细抓好社区矫正工作,落实县社区矫正工作委员会的决策、打算和工作部署,组织落实社区矫正人员的连接管控,协调社区矫正成员单位仔细履行职责,对社区矫正工作进展考核,强化社会矫正基层根底工作,落实社区矫正人员帮扶措施,与派出所建立沟通协作机制,共同做好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视考察,组织协调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和帮扶工作。依托公安信息网和社区矫正人员信息治理系统,建立社区人员信息库,仔细总结推广在社区工作中形成的好阅历、好做法,运用新闻媒体树立和宣传社区矫正人员中的先进典型,消退社会偏见和卑视,努力为社区矫正人员融入社会制造良好环境。
我乡社区矫正工作开展以来,有社区矫正人员一名,姓名叫刘华平,居住我乡木角寨村四合头组,该社区矫正人员于201*年1月26日零时40分,与我乡营昌村大仓边组徐情书先后到发耳电厂1号锅炉围墙处,由徐情书盗窃电厂的设备及废旧铁巴,并从围墙处将盗窃物资运出,刘华平驾驶一辆三轮车前往电厂1号锅炉围墙处预备购置,并供应电筒照明,刘华平当即被保卫人员抓获,徐情书被电厂保卫人员发觉后逃离,次日被抓获归案,被盗窃物资价值4350元。
刘华平经水城县人民法院(201*)黔水型初字第00142号刑事判决书判决,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宣告缓刑一年,并惩罚金人民币一千元,缓刑期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即《201*年7月5日起计算至201*年7月4日止》,我所接到县社区矫正办公室通知,并于201*年7月30日通知刘华平到我所建立了社区矫正对象根本状况登记,并由刘华平之兄作为监护人与司法所签订了《社区矫正工作监护协议书》,刘华平并向司法所签订了《承受社区矫正保证书》,司法所并给刘华平制定了矫正方案,司法所每月为刘华平作一次社区矫正工作谈话和一次电话汇报,我所并一一作了记录,我乡并为刘华平制定了乡、村、组和其亲属帮教的四位一体的帮教措施。
通过我所的法制宣传教育,我所社区矫正工作在县社区教正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仔细根据上级的要求抓好我乡社区矫正工作,积极为我乡社会和谐和经济进展制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发耳乡司法所201*年9月28日
扩展阅读:3、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责任书
沂水县基层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责任书
为深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司发通[201*]169号),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关于印发〈山东省适用非监禁刑判前社会调查暂行方法〉的通知》(鲁司[201*]89号),市中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临沂监狱《关于在全市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施意见》(临司发[201*]32号)及《沂水县社区矫正工作实施细则(试行)》,避开辖区内社区矫正对象发生脱管、漏管,防止重新违法犯罪,通过对社区服刑人员进展认罪悔罪、法制、公民道德和形势政策等内容的思想教育和文化、职业技术教育,进展心理询问、心理安康教育、心理治疗,订正社区服刑人员的不良心理和行为习惯,增加社区服刑人员的法律意识、道德修养,帮忙社区服刑人员成为守法公民。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沂水县基层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责任书》,层层落实社区矫正工作责任。详细责任内容如下:
一、总体工作目标
对被判处管制的、被宣告缓刑的、被暂予监外执行的、被裁定假释的、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等5类罪犯,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避开辖区内社区矫正对象发生脱管、漏管,确保脱管失控率为零,防止重新违法犯罪,通过对社区服刑人员进展“教育矫正、监视治理和帮困扶助”,降低刑罚执行本钱、提高刑罚执行效率,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削减不和谐因
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详细工作任务
1、设立社区矫正工作站,配齐配强专职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设施、工具。
2、帮忙村(居)建立帮扶管教小组,对矫正对象实施有效治理;实施“五老三帮”工程,面对社会公开招老党员、老干部、老政法、老教师、老榜样等“五老”志愿者,与矫正对象结成“一帮一”、“多助一”的帮扶对子,开展帮学、帮教、帮困“三帮”活动。着力提高教育矫正的社会效果。
3、严格落实监管措施,包括严把矫正连接关、矫正执行关、治理监视关、考核奖惩关、矫正解除关。
4、加强社区矫正连接工作,辖区内杜绝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防止重新犯罪和失控。社区矫正工作站做到状况清、底数明、管得住、矫治好。
5、落实由社区服刑人员亲属或所在单位、居村委会有关人员担当的社区服刑人员监视人,协作司法所对社区服刑人员进展监视帮教。通过监视、走访、报到等措施,对社区服刑人员进展监视治理、执行刑罚、矫正不良行为和恶习。
6、加大对矫正对象的标准化治理力度,完善个人档案记录,严格落实电话汇报、书面汇报、公益劳动、请销假等各项监管措施,确保资料完备,台账齐全,记录精确完整。
7、以安全监管社区服刑人员为目标,通过实行教育矫正、帮困扶助、参与公益劳动等措施,强化监视治理。
8、加大对矫正对象的法制化的教育,通过对社区服刑人员进展认罪悔罪、法制、公民道德和形势政策等内容的思想教育和文化、职业技术教育,进展心理询问、心理安康教育、心理治疗,订正社区服刑人员的不良心理和行为习惯,增加社区服刑人员的法律意识、道德修养,帮忙社区服刑人员成为守法公民。
9、组织矫正对象参与公益劳动,增加社区服刑人员的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积极探究社区矫正新模式、建立过渡性帮扶安置基地,做到政府、社会、企业、家庭等多管齐下的治理模式;针对个案,聘请专家、律师到过渡性安置基地授课,有效地提高矫正质量,确保矫正对象无重新犯罪。
10、推行对矫正对象的风险评估工作,依据其安全风险,重新犯罪的可能性,进展风险等级分类治理,提高矫正的针对性。
11、积极探讨建立社区矫正监控新模式。采纳手机网络实行手机定位,使矫正对象随时随地、准时的向社区矫正工作站汇报状况,掌控行踪,准时预警和制止违法违规行为。
12、做好适用非监禁刑判前社会调查工作,对被告人平常表现、家庭状况及社区矫正条件等根本状况进展了解调查,就其是否可以适用非监禁刑进入社区改造供应书面评估意见,供法院在量刑时参考,同时做好社会调查的保密工作。
13、实行工作报表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基层司法所要高度重视报表工作,将其作为标准社区矫正工作治理的一项重要手段狠抓落实,报表要做到精确准时。遇到紧急和重大状况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必需随时上报有关详细状况和处置措施,并做好续报
工作。
附:社区矫正工作手册内容
沂水县司法局:
司法所:
沂水县社区矫正工作手册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加的社会治理格局和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加强和完善对社区矫正对象治理和效劳,建立人员根底信息库,健全实有人员动态治理机制。把标准社区矫正作为实施刑罚执行改革的首要任务,根据“教育矫正、监视治理、帮困帮助”工作要求,落实“精细化治理,人性化效劳”措施。
坚持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把社区矫正工作列入县综治工作重要日程,加强组织领导,讨论解决重大问题,讨论制定详细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解任务,落实措施,细心组织实施,确保社区矫正工作扎实有序推动。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年至少召开两次特地工作会议,讨论工作,制定规划,部署任务,落实措施,通报状况。
二、乡镇党委、政府把社区矫正工作列入本乡镇综治考核,明确分管综治维稳中心的乡镇领导分管社区矫正工作,在司法所设立社区矫正工作站,相应村(居)建立帮扶管教小组,建立工作机制。
三、部门分工责任
县司法局要切实履行指导治理社区矫正工作的职责,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和社区基层组织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形成司法行政机关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协调协作,司法所详细实施,社会力气广泛参加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县人民法院要依法充分适用非监禁刑罚和非监禁刑罚执行措
施,对依法可能适用非监禁刑罚的被告人,在审理中可以托付司法行政机关进展审前社会调查,并将有关法律文书准时抄送司法行政机关。
县人民检察院要加强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的法律监视,发觉有违法状况时应准时提出订正意见或者检察建议,保障刑罚的正确执行。
县公安局要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视,对脱管、漏管等违反社区矫正治理规定的社区服刑人员依法实行惩戒措施,对重新违法犯罪的社区服刑人员准时依法处理。
县民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有关部门,将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社区服刑人员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为符合条件的农村籍社区服刑人员落实责任田。整合社会资源和力气,为社区服刑人员供应免费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提高就业谋生力量,帮忙其解决根本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四、对矫正对象实施有效治理。明确司法所和公安派出所社区矫正专职人员,建立由乡镇政府聘用人员和村居委会为主的社区矫正工帮助队伍;落实社区服刑人员监视人,由社区服刑人员亲属或所在单位、居村委会有关人员担当社区服刑人员监视人,协作司法所对社区服刑人员进展监视帮教,并建立社区矫正评估体系。
通过对社区服刑人员进展认罪悔罪、法制、公民道德和形势政策等内容的思想教育和文化、职业技术教育,进展心理询问、心理安康教育、心理治疗,订正社区服刑人员的不良心理和行为习惯,增加社区服刑人员的法律意识、道德修养,帮忙社区服刑人员成为
守法公民。
五、司法局分管领导和社区矫正办公室、司法所。(一)工作任务及职责
1、加强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化、标准化、法制化建立。加强建章立制,培训人员;建立社区服刑人员接收、治理、考核、奖惩、解除矫正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制度,统一社区矫正工作的文书格式,加强档案治理,确保国家刑罚依法标准执行。建立专群结合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充实司法所工作力气,确保有专职人员从事社区矫正工作。
2、严格落实监管措施,完善个人档案记录。在严把矫正连接关、矫正执行关、治理监视关、考核奖惩关、矫正解除关,杜绝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发生的同时,严格落实电话汇报、书面汇报、公益劳动、请销假等各项监管措施,确保资料完备,台账齐全,记录精确完整。
3、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严格实行社区矫正对象判前社会调查、判后交接、出狱连接、异地托管、危急评估、心理矫治、分级处遇和实施劳动支付令等制度。
4、进一步加大对矫正对象的标准化治理力度和法制化的教育模式,积极推动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治工作,社区矫正办公室年内开通心理询问热线,加快镇街建立心理询问室。
5、实行报表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6、充分发挥监所作为社区矫正服刑教育基地的作用,年内组织社区矫正对象进监所开展服刑教育不少于2次。
(二)总体工作部署要求
1、解决脱管失控问题。落实工作目标:避开辖区内社区矫正对象发生脱管、漏管,防止重新违法犯罪,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率在2%以内,脱管失控率为零。
2、依法执行社区服刑人员管控措施。包括报到、走访、会客、请销假、迁居、政治权利行使限制等管控措施,对社区服刑人员执行刑罚,确保刑罚顺当实施。对矫正对象实施有效治理,司法所和公安派出全部社区矫正专职人员,并建立由乡镇政府聘用人员和村居委会为主的社区矫正工帮助队伍。
3、落实社区服刑人员监视人。由社区服刑人员亲属或所在单位、居村委会有关人员担当社区服刑人员监视人,协作司法所对社区服刑人员进展监视帮教。
4、健全完善社区服刑人员考核奖惩制度。探究建立日常考核与司法奖惩的连接机制,创新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视治理方法,提高矫正工作的科技含量。社区矫正办公室开通心理询问热线,加快乡镇建立心理询问室。
5、司法所组织有劳动力量的社区服刑人员参与公益劳动。司法局法制宣传科围绕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特地制定标准性法制教育方案。社区矫正办公室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在就业、生活、法律、心理等方面的帮困扶助。
6、建立社区矫正对象风险评估机制,避开其参加上访和群体性大事。推行风险评估工作,把握分类,分级治理,提高个案矫正的针对性。对全部矫正对象进展风险评估,依据其安全风险,重新犯
罪的可能性,进展风险等级分类治理。
7、探究社区矫正新模式、建立过渡性帮扶安置基地。着手建立安置帮扶基地,做到政府、社会、企业、家庭等多管齐下的治理模式,司法局、司法所聘请专家、律师定期到过渡性安置基地授课,有效地提高矫正质量,确保矫正对象无重新犯罪。
8、积极筹划建立社区矫正监控中心。
推广社区矫正对象治理“一证通”制度,实现“证房业”三结合治理模式,网格化治理。
发耳乡司法所2023年年第三季度社区矫正工作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