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美学提纲 】是由【儒林】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美学提纲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美学提纲
审美意识:指的是尚不成熟、不自觉或不清晰的有某种审美追求的意识,它往往没有获得系统性的表述,或者仅仅通过审美实践活动体现出来。
美学思想:比审美意识更进一步,它是思想主体较自觉地对艺术、美或相关问题进行思考的成果。它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自觉的、有一定系统性、理论性的思考,其理论表述也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追求。不过,美学思想尚未对审美现象作整体或独立的思考,未有对审美现象独立的整体性的表述。在思想史上,它或以哲学的形式出现,或以文艺评论、创作思想的形式出现。
美学:则是有意识地对审美现象作整体性、系统性思考所获得的系统理论,绝大多数这种思考,会自觉地自称“美学“/美学奠基于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但它是以审美思想为专门课题,从整体上独立地、系统地思考审美对象所获得的理论体系。
美学的诞生:1750年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登的学术专著《美学》一书出版,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成立。鲍姆嘉登被称为“美学之父”。《美学》(Aestetica)在德文中是“感性学”的意思。美学是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从根本上说就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
审)“美”何以在西方成为“美学”:1、源于古希腊人的对事物本质的追求,是西方文化使(审)美形成“美学”的最早和最重要的基础。2、古希腊人对人的心理所作的几何学式的知、情、意的划分(知,研究真,与之相应的是逻辑学;意
研究美、美的规律及美的各个方面
(2)认为美学研究对象就是艺术,艺术最集中地体现了美的规律
(3)三是受西方19世纪以来的实验心理学与心理学美学的影响,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应是审美经验与人的审美心理
(4)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出发,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应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二、影响美学研究对象确立的因素
1、审美的历史性使不同历史时期的美学研究对象会有所不同。
2、美学理论的多层次性产生不同的美学关注点
三、今天我们美学的对象应该是什么
1、美学应超越主客分立模式,把集中体现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包容主、客体于一体的审美活动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
2、艺术活动可以成为美学研究重点的、典型的研究对象
3、审美关系同时也是一种生存,一种实践。
美学是对现实中以艺术活动为典范(重点)的审美活动进行思考、解释的学说与理论;
美学应将美与艺术等审美现象放在一种能集中体现审美关系的社会性和历史性的审美活动中加以考察;
美学应通过对人的生存或实践的考察,来把握审美活动与审美关系,并在这种活动与关系中来理解审美经验,理解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理解艺术活动,理解“美”这种观念或价值的诞生与应用,等等。
美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方法
一、美学是关于审美现象的人文学科
1、研究对象性质的独特性
(1)它们与社会具有既内在又外在的双重关系。(2)它们是精神性的。(3)对它们的研究是将研究主体卷入的。
2、研究方法、思想方式上的独特性
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观察、归纳、实验、模式等,目的是发现规律
社会科学基本采用“科学”方法:即外在观察、实验、归纳模式与规律等
人文学科:(德文:精神科学)不仅仅是观察,更要体验、阐释、追问
自然科学允许一枝独秀,而人文思考却应百家争鸣
二、美学是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人文学科
美学从根本上是一门人文学科,但它也必须汲取其他学科,包括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果,从这一意义上说,它又是综合性的。——边缘学科
三、美学研究方法
1、美学的研究方法是多元的
2、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
3、哲学方法的基本组成部分:观察、了解、分析、体验、追问、对话、解释、感悟与建构。
美学哲学基础的构成
美学应当有自己的哲学基础,这是由它的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研究方法所要求和决定的。
关于美学的哲学基础问题,大致可从内外两个维度来思考:
向外的一维是直接借助哲学的成果,吸收哲学的思想资源,用以解答美学的基本问题。
向内的一维是美学理论自身的总结和提升,即把自身的思维视野、思考方式提升到哲学的高度
二、人生在世与美学的哲学基础
建立美学的哲学基础,要从人生在世这一存在论维度切入。所谓人生在世,简言之,即人在世界中存在;展开来说,即人与世界在相互依存融为一体的关系中双向建构、生成发展。
三、确立当代中国美学的哲学基础
当代中国美学,应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哲学基础,即以马克思的实践论和存在论为主干,同时吸收人类思想史上各种哲学思想的精华,来确立自己的哲学基础。
美学的内在问题
一、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
审美关系:就是根植于人生在世的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自由情感关系。
1、审美关系不是认识关系,而是体验关系
2、审美关系在逻辑上先于审美主客体,而不是审美主客体在逻辑上先于审美关系。
3、审美关系本身是在人生在世的意义关系中,在人的具体生存实践中,在人的生活实践的时机境遇中当下生成的。
4、审美关系具有多层次性和流变性
5、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之间的自由关系
审美活动是与审美关系属于同一层次的概念。
二、审美经验与审美对象
1、感性经验由他为转自为,由无意义的材料转为有意识的形式
2、感性经验反过来整合知性,将知性的抽象的超越转为具体的超越。
3、感性经验同时整合欲望,将功利性占有的快感转变为非功利性拥有的审美愉悦
4、审美经验中,主体最终达到自我超越。
三、美与审美形态
四、艺术和审美教育
狭义的艺术:指艺术活动。
狭义的艺术生成构成的基本前提:1必须有作者2作者对艺术品的创制活动是独特的3艺术品从结构上来说是多层次的4艺术品必须被人接受
广义的艺术:指所有的审美现象。
审美与人生
一、审美是一种人生实践
1从实践方面看
2从审美活动方面看
审美活动起源于生存审美活动为生存所需要审美活动在生存中获得内涵
审美活动的结果使自我和现实更“痛切”地出现。
总结:美学是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与哲学认识论(为美学提供基本理论框架、世界观的基础)紧密相关,联系密切的其他学科:哲学、文艺学、心理学、伦理学。
n哲学为美学提供了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任何一种美学理论的建立都有一定的哲学理论作为基础。
n艺术是美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n美学研究所涉及的美感问题是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而研究美感,离不开心理学的研究。
n在审美活动中,审美判断往往会与伦理判断紧密交织在一起,并对审美主体的美感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基本性质是一门人文学科,美学离不开人,与人生价值有着重要联系。
审美是一种人生境界?
广义的美首先是审美活动中当下生成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感性表现形式和具体存在状态,它不是现成的,而是在审美实践中生成的,因而表征着不同层次的、活跃的审美体验。这些不同层次的审美体验实质上体现了不同层次的审美境界。
一)境界与人生境界
境界在汉典中原指疆土、边界忽然时限。这是客观是在的界限而无程度的区分。佛教中的境界是指修养觉解、觉悟的程度,这是觉悟的程度而非实在的境界。而后发展成为人的存在状态和生活行为的程度和高度。从时空疆界的境界到佛经中觉解的境界,再到人生中的境界,经历了一个汉语言予以的生成转换过程,即从客观到主观、从界限到程度、从世俗到宗教,再从宗教到人生、到艺术的生产过程。
现代意义上的境界,首先指人生境界,它主要标志着人在生存实践中出的精神修养及思想觉悟程度,是人对宇宙和人生的自觉和对什么意义、幸福感的感悟水平,这自然也包括人生实践审美的境界。
人生境界的生成有三层意思:1。人生境界的含义是指人进入“人生在世“中切身体会到七存在的浑然整体性精神状态,是在场后面的不在场,是遮蔽下面的澄明,是”有“背后的”无“,是人的语言无法穷经的超理性存在。2、人生境界作为人与世界的交融同意,根植于人生实践,在人与世界的实践关系中生成。3、人生境界的特点在于它的个体内在性和生成性,人生境界是在人生修养中不断生成的。
人生境界的生成取决于人堆自身生存时间及其意义的觉解。,觉解要靠心灵完成,离不开情感。因此,由于觉解不同,造成人生有多种境界。生活对于每个人却显示出不同的意义,从而每个人处身于不同的人生境界中。冯友兰把人生境界分为自然、功利、道德、天地四个境界。境界首先属于人生,审美境界乃是人生境界之一种或一个较高的层次。
综上,认识你逛街的意义在于实现人的自我超越和生命升华,从而提高人的生存质量。在这种精神境界的不断跃升中,才有了真善美的同意和人生最高价值目标。
二)从人生境界向审美境界、艺术境界的生成
人生有多种多重境界,审美境界只是其中的一种、一层,审美境界小于人生境界。我们可以说审美是一种人生境界或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境界,但不能倒过来说人生境界是一种审美境界。而且审美境界是属于比较高层次的人生境界。审美境界不同于、高于一般的人生境界,它可以说是对人生境界的一种诗意的提升和凝聚,也可以说是一种诗话了的人生境界。
所以,从一般的人生境界想审美境界的生成,首先是从人生境界中的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提升;其次是一个意义或价值的生产过程,又是一个意蕴的生成过程,是人的精神世界的诞生和拓展。
审美境界一般是指在生活中和艺术中出现的审美的情境,它与艺术境界基本一致,但在外延上大于艺术境界。审美境界不能被换称为艺术境界,但两者之间有许多相通之处。人生境界在人生修养这一条件下可以转换为审美境界。
审美境界也有高低不同的层次。由审美关系、审美活动导致的审美体验是多层次的,它是一种由低级到高级、由表层到深层不断潜入和递进的动态结构。
美是伴随着人生境界而生成的。审美境界的生成离不开人生境界转化和提升,不应该把审美境界与人生境界割裂开来,更不应该将两者对立起来。
总之,审美境界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境界。最高的人生境界往往就是最高的审美境界。人生境界和审美境界、艺术境界只有在实践-存在论的意义上才是相通的。人生境界的多质、多层次也导致了审美境界的丰富多样和多层次性。
西方美学思想发展线索
1、本体论阶段
时间:以本体研究与思考为核心的思想阶段,大致从古希腊罗马到16世纪
内容:美学思想主要集中于思考一种独立的“美”,将之视为一切审美现象的根源。
美学提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