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农民社会保障问题.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浅谈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农民社会保障问题 】是由【李十儿】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浅谈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农民社会保障问题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浅谈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农民社会保障问题
马家峰摘要: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始终制约着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和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因此,只有建立和完善起与我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才能进一步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Abstract:Farmer'ssocialsecurityquestion,,onlythenestablishesandconsummatestheruralcommunitywhichadaptswithourcountryruraleconomicdevelopmentleveltosafeguardthesystem,canfurtherpromotethecountrysidelandcirculation,promotestheruraleconomytobealsogoodquicklydevelops.
关键词:农民社会保障
Keywords:farmer;socialsecurity
作者简介:马家峰,福建农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9-0109-01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就业、住房、社会保障”,将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推到一个新的历史高点。
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
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束缚,农村的社会保障事业一直处于保障程度低、覆盖范围小的状态。有关数据表明,占人口总数20%的城镇居民享受89%的社会保障,占人口89%的农村居民享受的社会保障仅11%,90%左右的农民不享受任何医疗保险[1]。可见,农村的社会保障事业任重而道远。
(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为保障低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社会救助制度。但从目前来看,由于经费短缺,需要救济的人很多。因此,该制度只能按照最低标准提供待遇,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仍然难以贯彻落实。
(二)农村老年人口的生活保障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人口发生了巨大变化。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数据显示,到2007年,,,%[2],老龄化的趋势进一步的加剧。农村人口进入老龄化阶段后,加剧了农村农民养老的负担。
(三)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是由政府支持,农民群众与农村经济组共同筹资,在医疗上实行互助互济的一种有医疗保险性质的农村健康保险制度。但是依然存在着农民对于新型合作医疗的认识不够、资金筹集困难以及管理操作难等问题。
二、农村土地流转的核心――农民社会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结构的转型,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它既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料,也是一种生产要素。它不仅能够为农民提供收获物作为基本的生活资料,还能以土地收入维持农民的最低生活水平和抵御社会风险[3]。
农村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生计,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担心失去土地后,将会失去生活来源,因而对土地流转缺失信心,宁可粗放经营,也不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因而,要逐步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让那些被流转土地的农民“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另外,土地的流转将会造成造成部分农民从土地上分离出来,出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些将土地流转后的农民,虽然仍拥有土地承包者的所有权,但失去了对土地的生产经营权。在目前社会缺乏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培训的情况下,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的失地农民,一旦将土地流转费花完,又找不到工作,在一定时期内,就会变成没有土地、没有收入、没有生活保障的“社会游民”,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如何确保这些将土地流转出来后的农民的社会保障权益,将成为制约农村土地流转是否能够积极稳妥推进的主要因素。
三、完善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对于农民社会保障的解决构想
针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以及加强农民社会保障对于农村土地流转的积极作用,政府及广大社会工作者应积极致力于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探讨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对于农民社会保障问题:
第一、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形成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鼓励引导农民将土地流转收入用于参加农村社会保障,逐渐弱化土地对于农民的传统保障作用,逐渐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差距,让农民共同分享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社会保障方面的成果。
第二、加大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投入。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来筹集农村社会保障资金,安排相当部分的土地出让金和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充实农村社保基金。另外,中央和地方财政都要适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社保资金支出比例,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
第三、开展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为进城务工的农民提供职业培训、劳动保障及其他服务和管理的职责,提高农民的非农就业能力,使其成为先进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的合格劳动者。实现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就业,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条件。
四、结语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前提。它的建立和完善,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深化农村改革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以服务型政府为理念,积极建立和完善与我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进而真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J].天府新论,2009,(1)
[2][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3][J].重庆师院学报,2003,(3)
1/view-292098

浅谈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农民社会保障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李十儿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