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学德育中的情感体验教育.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学德育中的情感体验教育.doc小学德育中的情感体验教育
【摘要】小学德育工作是为了帮助小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其次分析了情感体验教育的内涵,最后提出了几点情感体验教育在小学德育中具体应用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德育;情感体验教育;学生
小学生还处于少年阶段,其自身的人格并未完善,心智还不成熟,这一特点加大了小学德育工作的难度。而情感体验教育应用于教学德育中,会起到良好的成效。
1 小学德育工作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小学德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各小学学校也纷纷加强了德育队伍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德育水平越来越高。但就目前来看,虽然小学德育水平越来越高,但仍然满足不了教育界和社会对其的要求。很多小学德育中存在误区,这些误区导致德育未能有效发挥其应用的功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很多小学领导未能转变传统观念,在应试教育现状下,小学领导主抓文化课程,不断提高文化课程教学质量,而忽视了德育方面的进步。同时,仍然以文化课成绩来评判学生的品德高低。那些学生差但本身品德并不差的学生,就会被老师定义为“坏学生”,长期下来,必然会对这部分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2)很多小学认为德育只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开展,而现代德育的要求并非如此,课堂教学方式下的德育过于狭隘,不能有效达到德育目标。(3)小学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未能和学生家长开展有效的联系,学生家长认为德育知识小学单方面的工作,而忽视了自身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4)未能贯彻
“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未能和学生建立友好的感情,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定的抗拒心理。同时,过分的惩罚方法会使学生产生阴影,不利于学生成长。总之,现阶段小学德育还并不完善,其中存在诸多问题,很多小学是通过规则来限制学生行为,通过要求来命令学生活动,没有和学生建立情感上的沟通、交流,不仅造成了德育效果极低的现状,甚至还会危害小学生的心理健康[1]。
2 情感体验教育的内涵
小学德育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小学生建立完整的人格,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而现阶段小学德育现状,是把所有道德、行为规范镶嵌在一条条制度上,如“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什么事是对的、什么事是错的等”,这种硬性的要求式教育,很难真正实现德育目标。在传统德育中,老师一味的向学生灌输道德思想,学生被动去的接受这些思想。同时,在一些奖惩制度下,学生不得不按照教师的思维意识来从事各类行为,或被动的去接受奖惩,而通过研究发现,人类的道德行为最初是由情感引发的,即由情感来组织起各类行为活动。而以制度、规范和奖惩来实现的行为制约,都不能满足德育的目标[2]。
情感是人的思想和外物碰撞所产生的感受,而道德情感则是人基于道德标准下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所产生的感受,是人道德品质组成的基石。体验是一种实践,通过实践来对一种行为或某种事物产生认知。而情感体验教育,包含了情感教育和体验教育的两种内涵。在教育过程中,不仅需要突出体验,还需要融入情感。老师引导学生走入到具体的道德行为实践中,并通过情感的交流,来帮助学生感受到道德的本质,并对道德行为产生情感,以此来成为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精神动力[3]。
3 情感体验教育在小学德育中应用的策略

学生的成长不仅仅需要外界情感的刺激,同时还需要内在情感的滋润。自尊

小学德育中的情感体验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edkcbx064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17-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