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结构是否设缝
加强带设置给各位参考:
:原后浇带处改用膨胀加强带,其宽度2m,带的两侧铺设密孔铁丝网,并用立筋(%%******@50)加固,目的是防止混凝土流入加强带。施工时,带外用掺10%~12%UEA的小膨胀混凝土(膨胀率约2~3/万),浇筑到加强带时,掺14%~15%UEA的大膨胀混凝土(膨胀率约4~6/万),强度等级C30。到另一侧时,又改为浇筑掺10%~12%UEA混凝土。 :由于墙薄,面积大,养护困难,受到风速和大气温度影响比较大,容易出现收缩裂缝。因此建议采用后浇加强带(2m宽),即分段浇筑掺10%~12%UEA混凝土,养护14d后,用掺14%~15%UEA混凝土回填。此方法同传统后浇带发一样,要设钢片止水带,不同之处,在于带宽2m,回填用大膨胀混凝土,回填缝时间为14d。
设缝与否看需要
设缝的理由:
规范要求,怕裂,漏水,可分段施工
不设逢的理由:
地下结构可突破规范,地下温度变化比较小
可以采用设后浇带,保证分段施工,并释放部分收缩应力
如果整浇以后开列,堵漏也没几个钱,而且现在堵漏的技术相当高,完全可以信任.
不设缝可以为上部建筑提供一个完整的地下室顶板,可满足上部建筑
的嵌固要求.
我的经验:
厦门某地下车库,12000平方米,60x200,冲孔桩,设三道横缝,每块再设后浇带一道,底板底面无建筑防水层,位于潮位变动区,每日潮差数米. 完工后,底板有一处漏水,,橡胶止水带接头漏水,,98年6月施工,太热,养护困难.
乌鲁木齐某地下室,20000平方米,72x200,筏基,设三道横缝,一道纵向后浇带,上部有十八个塔楼,算到顶板还是底板,实在是头痛.
我的建议:
可以少设缝,加大缝间距,加设后浇带,外墙每20~30米设墙体后浇带,
我目前碰到一个工程地下室是200米长,我们单位3年前做了一个工程地下室是130米没有留缝,但每30米设立了后浇带,60天以后后浇,同时在地下室顶板加了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没0。5米左右加了一束,并对混凝土的配合比提出了要求,水灰比不能大,骨料粒径不能太小,石子和沙子要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清洗,这个工程没有用商品混凝土,是现场搅拌的,目前没有发现肉眼可以看到的裂缝,现在地下室摸灰已经做完,没有看到裂缝,还比较理想。目前使用商品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比较严重,现在地商品混凝土其实应该叫粗骨料水泥砂浆,沙子和石子也不清洗,水灰比又比较大,骨料小,所以很容易开裂
一. 裂缝控制设计措施
。±,做好场地排水,刚性地面设分隔缝,分隔缝间距不大于6米。
,避免受力构件的主要收缩方向与建筑方向一致,如单向板的短向与建筑物长向平行。
-40m(宜30m)设一条后浇带,温度应力较大处设后浇加强带。
,将这部分配筋与受力钢筋叠加,沿长度方向中间1/3区域上部钢筋50%拉通。
,对梁柱采取加强措施,特别是边柱和中部横梁,长度大于30m梁,其腰筋加密,不扣除板厚腰筋配筋率≥%。
,对孔洞周边采取有效加强措施
超长结构是否设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