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姚桂琼
2012年11月19日星期一
老师们,通过这次培训,让我们注入了源头活水,使我们感受着新思潮、新理念的激荡,每一天的网上学习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每一次的班级讨论都能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接受着思想上的洗礼。让我们在这个畅所欲言、平等交流的地方,不断完善自己,多多吸取别人的经验,使自己在国培中成长。来吧,老师们,让我们尽情舞起来。
亲爱的老师们:
离培训结束的时间越来越近了,请没有完成任务的老师们加油咯!我们全体辅导老师期待着你们的作业不断更新哦!
全体辅导老师
“针对第一篇作业完成教学设计(预案)”。请学员围绕拟解决的问题,经过系统课程学习与交流研讨,对拟解决问题经过新思考、产生新认识之后,提出的预设性解决方案,3000字左右,作为预设课程学习阶段性成果,在预设课程学习结束时提交。
学员姓名:吴丹
农村小学生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课外阅读是学生主体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一种教学手段,是实现教育教学从教到不教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良好途径。然而小学生,特别是农村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究其原因有:
(一)应试教育的影响
教师严重地被应试教育束缚了思想,考什么就教什么,考什么就练什么,一切围绕考试转,师生陷入汪洋题海。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任务被视为可有可无,因而被置之一边,还有的老师甚至认为课外阅读与学习无益,因而公然反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从家庭的角度来看,应试教育也使得家长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一般不会积极地去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条件。在不少家长的观念里,课外阅读也被认为是看“闲书”,是对学习无益的事情,不少学生因为课外阅读一些文学作品而受到家长的批评或指责。
(二)可供学生独立支配的时间太少
由于目前以考试来衡量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评价方式没有根治,再加上偏颇的人才观念以及由于目前工作竞争压力而导致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等原因,造成学生课业负担仍然偏重,加之部分家长给孩子报各种业余班,不顾孩子的爱好,强迫孩子的学习,甚至有的孩子参加两三个培训班,这样就造成了可供小学生独立支配的时间相对较少。
(三)电视等媒体的冲击
以电视为主的现代信息媒体以其传播信息的形象性、生动性、快捷性和丰富性,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成为孩子获取信息、获取愉乐的主要途径,这使得学生用于阅读的时间大大减少,电视媒体对儿童的文本阅读也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四)不正确的阅读观挫伤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有些教师把学生的阅读目的指向好词好句的积累,指向为写作服务,在布置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总是与词语、句子的摘抄联系在一起。一部分学生为了应付检查,随便抄上几个词语,几个句子,文章一遍都不读,抄写的句子、词语中竟然有不认识的字,给学生的心理压力挫伤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没有形成一套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完整体系
虽然个别教师意识到阅读对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无论是对课外阅读的指导还是对课外阅读的评价,无论是对课外读物的选择,还是对实课内外阅读的互动研究等,都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没有系统的理论作指导,使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形成效率大打折扣。
面对以上的问题,作为教师,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做到:
一、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自学能力。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成功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我们常用生活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要读的文章内容,以激发其阅读兴趣,也常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但我们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依照学生学段的不同推荐书籍。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可以说进入了文学期。女生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而男孩则对史地、体育、科学等方面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爱好进行了解,到介绍时就有的放矢了。
2、推荐图书要加深教师对书的感受,更要注重方式的机动。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所以教师不光要熟知图书内容,更要加深对书的感受,这样在推荐书时才会游刃有余。
3、组织各种类型的读书活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望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教师、家长和同学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4、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条件,提供一个舒适的阅读场所广泛阅读,先要了解书籍来源问题。教
主编姚桂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