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9月29日
健康生活方式与
健康血压
什么是高血压?
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整体人群,血压水平随年龄逐渐升高,以收缩压更为明显,但50岁后舒张压呈现下降趋势,脉压也随之加大。近年来,人们对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作用以及心、脑、肾靶器官保护的认识不断深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也在不断调整,目前认为同一血压水平的患者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不同,因此有了血压分层的概念,即发生心血管病危险度不同的患者,适宜血压水平应有不同。医生面对患者时在参考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其具体情况判断该患者最合适的血压范围,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二、高血压的诱导因素
1、性别与高血压:
2、年龄与高血压
3、饮食与高血压:高钠饮食是中国人高血压发病的一重要因素。
4、工作压力过重与高血压
5、性格与高血压:
6、遗传与高血压:
7、超重、肥胖与高血压:
8、吸烟与高血压:
9、饮酒与高血压:
10、情绪波动与高血压:
11. 精神紧张与高血压:
12. 生活不规律与高血压:
13. 缺少锻炼与高血压:
三、高血压分类
临床上高血压可分为两类:
: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
: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在这类疾病中病因明确,高血压仅是该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血压可暂时性或持久性升高。
四、临床表现
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仅会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发生血压升高,并在休息后恢复正常。随着病程延长,血压明显的持续升高,逐渐会出现各种症状。此时被称为缓进型高血压病。缓进型高血压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闷、乏力等。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这就属于急进型高血压和高血压危重症,多会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如中风、心梗、肾衰等。症状与血压升高的水平并无一致的关系。
注:其他危险因素指的是男性>55岁、女性>65;吸烟;总胆固醇>;糖尿病;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发病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
靶器官损害指的是:左心室肥厚(根据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或X线来判定);蛋白尿和(或)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升高:160~177µmol/L;超声或X线证实有动脉粥样硬化(颈、髂、股或主动脉);视网膜普遍或灶性狭窄。
并发症指的是:脑血管疾病(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脏疾病(心肌梗死、心绞痛);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血管疾病(夹层动脉瘤、外周血管疾病);重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
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建议的标准: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理想血压<120 <80
正常偏高血压 130-139 85-89
高血压级(轻度 140-159 90-99
高血压2级(中度) 160-179 100-109
高血压3级(重度) ≥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
亚组:临界 140-149 <90
五、治疗
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降压治疗应该确立血压控制目标值。另一方面,高血压常常与其他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合并存在,例如高胆固醇血症、肥胖、糖尿病等,协同加重心血管疾病危险,治疗措施应该是综合性的。
健康生活方式与健康血压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