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doc


文档分类:外语学习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是由【李十儿】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梅淑目前,随着我国英语教学改革的进行,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取得了不少进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费时多收效少等。尽管对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效果造成影响的因素有许多,但学生的心理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不可忽视。20世纪80年代初,克拉申(1981,1985)借鉴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相关成果,建立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即五大假说理论,情感过滤假说是其理论之一。
一、情感过滤假说理论概述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情感控制,包含学习者的动机、态度、自信心和焦虑等心理因素。而这些心理因素都具有“积极”和“消极”或“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因此有了语言输入的前提还远远不够,由于学习者的情感因素的干扰,这种“可理解性输入”不一定会成为100%的有效输入。这一现象在克拉申提出的“情感过滤假说”中得到了解释。在这一理论中,克拉申把情感因素看做是可以调节的过滤器,它让语言输入自由通过或阻碍语言输入通过。习得者并不完全吸收输入的语言材料,学习者的情感因素会对输入的语言材料进行过滤,从而阻碍语言材料的有效输入。反之,如果没有情感障碍的过滤作用,大量的“可理解的输入”就会进入习得者的语言习得机制,经过内化,成为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如果学趋强时,对语言输入的吸收量就低;与之相反,当学趋弱时,这种状态就会十分有助于输入的语言变为学习者内在的语言吸收。学习者的这种低情感过滤状态,正是我们在教学中所期待的。
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中所指的情感因素包括动机、自信心和焦虑程度。学习者动机不足、缺乏自信,以及极度焦虑时会阻碍语言的摄入,因而阻碍语言学习或习得;相反,低焦虑感、高动机、高自信会加速语言的习得。根据这个假说,语言习得者的情感过滤强度因人而异。那么,针对情感因素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内在影响,英语教师应该如何帮助学生降低情感过滤,增强学习效果?
二、情感过滤假说理论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重视情感因素,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学的导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英语教学课堂,教师恰当的导入犹如一首优美音乐的引子,起到帮助学生酝酿上课的情绪、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渗透教学主题和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的作用。它要求教师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吸引住全体学生,让他们在愉快轻松的心情下融入英语学习的氛围中,为课堂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学导入的质量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教学效果。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成长阶段,心智还不够成熟,他们的学习情绪往往很不稳定。在一节课的前几分钟内,如果能用引人入胜的导入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会使学生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快速地投入课堂教学中。但是,教学导入活动的设计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为学生才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英语教师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前的导入活动中。教学导入的活动形式可根据教学内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学情灵活设计。如,通过让学生欣赏或学唱英语歌曲,观看与本堂课教学内容有关的录像,讲述课前准备好的小故事,英语单词头脑风暴游戏,复述上节课的课文等各种活动。不过活动设计一定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减少英语学习的焦虑,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图式,为新知识的输入提供通道为目的。
(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创造低情感障碍的课堂学习环境。
在现阶段,课堂仍是我国大多些数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而在教学活动中,授课教师的言行举止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减少学生英语学习中的焦虑,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当代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认为,“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创造性自由表现的重要心理环境。而不良的课堂氛围会对学生造成压抑感和不安全感,创造性不能自由发挥,并且会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戒备。”有学者调查表明,学生对课堂教学气氛的积极感受将会有助于其学习动机的増强和学习成绩的提高。学生真实感受到的课堂教学氛围和他所希望的课堂氛围越接近,他对学习的满意度和自信心就越高。
教学过程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同样相当重要,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弃除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多组织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的教学活动。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英语,使用英语的学习场所。教师只有用真诚、理解、尊重、接受的态度,来面对每一位学生,平等地用目标语与学生进行交流,才能有助于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得到教师对其使用语言的鼓励时,语言输出才有助于他们的语言习得。只有这样,英语课堂教学才有摆脱师生缺乏情感交流,单纯传授语言知识沉闷的局面。学生积极参与英语学习,并用英语自由表达观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英语课堂教学气氛才会出现。
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努力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建立成就感。初中生的英语学习毕竟处于起始阶段,他们的词汇、语法知识和语言背景知识都很有限。因此,课堂上教师应有针对地设置问题。问题要难易适中,且有一定的梯度。教师应尽可能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发言。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要过于苛求,特别是不去反复纠正学生的发音。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将学生的回答作为教学资源,柔和介入,温和引出,那么不仅增强了教学效果,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同时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发现学生的亮点,学会接受和欣赏学生,把每个学生都看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尽可能多使用鼓励性的言辞,以降低学生的情感过滤程度,使学生处于一种开放和愉悦的低情感过滤的心理状态下,接受输入的语言知识。
三、关注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须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排除其心理障碍。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因学习能力和英语基础不同,表现出来的情感及学时优秀的学生会有或多或少的心理障碍。这种影响情感因素的心理障碍有许多,如急躁、焦虑、自卑、厌倦、敌对等,都会对课堂学习活动产生不良的影响。这时,教师需要掌控课堂,随时观察、了解、分析学生这些情绪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学生能顺利进行课堂学习活动。同时,教师自己应以积极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教学活动中,用积极的言语去鼓励、暗示学生,让学生明白语言学习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只要积极努力,每一个学生都是学习语言的能手。
综上所述,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设理论”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具体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及如何削弱学生情感因素的消极作用,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内容。本文旨在抛砖引玉,以期使这一问题得到更多同仁和专家的重视。
参考文献:
[1]Krashen,S.,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andSecondLanguagLearning[M].Oxford:OxfordPergamumPress,1981.
[2].&[M].California:ConsultingPsychologistPress,1974.
[3]陈英,[J].教育与职业,2006(3).
[4]“输入”及“情感障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6).94193228

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李十儿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12-1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