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地形图测量规范.pdf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地形图测量规范 】是由【小辰GG】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地形图测量规范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地形图测量规范
(资料来自工程测量规范中)
第一节一般规定
、设计阶段和规模大小,可按

,应根据地面倾角(α)大小确定,并应
符合下列规定:
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
,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国家标:.
准图式中没有规定的地物、地貌可自行补充,但应在技术报告书中注
明。
,可划分为一般地区、城镇居住区、
工矿区和水域。
,应符

,
的规定。
,
定。
,~,伸缩率
‰的聚酯薄膜。
,可采用矩形或正方形。图幅的编号,宜采:.
用图幅西南角坐标的千米数表示。小测区可采用顺序编号;对于已施
测过地形图的测区,亦可沿用原有的分幅和编号。
,。
图廓格网的对角线、图根点间的长度误差,。
,图幅的接边误差不应大于本
,小于规定值时,可平均配赋;
超过规定值时,应进行实地检查和修改。
、实地的全面对照及实测检查,
实测检查量不应少于测图工作量的10%。
第二节图根控制测量
,相对于邻近等级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
;高程的中误差,不应大于测图基本等高距的1/10。
,可采用图根三角、图根导线、电
磁波测距仪用极坐标或交会点等方法。当在等级点下加密时,图根控
制不宜超过2次附合。当测区较小时,图根三角、图根导线可作为首
级控制。在难以布设闭合导线的狭长地区,可布设成支导线。
,
规定。
:.
,应埋设适当数量
的标石。
(Ⅰ)图根平面控制
,。
,起始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不应大
于1/10000。
,其较差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
1/1500;当按重合点检查时,。
,。
∶500、1∶1000比例尺测图时,附合导线长度可
;当附合导线长度小于1/3M时,其绝对闭

,其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
25cm;当附合导线长度小于200m时,其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
,宜采用电磁波测距仪单向施测,也可
使用经检定的普通钢尺单向丈量。当图根导线作为首级控制时,边长
应往返丈量,其较差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4000。
钢尺丈量的边长,、温度超过钢尺检定温度范围
±10℃或尺长修正大于1/10000时,应分别进行坡度、温度、尺长的
修正。
,水平角可用DJ,型经纬
6
仪施测左、右角各一测回,其圆周角闭合差不应超过40″。边长应
往返丈量,其较差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3000。导线平均边长及边数,

,应符合
下列规定:
一、水平角可采用DJ型仪器施测一测回;高程应按图根高程控
6
制施测;边长采用电磁波测距仪施测一测回,并应进行本站校核,方
向较差不应超过30″;高程较差不应大于等高距的1/5;测距较差不

二、。
:.
,可采用有校核条件的测边交会、测角交
会或内外分点等方法。
当采用测边交会和测角交会时,其交会角应在30°~150°之间,
施测技术要求应与图根导线一致。
分组计算所得坐标较差,。
(Ⅱ)图根高程控制
,可采用直接水准、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
及经纬仪三角高程等测量方法。
,应起迄于不低于四等的高程点上,其主
要技术要求,。
,应采用往返观测,其线路长

,垂直角可采用DJ型经纬仪
6
中丝法二测回测定,指标差较差和垂直角较差均不应大于25″。仪
器的高度和觇标的高度的量取值,应精确至1mm。附合或环线闭合
差,不应大于mm。:.
注:D为电磁波测距边长度(km)。
,应起迄于不低于图根水准精
度的高程点上。边数不应超过15个,当超过规定时,路线应布设成
结点网。
,应符合表

,应精确至1cm。内
业计算中取值精确度的要求,。
第三节一般地区地形测图
(Ⅰ)测绘方法与技术要求
,可选用测记法、测绘法等成图方法。
,应符合下列要
求:
一、应绘制草图。对各种地物、地貌特征,应分别指定代码。测
站上,宜按地物分类顺序施测。
二、测点时,水平角、垂直角度的读数,应精确至1′;归零检
查,′。最大测距长度,。:.
三、内业可采用计算机辅助成图,也可用坐标展点成图。
,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视距常数范围应在100±;
二、垂直度盘指标差,不应超过2′;
三、比例尺尺长误差,;
四、量角器半径,不应小于10cm,;
五、坐标展点器的刻划误差,。
,可增补少量图解交会
点或视距支点。图解补点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图解交会点必须选多余方向作校核,交会误差三角形内切圆
,相邻两线交角应在30°~150°之间;
二、视距支点边长不宜大于相应比例尺地形点最大视距长度的
2/3,距离应采用往返视距测定,其较差不应大于边长的1/150;
三、当确定图解交会点、视距支点的高程时,其垂直角应采用一
测回测定,由两个方向或往返测的高程较差,在平地不应大于等高距
的1/5;在山地不应大于等高距的1/3。
,仪器的设置及测站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当采用平板仪测绘时:
,;:.
,另一点进行检核,其检核方向线的偏
,每站测图过程中和结束前应注意检查后视方
向;
,其较差不应大于等高距的1/5。
二、采用经纬仪和电子速测仪测绘时,其各项限差宜适当减小。
,。
,,应精确至
,,。
(Ⅱ)测绘
、构筑物及其主要附属设施均应进行测绘,房
屋外廓以墙角为准。居民区可视测图比例尺大小或用图需要,内容及
其取舍可适当加以综合。临时性建筑可不测。
当建筑物、∶500比
例尺图上小于1mm时,可用直线连接。
,应实测外廓,填绘符号;不
能按比例尺表示的,应准确表示其定位点或定位线。
。线路密集时或居民区的低压电力线
路和通讯线路,可选择要点测绘。当管线直线部分的支架、线杆和附:.
属设施密集时,可适当取舍。当多种线路在同一杆柱上时,应表示主
要的。
,均应按实际形状测绘。铁路应测注轨
面高程,在曲线段应测注内轨面高程;涵洞应测注洞底高程。
1∶2000、1∶5000比例尺地形图,可适当舍去车站范围内的附
属设施。人行小道可选择要点测绘。
,宜按实际形状测绘。水渠应测注渠顶
边高程;堤、坝应测注顶部及坡脚高程;水井应测注井台高程;水塘
应测注塘顶边及塘底高程。当河沟、水渠在地形图上的宽度小于1mm
时,可用单线表示。
,明显的特征地貌,应以符号表示。
山顶、鞍部、凹地、山脊、谷底及倾斜变换点处,必须测注高程点。
露岩、独立石、土堆、陡坎等,应注记高程或比高。
各种天然形成的斜坡、陡坎,其比高小于等高距的1/2或图上长
度小于10mm时,可不表示;当坡、坎较密时,可适当取舍。
,应按其经济价值和面积大小适当取舍,并
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农业用地应分为稻田、旱地、菜地、经济作物地、养殖场地,
施测时按实地作物类别绘示在地形图上;
二、地类界与线状地物重合时,应绘线状地物符号;
三、梯田坎的坡宽在地形图上大于2mm时,应实测坡脚;小于
2mm时,可量注比高。当两坎间距在地形图上小于5mm,1∶500比:.
例尺地形图上小于10mm,或坎高小于等高距的1/2时,田坎可适当
取舍;
四、水田应测出代表性高程,当田埂宽在地形图上小于1mm时,
可用单线表示。
,应采用现有的法定名称。
第四节城镇居住区地形测图
∶500比例尺地形图,可采用速测仪或测距
仪测记法测绘,当采用其他方法测绘时,测站点至地物点的距离,应
实地丈量,丈量距离不应大于50m。
其他比例尺的地形测图,可按本章第三节的方法进行。
当施测街道外廓时,可采用支距法、线交会法等。在庭院的内部,
可采用几何作图法。
,
规定。
,应测注高程点。主
要道路中心在图上每隔5cm处和交叉、转折、起伏变换处,应测注
高程点。各种管线的检修井,电力线路、通讯线路的杆(塔),架空
管线的固定支架,应测出位置,并适当测注高程点。
其他高程点的间距,在地形图上不宜大于5cm。
时,高程注记应精确至1cm;,。:.
∶500和1∶1000比例尺地形图时,房屋、街巷,
应分别实测;施测1∶2000比例尺地形图时,小于1m宽的小巷,可
适当合并测绘;施测1∶5000比例尺地形图时,对集中的小巷和村舍
可合并测绘。
街区或建筑物凹凸部分的取舍,可根据用图的需要和实际情况确
定。其他内容的测绘及取舍,应符合本章第三节的要求。
,可按本章第三节一般地区地形测图的要求
进行。街区的取舍,。
,可只测量人防巷道出入口、竖井的平面位
置和高程,并注记在地形图上。
第五节工矿区现状图测量
,建筑物、构筑物,宜测量其主要细部
点及有关元素,并根据测算数据展绘,编制成图。
对于不施测细部点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不需要施测细部点的
工矿区,可按本章第四节的有关规定执行。
、构筑物测量的取舍,应根据工矿区建筑物、
构筑物的疏密程度、测图比例尺,与委托方共同商定。其细部点选取
的技术要求,。
,反算距离与实地丈量距离的较差,:.

(Ⅰ)细部测量
,宜采用极坐标法施测。水平角可采用DJ型仪
6
器观测半测回;距离采用钢尺量距时,不宜超过一尺段。
细部标高,可采用DJ型水准仪或将经纬仪望远镜置平施测。
10
,应进行测站检查。仪
器对中偏差不应大于5mm;归零差不宜大于1′。
当采用DJ型经纬仪半测回测角时,测距的长度不应超过100m;
6
同时施测细部标高时,垂直角范围应在±10°以内,并应观测1测回,
测量仪器高和觇标高的取值精确至1mm。
,均应精确至1cm。坐标展点误差,:.

(Ⅱ)现状图与专业图的控制
,并编制成果表。当细部点的密度不
大时,可将细部坐标注记于图上。
工矿区可只绘制现状总图,当有特殊需要或管道密集时,宜分类
绘制专业图。其绘制要求可按本规范第八章第二节竣工总图的编绘的
有关规定执行。
,可根据专业管道和有关地物的疏密情
况,分别选用不同的注记方法。
,宜采用现行的专用图式。
第六节水域地形测量
,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测点对邻近图根点位置中误差,。在1∶
500比例尺测图、大面积平坦水域和水深超出20m的开阔水域,可放
;
二、测点深度中误差,。
,必须了解测区的礁石、沉船、水流
和险滩等水下情况。
作业中,当风浪引起测深仪记录纸上的回声线波形起伏值,在内
、,宜暂停测深工作。用测深杆、
测深锤作业,当遇有大风,水面波动较大时,应停止水上作业。
,应能反映全测区内水面的瞬时变化。水尺零:.
点高程或水面高程,应以不低于图根水准测量的精度进行联测。当采
用的基准面与陆上高程不一致时,应求出相应关系。
,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工作电压与额定电压之差,直流电源不应超过10%,交流电
源不应超过5%;
二、实际转速与规定转速之差不应超出±1%,超出时应加修正;
三、电压与转速调整后,应在深、浅水处作停泊与航行检查,当
有误差时,应绘制误差曲线图予以修正;
四、每次测量前后,均应测定电压、转速,并应采用其他测深仪
器、工具检查水深读数。
,应根据测区情况,测图比例尺及
设备条件综合比较确定,可采用无线电定位法或选用经纬仪、平板仪
前方交会法,六分仪后方交会法,断面索法,单角交会法及极坐标法
等。
当采用交会定位时,交会角宜控制在30°~150°之间。
,宜用无线电定位法。作业前应根
据仪器的实际精度、测区范围及地形特征配置岸台。岸台布设必须按
其图形条件、岸台与船台的高差及岸台个数等估算出测区内最弱处水:.
深点位中误差,使其能满足测图精度。岸台宜远离高压输电线路、配
电站、电台和其他大功率无线电设施。
。其测点宜按横
断面布设;断面方向,宜与岸线(或主流方向)相垂直;断面的间距,
宜为地形图上2cm;测点间距宜为地形图上1cm。根据地形变化和用
图要求不同,断面间距可适当加密或放宽。
,不应低于图根点的精度。在
作业中,应经常检查后视方向,其偏差,经纬仪不应大于1′,平板

,应根据外业定位方法、测图比例尺、
测区大小、测点距测站的远近及设备情况,选用解析法、辐射线格网
法、圆弧格网法、量角器法、重叠法以及机助成图法。
测点的高程(或水深)注记精度,。
(高)线的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表

第七节地形图的修测
,根据用图的需要,应长期进行修测。
修测前应进行实地踏勘,确定修测范围,并制定修测方案。修测
时宜用实测原图或与原图等精度的复制图。
,应予以:.
修正。
,应根据原有的邻近图根点和测有坐标的地物点进
行。局部地区地物变动不大时,可利用经过校核,位置准确的地物点
进行。。
修测后的地物不应再作为修测新地物的依据。
、周围地物关系控制不足、如新建的
住宅为楼群或独立的高大建筑物或地貌较复杂时,均应先补设图根控
制,再进行修测。
;局部地区少量的高程
点,也可利用3个固定的高程点作为依据进行补测。其高程较差不得
超过等高距的1/5,并应取用平均值。
、地貌有明显错误或粗差时,
亦应进行修正。
,应按图幅将修测情况作记录,并绘制略图。

地形图测量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辰GG
  • 文件大小662 KB
  • 时间2022-12-1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