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股权激励与权益变动.ppt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5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股权激励与权益变动
第一部分股权激励
第二部分权益变动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股权激励
·
实施股权激励需要关注的问题
3
股权激励的实施
2
关于股权激励
1
关于股权激励
什么是股权激励
股权激励是一种通过经营者获得公司股权形式给予企业经
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
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
期发展服务的一种激励方法。
公司治理问题的核心是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而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
经营者作为所有者的代理人直接经营公司,但并不拥有公司所有权,对公司经营利润也不享有剩余索取权,与所有者信息不对称、利益不一致。
站在经济人“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立场上,经营者有可能偏离所有者“公司效用最大化”的目标,产生短期行为等代理问题,与所有者之间存在道德风险。
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代理关系
股权激励是解决代理问题的有效尝试
解决问题的思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重新结合
股权激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企业代理人激励与约束相容的问题,在西方国家得以盛行。
股权激励的现实意义
有利于促使管理层推动股东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保护上市公司独立性,实质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有利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股东利益与管理层利益统一。
有利于稳定核心员工团队。
有利于形成多层次、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机制。
有利于形成富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
我国股权激励的历史状况
以前,我国上市公司未能实施真正意义上的股权激励
一方面,我国原公司法禁止公司回购本公司股票并库存,增发新股又实行严格的法定资本制,阻断了实施股权激励的股票来源;
另一方面,原公司法、原证券法不允许高管转让其所持的本公司股票,也导致激励收益不能变现。
国内上市公司采取了虚拟股票期权与股票增值权等变通措施
我国股权激励的发展现状
法律障碍得以消除:2005年10月,公司法、证券法的修订
现行公司法突破了原来严格的法定资本制,并允许公司回购本公司股份奖励给员工且无需注销,同时允许定向发行,解决了股票来源的问题。
在高管人员持股转让上,公司法允许董事、监事、高管在任职期内有限度地转让其股份,解决了激励收益变现的问题。
市场环境逐步完善: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在股票全流通的市场上,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将得到逐步提高,股价与公司业绩日益相关,实施股权激励的市场环境逐步成熟。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 》(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在我国引入成熟规范的股权激励制。

股权激励与权益变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60933426
  • 文件大小570 KB
  • 时间2017-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