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葡萄石缘何能成为翡翠替身.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葡萄石缘何能成为翡翠替身
近年来,喜欢珠宝首饰的人越来越多。为了迎合人们的需求,市场上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宝石新品种,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最近,有一种名为“绿碧榴”或“绿碧柳”的宝石出现在网店上。这究竟是一种什么宝石呢?
好望角祖母绿

如果仅从名称上看,“绿碧榴”或“绿碧柳”都能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这是一种绿色的物体;而实际上,这些颇具艺术气息的名称都是商业上的俗称,十分不规范,极易造成混淆。如果你买到这种宝石,所拿到的鉴定证书上并不会有这样的名称,标注的很可能是“石榴石”或“葡萄石”。
1488年,葡萄牙著名航海家迪亚士率领船队寻找欧洲通向印度的航路。当船队经过非洲西南端的岬角时遭遇了风暴,迪亚士把当地取名为“风暴角”。尽管遭遇风暴,迪亚士仍然相信有很大希望能够从这里通往富庶的东方,于是,又将其改称为“好望角”。好望角不仅具有许多古老而珍贵的动植物及矿物资源,而且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试图赢得海上霸权的欧洲国家曾在此展开过激烈争夺。后来,荷兰人占领了好望角。被派驻到这里的冯?普雷恩上校是一位矿物学者。有一天,他发现一块浅黄绿色的矿物,颜色与祖母绿相似,但又不像祖母绿的绿色那样浓郁,于是就把它称为
“好望角祖母绿”。到了1788年,人们再次研究这种矿物,认定它是一种新的矿物,并命名为“Prehnite”,以纪念它的发现者普雷恩上校。
至于其中文名称“葡萄石”的由来,不单单是因为它的颜色像葡萄,更重要的特点在于,这种矿物晶体往往以集合体的形式生长在一起,外表呈半球形,而且各个半球相互连接,恰似一串串果实累累、令人垂涎欲滴的葡萄,这让每一个见到它的人都会不约而同地称呼它为“葡萄石”。
实际上,在宝石家族中,有好几种类似于葡萄石一样是用水果命名的,如橄榄石、石榴石以及内红外绿的西瓜碧玺等。从这些称呼里,我们能感受到人们对这些宝石的浓浓爱意。
葡萄石是怎么形成的
葡萄石究竟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呢?从矿物学角度来看,葡萄石其实是一种含水的钙铝硅酸盐矿物,化学式为 Ca2Al[AlSi3O10](OH)2,其中还可能含有铁、镁、钠、钾等元素,与橄榄石、碧玺(电气石)、祖母绿(绿柱石)、石榴石、托帕石(黄玉)等宝石是近亲,同属于硅酸盐矿物大类。
矿物学家研究发现,葡萄石通常出现在辉长岩、辉绿岩及玄武岩等基性火成岩的岩脉和空腔中,即二氧化硅含量为45%~52%的岩石中,是岩石发生热液蚀变而成的次生矿物,而且它常与沸石共生在一起。简单地说,就是岩石中的二氧化硅与热液中的钙、铝、铁等结晶形成了葡萄石。此外,当深埋于地下深处的岩石受到上覆岩石的压力和地热的影响,并且温度达到360~400
℃、压力范围在200~600兆帕之间时,岩石会发生大面积范围内的变质作用(即埋藏变质作用),也可能会出现葡萄石。所以葡萄石也是低温变质作用的一种典型产物,对于地质学家从事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葡萄石的生长环境是相当苛刻的,所以它的产地和产量都很少,而且晶体通常都很小,直径一般为一两厘米,晶型良好、透明度高能达到宝石级的更是少之又少。在世界上,葡萄石的主要产地有加拿大、西班牙、意大利、印度、澳大利亚以及南非等。
,仅次于水晶,具备一定的抵御外界刻划的能力,具备了“美丽”“耐久”和“稀

葡萄石缘何能成为翡翠替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axidong_02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7-09-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