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跟孔子学做人做事做学问.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跟孔子学做人做事做学问.doc跟孔子学做人做事做学问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话是《论语》的开篇句,历来被人们作为经典引用传诵。可是这三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怎样解释才符合孔子的思想呢?我们选择两种不同的说法来解释这三句话。第一种解释:孔子说:学习了而且到一定时间就去练习和实践它,不是很愉快的吗?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令人高兴的事吗?人们不了解我,而我并不恼怒,这难道不是君子所为吗?这样讲,三句话就没有必然联系,只是说孔子讲了对三件事的看法和态度。第二种解释:孔子说:一种学说思想和主张被社会所接受,就太令人快慰了;要是不被社会接受,但依然有志同道合的人来与我探讨,也是很高兴的事情;当思想主张既不被社会接受又不被同道理解的时候也不恼怒,这不就是君子吗?
今天,不管我们如何理解孔子的思想,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人们应该始终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面对生活的一切,面对人生的每一天。在创造生活的同时要学会享受生活、欣赏生活、感悟生活,因为生活中令我们愉快的事情很多很多。经常复习所学知识,把知识应用于实际,争取使自己的主张被社会接纳,经常与朋友讨论感兴趣的问题,这都是很惬意的事情。人们一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恼怒,这才是君子所为。坦荡、坦然、坦诚面对一切,而不要小肚鸡肠。我们常感叹做人难,其实做人就是修炼。为什么大家不理解我而我又不生气呢?同为孔子相信
“德不孤,必有邻”。这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三步之内,必有芳草”的意思。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子(姓有名若,孔子的学生)说:一个人孝敬父母,遵从兄长,而喜好犯上,这样的人很少;不喜好犯上而喜好作乱,这样的人不存在。君子就应该追求根本的事情,有了根本,就有了原则。做人的根本是仁,而孝敬父母、顺从兄长就是仁的根本。
有子的这一段话,反映了孔子思想中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仁,以及仁的根本。不管是犯上还是作乱,在孔子看来都是大逆不道。要做到不犯上、不作乱,首先要做到在家孝敬父母,出门遵从兄长(所谓长兄如父)。因为一个孝敬父母、顺从兄长的人是不会任意胡为的。所以,君子就应该做好安身立命的根本。要有孝心,要有服从意识,要知道长幼、上下、高低、尊卑、贵贱的区别。这样,你就知道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就懂得了做人做事的原则。
君子务本的观点在今天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和价值。有资料说,日本企业招聘员工时,要了解其人在家庭中的表现尤其是对待父母的态度。试想,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的人会对企业产生忠诚的感情吗?俗话说
“莫以善小而不为”,就是告诉我们要从点滴做起,树立自己的目标。同时要打好做人的基础,这就是“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要让人们知道你富有爱心,先从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善待他人做起。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孔子的得意学生,以孝出名)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给别人帮忙是否尽心尽力了?与朋友交往是否做到了以诚相待?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都掌握了。曾子的观点集中反映了孔子儒家学说强调个人自身修养的思想。理想人格的塑造,离不开个人修养,而加强个人修

跟孔子学做人做事做学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unnwldv331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17-09-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