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
产生和盛行年代
20世纪60年代以前
代表人物
美国学者华生、哈佛大学斯金纳教授
主要观点
,从而可以影响和预测有机体的行为。
——反应——强化间的联结。
适用范围
在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方面
应用案例
在研究中发现了大量的学习规律或学习需要遵循的基本规则,产生了很多具体的学习方法。
认知主义理论
产生和盛行年代
20世纪60年代
代表人物
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加涅,布鲁纳
主要观点
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只是提供潜在刺激,至于这些外部刺激,至于这些外部刺激是否受到注意或被加工,取决于学习者内部的心理结构。认为人的大脑的活动过程可以转化为具体的信息加工过程。
适用范围
在于解释如何使客观的知识结构通过个体而内化为人的认知结构。
应用案例
指出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想学习者灌输知识,而是要设法激发学习着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构建主义理论
产生和盛行年代
20世纪90年代
代表人物
杜威、皮亚杰和维果斯基
主要观点
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建构主义者既反对行为主义机械的反映论,同时对认知主义的客观经验主义不满。认为个体的知识既不是预先生成的也不是完全来自经验,而是来自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活动中。
适用范围
知识的形成过程
应用案例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模式研究
人本主义理论
产生和盛行年代
创始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后开始盛行起来
代表人物
马斯洛、罗杰斯、
主要观点
人本主义强调情感、人格和自我意识在学习中的作用。提倡真正的学习应以“人的整体性”为核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适用范围
知识的学习过程
应用案例
从人本主义教育观角度探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英语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根据学生不同的需求调整英语教学模式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
教学理论
发现教学理论
产生和盛行年代
20世纪60-70年代
代表人物
布鲁纳
主要观点
(1) 学习一门学科,最重要的是掌握它的基本结构。
(2) 任何学科的知识,都能有效的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儿童。
(3) 要学习好,必须采取发现法。
适用范围
用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激发好奇心,孤立自我指导
应用案例
改革中小学数理化教材
教学最优化理论
产生和盛行年代
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
代表人物
巴班斯基
主要观点
(1) 教学是一个系统,应该用系统观点、方法来考察教学。
(2) 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诸要素构成的合力,对教学应综合分析、整体设计、全面评价。
(3) 教学最优化,就是在现有条件下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大效果。
适用范围
适用于教

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3229029
  • 文件大小140 KB
  • 时间2017-09-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