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亡清兴六十年
汉人第一次大规模移民东北是在金国时代,当时大约有70多万户汉人迁到东北。元朝建立之后实行四等人制(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推行民族歧视的政策。元末农民起义后,朱元璋建立大明的一统王朝,1409年住地设奴儿干都司管辖东北,东北的女真族分为三部: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1558年努尔哈赤出生,童年时期惨遭后母的长期虐待,最终使其在15岁时彻底离家出走,经历风餐露宿的艰苦生活。明朝辽东都督佥事李成梁率兵进剿王杲,俘获其弟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王杲的惨死是努尔哈赤仇恨的起点。1583年,努尔哈赤以13副铠甲起兵。在李成梁打击女真人同时,努尔哈赤在李成梁面前拼命表现自己的忠诚,不断打着李成梁的旗号去吞并建州女真其他各部。1599年,努尔哈赤令人创制满文,1602年建立八旗制度,1616年正月初一,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定都赫图阿拉(今辽宁抚顺)。
1618年4月,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誓师,公然向明朝宣战。努尔哈赤进攻抚顺,范文程来投奔;1619年,万历皇帝派遣杜松、马林、刘廷、李如柏兵分四路,共12万大军,围剿努尔哈赤。萨尔浒之战,明军都是以鸟铳、火炮对着后金军狂轰,满洲骑兵发挥出作战的全部优势。萨尔浒之战,明军的惨败与盔甲也有关。明军的披甲由藤、皮革或荒铁所制,而八旗军几乎人人都披精铁制成的铠甲,其甲胄非常坚硬。萨尔浒之战失败的重要原因在于明军的滥用分进合击。由于此番叶赫部出兵帮助明朝,努尔哈赤集中力量进攻叶赫,彻底统一女真,统一东北、吉林,辽宁东北部、黑龙江、俄罗斯远东地区尽数成为努尔哈赤的地盘。在萨尔浒之战三个月后,努尔哈赤发动对开原、铁岭的进攻,万历皇帝任命熊廷弼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经略辽东。当时的辽东形势:残兵、额兵募兵,援兵,由于长期欠饷,许多士兵居然靠卖弹药库里的火药来谋生。熊廷弼对努尔哈赤实行“坐困转蹙”的战略。如果,敌人小股来犯,就自己解决,大军压境,就互相支持。熊廷弼守辽的部署是非常正确的,而英明的万历皇帝更对熊廷弼坚决支持。明神宗聚全天下的兵力,耗费全定倭寇。万历二十里不上朝的问题,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不亲自祭祀天地、不亲自祭祀宗庙、不上朝、不接见大臣、不对大臣的上疏做批示,不参加经筵讲席),虽然万历皇帝身体很差,“足心疼痛、步履艰难”,二十多年不上朝,却始终牢牢地掌握着朝廷大政方针。万历皇帝是个追求真实的人,不喜欢祥瑞之类的造假,晚年对于太监横行不管不问。泰昌帝朱常洛继位后的“明宫三案”,梃击案:郑贵妃意欲谋害太子朱常洛而未得逞,实质上反映出朝廷中东林党与其他派系的政治斗争。红丸案:在位29天的朱常洛驾崩。移宫案:明熹宗摆脱李选侍的挟制。经过明宫三案,东林党失败,阉党完全控制朝政,而熊廷弼为人正直,不愿党附阉党。泰昌元年九月,罢熊廷弼职,以袁应泰代之;至此辽东刚起色的局面被终止。
1621年努尔哈赤兵临沈阳城下,经历辽阳战役,明朝在辽东统治终结,后金确立在辽东道德统治。努尔哈赤迁都辽阳,在太子河畔修建新城,旧城住汉人、新城住旗人,这是清朝旗民分城居住的开始。努尔哈赤开始实行六大弊政:圈地、颁布剃发令、颁布投充法、逃人法、屠城、杀儒。1622年,广宁失守,如果熊廷弼安排得当,仍可坚守锦州、宁远等地,步步为营狙击清军。熊廷弼撤回关内,关外只剩下宁远一座孤城。本来能够在辽东
明亡清兴六十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