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学案.doc《依法治国》学案
班级姓名
学习内容:依法治国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了解法治与人治的区别,认识法治的优越性。
2、知道依法治国的含义,知道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理解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略。会用本课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3、学生深刻认识依法治国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
4、提高法律意识,自觉树立法制观念,增强守法意识维护法律的权威
(过程与方法)
5、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依法治国的含义、基本要求、其他要求、依法治国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6、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你认为我国如何真正实现依法治国?人治于法治的区别,解决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
重点: 依法治国的含义、要求;、难点:依法治国的意义,实现依法治国
学习资源:本书中所有资源、课件资源、其他资源、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学生阅读屏幕上的图片材料和视频,谈谈自己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
师生交流:
教师谈话: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这是被古今中外历史反复证明了的真理。今天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的实现,离不开法治,必须走依法治国之路。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探究依法治国这个话题,请大家打开书
新课
教师简介本课学习内容安排。
学生对照学习任务要求、认真阅读课本内容和其他学习资源,完成学习任务
(1)、依法治国内容(自学5钟完成)
依法治国含义
实施时间
1999年3月
主体
依据
内容
目的
核心
依宪治国
地位
依法治国要求
内容
具体要求
地位作用
基本要求
其
他
完善法律
监督体系
重要作用
提高公民
法律意识
重要方面
(二、小组合作学习完成部分 10分钟)
(2)、你认为国家应该如何才能真正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比较人治与法治
人治
法治
含义
基础
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
特点
随意性,多变形
原则
平等
后果
不能很好的体现民意,已造成社会不公平
体现的意志
结论
师生交流学习任务完成情况,ppt补充学习资源、形成法治意识,钟)
本课学点运用
7、下列哪条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
A坚持改革开放 B坚持科学发展观 C依法治国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8、实行依法治国的主体应是( )
A中国共产党 B党和国家领导人 C全体人民 D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
9、实施依法治国的依据是:( )
A法律 B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决策 C宪法和法律 D宪法
10、2004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行政许可法能够很好地控制行政机关权钱交易的腐败空间,确立了从源头根除腐败的制度基础。这是我国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又一重要举措。《行政许可法》的实施说明依法治国( )
A必须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 B公民要严格遵守法律
C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必须依法行政 D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11、根据依法治国的要求,我们中学生应做到: ①依法行政②积极学习法律常识③严格遵守法律④勇于同违法行为
依法治国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