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汝瓷鉴别方法
编者按:汝瓷造型古朴大方,其釉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土质细润,其釉厚而声如磬,明亮而不刺目,具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
汝瓷艺术水平高,存世量少,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连汝瓷瓷片,都成为广大瓷器爱好者争相追逐的对象。也正因为如此,许多人争藏汝瓷,但又因为缺乏必要的鉴别知识而被骗。在这里中者就给大家谈谈汝瓷的市场现状和鉴别方法。
汝窑真品难现
由于汝窑瓷器流传途径单一,而出土器不可上拍且多为残器,因此,汝窑器在拍卖场上难得一见。从目前的拍卖资料上看,到目前为止,苏富比、佳士得两大国际拍卖巨头还没有汝窑重器上拍。仅几家顶级博物馆才能看得到,私人珍藏的少之又少,且没人转手。
汝瓷坐佛
仿品屡现中小拍卖场
汝瓷真品虽然一直难现,但是汝瓷在拍卖市场却从不缺席,特别是在一些中小型拍卖公司中时常出现,偶尔就会掀起一些波澜。其实这些拍卖公司,大多是将汝州临汝窑的器物当作汝窑器上拍,通过各种造假和仿古手段做旧,从而混淆视听,牟取暴利。还有一些拍卖公司甚至拿新仿汝窑器直接放入拍卖场中进行拍卖,而且估价较高,此类拍品往往伴随着炒作出现,许多不明真相的藏家被骗。
“怪”
业界有个流传很广的汝瓷拍卖故事,一直遭人质疑。据查在2006年的春拍中,北京某拍卖公司曾上拍一件所谓的北宋汝窑瓶,整个拍卖过程透出一个“怪”字。
首先从器型、釉色上都与北宋时的古瓷器型相差甚远,可谓“怪”器;其次,此拍品估价500万到1亿元,估价较为古怪,怎么会有一件拍品的估价范围相差如此之大;再次,此拍品在拍卖时并没有出现激烈的加价,在十余个回合之后,拍价立即从500万元升至1亿元以上,最终此“汝窑器”,成交价上的古怪让古玩行大吃一惊;随后,此条“新闻”竟在某国家级新闻中出现。成为2006年最怪,最为意外的一件拍品,不能不让人怀疑。
汝瓷的鉴别方法
汝瓷极其昂贵,连汝瓷瓷片都价值不菲,而汝瓷的交易市场却迷雾重重。那么藏家在收藏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甄别其真假呢?中者就给大家提几点常规的鉴别方法,希望藏者能在收藏中免受不应该的经济损失。
观胎色:汝瓷胎质细腻,胎土中含有微量铜,迎光照看,微见红色,胎色灰中略带着黄色,俗称“香灰胎”,多见汝州蟒川严和店、大峪东沟,汝州文庙、清凉寺等窑址;汝州张公巷汝窑器,胎呈灰白色,比其他窑口的胎色稍白,是北宋官窑的主要特征。
察釉色:汝瓷为宫廷垄断,制器不计成本,以玛瑙入釉,釉色呈天青、粉青、天蓝色较多,也有豆绿、青绿、月白、桔皮纹等釉色,釉面滋润柔和,纯净如玉,有明显酥油感觉,釉稍透亮,多呈乳浊或结晶状。用放大镜观察,可见到釉下寥若晨星的稀疏气泡,釉面抚之如绢,温润古朴,光亮莹润,釉如堆脂,素静典雅、色泽滋润纯正、纹片晶莹多变为主要特征。视之如碧峰翠色,有似玉非玉之美。釉中多布红晕,有的如晨日出海,有的似夕阳晚霞,有的似雨过天晴,有的如长虹悬空,世称“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汝州张公巷汝瓷,釉呈天青、粉青,釉色滋润,手感如玉。有青如天、面如玉、晨星稀的典型特征。
汝瓷的芝麻钉
看支钉:宋代宫廷用汝窑器物一般均采用满釉支烧,为了避免窑炉内杂质的污染,需用匣钵装好,并将
鉴别要点汝瓷鉴别方法(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