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前期诗、文、词
第一讲宋代文学概说
陈寅恪说:“中国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
宋代文学是宋代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环。
宋代社会的特点
宋代从960-1279年,共319年,其中以1127年为界分为北宋与南宋两个阶段。
社会特点可概括为:
(1)对外关系特别软弱;
(2)内部政权特别稳定;
(3)文官制度相当成熟;
(4)城市经济相当发达。
宋代文人的特点
(1)官吏与文人的结合;
(2)社会责任感强;
(3)兼擅多种文学样式。
宋代文学的特点
(1)主题上充满了沉甸甸的政治关怀与道德意识,以及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悲凉情绪;
(2)讲究理趣,好发议论;
(3)讲究格律技巧以及法度和用典;
(4)浪漫主义精神减少了,现实主义精神得以张扬,恢宏雄健的气概削弱了,而深入细致的钻研精神则大大增强了。
宋代文学的分体特点
(1)宋诗的成就可以与宋词相提并论,但风格与唐诗和宋词不同,整体上含蓄、深沉,以文为诗成为基本风气;
(2)宋词被称为“一代之文学”,词人与词作众多,风格总体上偏于艳科,特别讲究抒情性与音乐性,并形成婉约与豪放两大流派;
(3)宋文在思想内容上与现实政治关系密切,总体风格是平易自然、流畅婉转;
(4)俗文学如说话、杂剧、南戏也较有成就。
第二讲宋初诗文革新运动
宋初诗歌的三大流派:
(1)白居易体—浅俗平易。代表人物是徐铉与王禹偁。徐铉作有《柳枝辞》,近似民歌。王禹偁早年作有不少讽谕诗,如《对雪》等。
(2)贾岛、姚合体—境界狭仄,语言工巧。代表人物是林逋、潘阆以及“九僧”。林逋的代表作是《山园小梅》。
(3)李商隐体—绵密富丽。代表人物是杨亿、刘筠、钱惟演。其唱和诗集名《西昆酬唱集》。
宋初散文的创作特色及其理论
大致分两类:
(1)重道的一派,以柳开、穆修为代表,主张通过复兴古文来复兴儒道。
(2)重文的一派,以王禹偁为代表,主张在内容上“传道”与“明心”结合,艺术上讲究自由流畅、亦骈亦散的风格。
第三讲北宋前中期的词
晏殊字同叔。少以神童应召,受到真宗的赏识,赐同进士出身。仁宗时官至宰相。爱好文学,发现并提拔了一批政治和文学方面的人才。晏殊的词集名《珠玉集》,代表作有《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等。他的词主要受冯延巳的影响,语言清淡自然,以白描为主,不失精巧之美。内容上以表达他对人生的思索及孤独感为主。
张先字子野。生性浪漫。有“张三中”、“张三影”之称。词集名《张子野词》。他的词多写长调,风格也逐渐背离婉约的传统,趋于明白爽快、铺张详尽。
北宋前期诗、文、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