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气象经济学论文.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气象经济学论文 】是由【朱老师】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气象经济学论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ofaccountability,-disciplineofleadingcadreshonestyinpoliticsandeducationwork,enhanceleadersabilitytoresist
ofaccountability,-disciplineofleadingcadreshonestyinpoliticsandeducationwork,enhanceleadersabilitytoresist
ofaccountability,-disciplineofleadingcadreshonestyinpoliticsandeducationwork,enhanceleadersabilitytoresist
气象经济学
姓名:魏雪班级:金工1班学号:20231363046
研究气象经济,首先要考察什么是气象经济,但是搜索近十几年来中国关于气象经济的研究文献,并不能找到一个明确的定义。气象经济主要被解释为气象效劳所带来的效益,包括减少灾害损失和增加经济效益。
【关键字】:经济效益,市场,管理
一、气象经济学的定义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认为,需要从两个角度理解气象经济:“一是指气象条件对经济开展的影响,比方利用气象信息减少灾害损失;二是以气象信息为手段,通过市场需求获利。〞华东师范大学计国忠把气象经济归纳为两种形式:“一是利用气象预报进行防灾抗灾所取得的效益,如防御热带气旋、暴雨、干旱和人工影响天气等;二是充分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进行经济活动所取得的效益,如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商业部门利用气象预报进行有益的经营活动等。〞可以看出,气象经济主要被理解为气象效劳效益。
气象经济学的明确定义出现在1994年黄宗捷、蔡久忠的著作?气象经济学?中,这也是中国第一本气象经济学专著。作者认为,“气象经济学是研究气象效劳的经济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气象效劳产品的生产全过程中所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经济活动及其内在联系,气象效劳产品生产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中的地位、作用,气象效劳部门和其他经济部门的依存关系以及气象效劳部门的宏观管理等等〞。
二、气象与生产经济:
 
掌握天气和气候变化,对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尤其重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天气而避开各种不利天气安排农业生产活动,对降低农业生产本钱,提高农业实际经济效益具有明显的经济价值。在我国现行农业生产力条件下,及时掌握天气和天气变化,组织安排农业生产活动具有较大的经济意义。 
 
气象对人类生产活动具有广泛影响,许多工业生产都将受到气象环境和气象变化的制约,包括对生产活动的正常开展、生产质量、生产效率、生产本钱和生产平安等的制约和影响。由于各工业部门对气象依赖的程度不同,其制约和影响具体到不同的工业经济部门那么有较大差异。
三、气象经济学的属性与特征
1、根据公共经济学的知识,分析气象产品的经济学属性。 
经济学意义上的气象产品包括气象有形产品和气象无形效劳。根据属性可以分为公共气象产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具备完全排他性和竞争属性的气象产品效劳称为私人气象产品。 
根据目前分类,我国的气象效劳产品由气象灾害防御产品、决策气象效劳产品、公众气象效劳产品、专业气象效劳产品组成。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上述气象效劳产品,它不同于经济领域一般私人组织提供的效劳性劳动,它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特征。按照萨缪尔森的定义〔大多数经济学家所接受的观点〕,所谓公共产品就是所有成员集体享用的集体消费品,社会全体成员可以同时享用该产品;而每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减少其他社会成员对该产品消费。显然,气象效劳产品具有公共产品属性。
ofaccountability,-disciplineofleadingcadreshonestyinpoliticsandeducationwork,enhanceleadersabilitytoresist
ofaccountability,-disciplineofleadingcadreshonestyinpoliticsandeducationwork,enhanceleadersabilitytoresist
ofaccountability,-disciplineofleadingcadreshonestyinpoliticsandeducationwork,enhanceleadersabilitytoresist
2、气象产业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具有什么样的产业特征? 
气象产业是指那些直接利用大气资源或通过对气象信息的生产、加工和销售获取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必须注意的是,人们对风力发电站、防雷工程公司、气象预报公司和咨询公司是气象产业的一局部容易理解,但往往忽略了那些生产资料采集、输送和分析仪器设备的工厂(包括气象卫星生产厂家和气象专用计算机生产厂家)、传播气象信息的各类媒体(特别是网站效劳商和手机短信效劳商等新兴媒体)、从事气象知识宣传的影视、书籍出版商也是气象产业大军的一局部。 
气象产业的特征主要包括:产业性、市场性、专业性〔特色性〕、独有性。
3、气候变化是如何影响经济的?中国容易出现哪些气象灾害? 
气候变化将影响到全球人类的根本生活元素——水的获得,粮食生产,健康和环境。随着全球变暖,数以亿计的人将遭受饥饿,水资源匮乏,沿海洪水的威胁。气候变化的总代价和风险将相当于每年至少损失全球GDP的5%,而且年年如此。气候变化也可能对增长和开展带来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不采取任何减排行动,到2035年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将上升到工业化之前的两倍,忽略气候变化最终将损害经济增长。 
中国容易出现的气象灾害有:干旱、寒潮、沙尘暴、冰雹、干热风、霜冻等,如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容易出现旱灾。
气象与国民经济
气象对国民经济有巨大影响。据统计,全球每年因气象因素而导致的自然灾害损失达上千亿美元,我国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占GDP的3%~5%。因此,深入研究气象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也是气象经济学的重要内容。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生产范围的扩大和生产方法的复杂化,气象条件与农业、能源、建筑、渔业、交通、商业等国民经济部门的关系将更加密切。这里简单介绍了气象与国民经济关联分析的一般方法,提出了气象消耗系数、气象感应度、气象感应度系数和带动系数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气象感应度及气象感应度系数是反映气象行业与其他产业的前向关联程度的两个参数。所谓前向关联是指其他产业部门对气象信息效劳产品需求的程度,如果这种需求越大,那么气象行业的开展就越能推动该产业开展。带动系数是一种后向关联分析方法,是指每增加单位的气象产出量,所能引起的国民经济收入的增加量。提出的这4个概念仅仅是概念意义上的,并不能在实践中运用。
国际上,气象条件与能源的关系研究比拟成熟,我国学者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袁顺全等系统梳理了气候对能源消费影响的测度指标及计算方法,张立祥等用非线性曲线拟合法提取气象电量,探讨了城市供电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并建立了短期预测模型。黄朝迎以北京地区为例,用3种方法别离出居民夏季生活用能量的气候耗能量,研究了温度与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关系,发现居民夏季生活用电量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还建立了模型进行短期预测。刘健等进一步考察了夏季高温波动对居民和城市系统用电量的影响,分析指出夏季高温异常是居民和城市系统用电量增加的重要气候因子,未来气候变暖可能导致电力需求更加严峻的形势。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底性行业,也是对气象最敏感的行业。除了要从开展农业技术方面降低农业气象风险外,开展
ofaccountability,-disciplineofleadingcadreshonestyinpoliticsandeducationwork,enhanceleadersabilitytoresist
ofaccountability,-disciplineofleadingcadreshonestyinpoliticsandeducationwork,enhanceleadersabilitytoresist
ofaccountability,-disciplineofleadingcadreshonestyinpoliticsandeducationwork,enhanceleadersabilitytoresist
农业保险也是降低农业气象风险的方法之一。但是传统的农业保险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气象灾害频发地区,保险公司要么不开展保险业务,要么提高保费,农民无力投保,因此需要开展新的农业气象风险管理方法。近年来,美国借鉴金融衍生品躲避金融风险的经验,推出了一种新的农业气象风险管理工具——天气衍生产品,余沪荣、姚沉着对此进行了介绍。他们介绍了美国的气温指数期货、降水量指数期货、降雪量指数期货、风速指数期货、天气期权合约、天气互换合约和天气颈项合约等天气衍生品的概念、根本原理、应用方法,并指出在中国开发天气衍生品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气象经济学在中国仍然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近10多年来,中国的气象工作者和研究人员与经济学领域的学者一起为中国的气象经济学付出了很多努力,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促进了中国气象事业、防灾减灾、农业交通等众多行业的开展。但是,作为一门边缘交叉学科,中国的气象经济学仍然很不完善,研究深度仍然不够,学科体系尚未建立,需要气象界与经济界的专家学者继续共同努力,建设中国的气象经济学。
五、中国如何应对低碳经济:
1、世界低碳经济开展的主要路线图:
〔1〕、英国政府的中远期目标是: 2023 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 年水平上减少20%,,到2050 年减少60%, 到2050 年建立低碳经济社会。 
〔2〕、美国汽车节能减排方案:,将节约原油18亿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8亿公吨。  
〔3〕、中国〔哥本哈根〕承诺:2023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23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15%左右;森林面积比2023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23年增加13亿立方米;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与开展规划中。 
2、中国应对措施: 
第一,改善能源结构,推广洁净能源。 
第二,调整产业结构,有选择地开展具有低碳特征的产业,限制高碳产业的市场准入。以高端战略性产业为抓手,实现可持续的低碳经济开展模式。 
第三,充分利用国际分工的强大动力,引进价值链高端环节,铸造经济开展高地。
3、我国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措施:
,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提高节能减排效益。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 
。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气象经济学词条
[2].?美国天气衍生金融工具模型及其应用?.证券市场导报,2023. 
[3]陈靖.?天气期货在中国的开发与应用?.上海金融,2023

气象经济学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朱老师
  • 文件大小38 KB
  • 时间20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