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二航海天气系统与天气特征Weather System And Features
学习与训练总目标
★掌握气团形成的条件,分类以及变性
★掌握锋面气旋与热带气旋的结构以及所伴随的天气特征
★掌握冷高压以及副热带高压所伴随的天气特征
★了解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发展特征
子模块一气团和锋Air Mass and Front
学习与训练子目标
掌握气团的定义、形成、源地及变性
掌握气团的地理分类及主要天气特征
掌握冷暖气团的定义及主要特征
掌握锋的概念、分类和锋的一般特征
掌握锋面的典型天气特征及锋的移动规律
重要知识
一、气团
(一)气团的概念
气象要素(温度、湿度和大气稳定度)水平分布比较均匀的大范围的空气团。
:水平范围:几百---几千公里
垂直范围:几公里---十几公里,常常从地面伸展到对流层顶。
:
气温:水平方向1~2℃/100KM
湿度:相对湿度大体相同。
在同一气团内,各地大气的稳定度几乎相同,天气特点大致相同,变化不太剧烈。
(二)气团的形成
气团形成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大范围性质均匀的下垫面。
如:广阔的海洋、冰雪覆盖的大陆、沙漠等。
要有使大范围空气能较长时间停留在均匀的下垫面上的环流条件。
(三)气团的变性(Air Mass Transformation)
气团形成的地区,称为气团源地。
气团在源地形成以后,如果环流条件发生变化,就会离开源地移动到新的地区。随着下垫面性质的改变,通过上述物理过程,气团的属性也必将逐渐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气团原有物理属性发生改变的过程称为气团的变性。
冷气团移到暖的地区变性较快,暖气团移到冷的地区则变性较慢。
(四)气团的分类与特征
(1)冰洋大陆气团:源地在极地附近冰雪覆盖的大陆表面上(大致位于纬度65°以上),特点是温度低、气压高、湿度小、气层稳定,在低层常有强逆温层。当它侵入一个地区时,就形成寒潮。我国境内看不到它的活动。
(2)冰洋海洋气团:源地在极地海洋,多在高纬度地区活动(大致位于纬度65°以上)。天气特点与冰洋大陆气团相近,但它比前者温度稍高,湿度较大,因为夏季可以从海洋中获得一定的热量和水汽。
(3)极地大陆气团:形成于中、高纬度大陆的气团(大致位于纬度40°~70°)。冬季,这种气团形成于强烈冷却的、积雪复盖的大陆表面上。低层温度很低,有强烈逆温现象,空气层结稳定;夏季,受大陆热力状况的影响,空气层不稳定。冬季出现在我国东北地区北部、新疆北部和内蒙地区。影响我国的多是变性极地大陆气团,势力强,维持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是我国冷空气活动的主要来源。
(4)极地海洋气团:形成于中、高纬度海洋的气团(大致位于纬度40°~70°),源于温带洋面,冬夏情况有显著不同。冬季低层接触洋面,温度较高,湿度较大,常不稳定,易形成对流云,有时产生降水;夏季与温带大陆气团性质差不多,只是湿度明显增大,对我国影响不大。
(5)热带大陆气团:大致位于10°~40°纬度带的大陆,主要源于副热带沙漠地区。如中亚、西南亚、北非撤哈拉沙漠等地。特征是炎热、干燥、晴朗少云,低层不稳定。夏季常影响我国西北地区,为最干热的气团。
(6)热带海洋气团:大致位于10°~40°纬度带的海洋,主要源地是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区域和大西洋亚速尔高压区域。特征是温度高,湿度大,在海上因空气下沉,天气晴朗,影响我国的是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夏季,它是控制我国天气的主要气团之一,在它控制下,可以出现干旱、晴热的天气,当它的北缘与变性温带气团相遇时,可出现降水天气。
(7)赤道气团:形成于南北纬10°以内的赤道地区。那里大陆面积小,而海洋面积广,划分大陆与海洋两类意义不大。赤道带终年气温高,蒸发量大,水汽来源充沛。因此,赤道气团温度高,湿度大,水汽含量丰富,气层不稳定。它控制下的天气闷热、多雷阵雨。在盛夏季节,赤道气团可侵入到我国南方地区,并带来一定的降水。
模块二天气系统及其天气特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