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韩瑗传文言文阅读原文及答案.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韩瑗传文言文阅读原文及答案 】是由【waw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韩瑗传文言文阅读原文及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韩瑗传文言文阅读原文及答案
韩瑗出身于南阳韩氏,历任兵部侍郎、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侍中,袭封颍川县公。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的《韩瑗传》文言文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韩瑗传》文言文阅读原文
韩瑗,字伯玉,京兆三原人。父仲良,武德初,与定律令,建言:周律,其属三千,秦、汉后约为五百。依古则繁,请崇宽简,以示惟新。于是采《开皇律》宜于时者定之。终刑部尚书、秦州都督府长史、颍川县公。
瑗少负节行。博学,晓吏事。贞观中,以兵部侍郎袭爵。永徽三年,迁黄门侍郎。俄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进侍中,兼太子来宾。王后之废,瑗涕泣言曰:皇后乃陛下在藩时先帝所娶,今无罪辄废,非社稷计。不纳。明日复谏曰:王者立后,配天地,象日月。匹夫匹妇尚知相择,况天子乎?《诗》云:‘赫赫宗周,褒姒灭之。’臣读至此,常辍卷太息,不图本朝亲见此祸。宗庙其不血食乎!帝大怒,诏引出。
褚遂良贬潭州都督,明年瑗上言:遂良受先帝顾托,一德无二,向日论事,至恳切切,讵肯令陛下后尧、舜而尘史册哉?遭厚谤丑言,损陛下之明,折志士之锐。况被迁以来,再离寒暑,其责塞矣。愿宽无辜,以顺众心。帝曰:遂良之情,朕知之矣。其孛戾好犯上,朕责之,讵有过邪?瑗曰:遂良,社稷臣。苍蝇点白,傅致有罪。昔微子既去,殷以亡;张华不死,晋不及乱。陛下富有四海,安于清泰,忽驱除旧臣,遂不省察乎?帝愈不听。瑗忧愤,自表归田里,不报。
显庆二年,许敬宗、李义府奏:瑗以桂州授遂良,桂用武地,倚之谋不轨。于是贬振州刺史逾年卒年五十四长孙无忌死义府等复奏瑗与通谋遣使即杀之;既至,瑗已死,发棺验视乃还。追削官爵,籍其家,子孙谪广州官奴。神龙初,武后遗诏复官爵。自瑗与遂良相继死,内外以言为读将二十年。帝造奉天宫,御史李善感始上疏极言,时人喜之,谓之凤鸣朝阳。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三十》(有删节)
《韩瑗传》文言文阅读题目
,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指的是年号,年号是汉武帝以后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是尚书省六部之一,掌管国家的执法和刑狱事务,长官为刑部尚书。
,是古代官职名。从唐代始置,为太子东宫属官,掌管调护侍从规谏等。
,是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有时也用于古代皇帝的代称。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精通律法。他曾经参加制定法律制度,主见保留前朝的《开皇律》中适合当下的律令;并且建议精减官员,以推崇宽厚简易的风气。
,屡受升迁。贞观年间在兵部侍郎任上承袭了爵位。永徽年间,更是屡屡升迁,由黄门侍郎最终进职为侍中,兼任太子来宾。
,敢于进谏。褚遂良因为遭遇诽谤而被贬任潭州都督,韩瑗上书,为他辩解,希望高宗将其赦免。但皇帝并没有听从,最终,韩瑷恳求辞职。
,遭受不幸。许敬宗等人诬陷他与褚遂良图谋不轨,因此被贬官;李义府等人又诬陷他和长孙无忌私通谋逆,以致他的官爵被剥夺,家被查抄。
。(10分)
(1)臣读至此,常辍卷太息,不图本朝亲见此祸。(5分)
(2)陛下富有四海,安于清泰,忽驱除旧臣,遂不省察乎?(5分)
《韩瑗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解析】先通读大意,然后依据句子的结构及特征进行断句。卒是一个承前省略主语的句子,后面应当停顿,所以解除C项;义府等复奏瑗与通谋这个句子结构完整,中间不能停顿,解除A、D两项,选择B项,然后再进行验证。)
(【解析】D项有时也用于古代皇帝的代称错,应当是国家的代称。)
(【解析】A项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参加制定法律制度的是韩瑷的父亲,而不是韩瑷)
7.(1)微臣读到此处,经常放下书本长叹不已,不曾料想在本朝亲自见证此种灾祸。(关键词:辍:放下;太息:叹息,长叹;图:料想。每个关键词各1分,句子大意2分)
(2)陛下享有四海的丰饶,安心于太平之世,突然驱除旧臣,最终还不醒悟吗?(关键词:清泰:太平之世;遂:最终;省察:醒悟。每个关键词各1分,句子大意2分)
《韩瑗传》文言文阅读参考译文
韩瑗,字伯玉,是京兆地区三原人。他的父亲叫韩仲良,武德初年,参加制定法律制度,曾经建议说:依据周朝制定的法律制度,官属有三千人,到了秦、汉后,大约有五百人。假如依照古代制度,就会繁杂,恳求推崇宽厚简易的风气,来表示树立新风的决心。因此实行隋朝《开皇律》中适用于当下的律令并确定下来。最终担当过刑部尚书、秦州都督府长史、颍川县公等官职。
韩瑗年少时便具有高尚的品德。他学识广博,通晓为官之道。贞观年间,在兵部侍郎任上承袭了爵位。永徽三年,升迁为黄门侍郎。不久又担当同中书门下三品一职,监督修纂国史。又进职为侍中,兼任太子来宾。废黜王皇后时,韩瑗揩拭着眼泪进言道皇后是陛下做晋王时先帝为您娶的,现今没有罪过就废黜她,这不是为社稷准备啊。皇帝没有接受他的建议。其次天他又上谏说:君王立皇后,是用来协作天地运行,象征日月轮回的。匹夫选择配偶尚且知道选择,更何况是天子呢?《诗经》说:‘那么显赫的周朝,因褒姒而灭亡。’微臣读到此处,经常放下书本长叹不已,不曾料想在本朝亲自见证此种灾祸。宗庙唯恐要断绝了吧!皇帝大怒,下诏将他拉了出去。
褚遂良被贬为潭州都督,其次年韩瑗上言道:褚遂良受到先帝顾恤托付,忠心不二,以往争论政事,非常恳切真实,怎肯让陛下落后于尧、舜而在史册中遭到玷辱呢?他被诽谤恶言中伤,有损陛下英明,也打击志士的锐气。况且褚遂良被贬以来,已过了两年,他的罪责也该抵消了。希望宽恕无辜之人,以顺应众人的心愿。皇帝说:褚遂良的状况,我知道了。他狂悖乖张喜爱违背上意,朕责罚他,怎算有过错呢?韩瑗说:褚遂良是国家重臣。像苍蝇一样的小人污人清白,罗织起来可致人罪名。以前微子出走后,殷商接着就灭亡了;张华没死的时候,晋朝还不至于大乱。陛下享有四海的丰饶,安心于太平之世,突然贬谪赶走旧臣,最终还不醒悟吗?皇帝更加不听。韩瑗忧愤,自己上表恳求辞官归田,皇帝没有批复。
唐高宗显庆二年,许敬宗、李义府上奏说:韩瑗让褚遂良当桂州都督时,桂州是用兵要地,他们想借此图谋不轨于是贬韩瑗为振州刺史,过了一年,韩瑗便死了,时年五十四岁。长孙无忌死的时候,李义府等又上奏说韩瑗和他私通谋逆,派遣使者去杀他;到了振州后,韩瑗已经死了,使者打开棺材检验察看后才回去。追加吩咐剥夺其官爵,抄了他的家,子孙被流放到广州做了官奴。神龙(武则天年号)初年,武后下遗诏复原他官爵。自从韩瑗与褚递良相继死后,朝廷内外忌讳进言将近二十年。皇帝要造奉天宫,御史李善感才起先上疏极力谏言,时人很欣喜,称这是凤鸣朝阳。

韩瑗传文言文阅读原文及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awa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