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城市规划原理环境规划设计.ppt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3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城市规划原理环境规划设计 】是由【wxq362】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城市规划原理环境规划设计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环境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原理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卜颖辉
2009年9月
第一页,共一百三十九页。
Preface
课程名称
城市规划原理(环境规划设计)
课程性质
景观专业之骨干课程、设计课
学习目的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尤其是居住环境规划设计的原理、方法形成较全面、系统的认识,为下一步的专业学习与实践打下一定的基础。
课程内容
城市规划基本理论;居住区规划,主要包括居住、公建、道路、绿化,外部环境的规划原理和方法及有关技术经济指标概念
作业安排
按任务书要求完成课题设计
第二页,共一百三十九页。
参考书目
1、同济大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美]弗兰克·::上海译文出版社4、[美]I·L·: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同济大学出版社
第三页,共一百三十九页。
第一章城市规划理论与编制
第一节城市
第二节城市规划的定义和作用
第三节城市规划体系
第四节城市规划的编制
第二章居住用地规划布置
第一节居住用地的构成
第二节居住用地的组织
第三章居住区规划基础知识
第一节居住区规划任务、基本原则、内容
第二节居住区的类型及规划结构
第四章居住区规划设计
第一节居住区规划基本要求
第二节住宅及其用地规划布置
第三节居住区道路的规划布局
第四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
第五节居住区绿地的规划布置
第六节居住区规划技术经济指标
目录
第四页,共一百三十九页。
第一章城市规划理论与编制
第五页,共一百三十九页。
第一节城市
一、城市的产生
(一)城市产生的过程(图)
城市的兴起在西方常以“UrbanRevolution”一词来表达,地位与“AgriculturalRevolution”、“IndustrialRevolution”一样重要,表明其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所起到的重大作用。
第六页,共一百三十九页。
1、城市产生的前提条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粮食的出现
农业生产力创造农产品的能力,除去农业生产者及其家属所需要的份额外,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就是城市存在的必要前提条件。
历史上第一批城市都是诞生在农业发达的地区。
2、城市产生的基础条件——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导致了社会分工
剩余劳动力手工业分离物物交换市场镇(雏形)
居住方式和社会分工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对应关系:
游牧渔猎农业手工业商业
没有固定居民点固定居民点集镇城市
农村的推力
共同作用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城市的拉力
第七页,共一百三十九页。
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穴居、树居、巢居
母系社会的原始群落
第一次劳动大分工
固定居民点的出现
城市雏形的出现
私有制的出现
城、廓、沟、池的出现
“市”的出现
第二次劳动大分工
农村与城市差别的出现
城乡差别进一步加大
奴隶社会
没有固定的居民点
形成较为稳定的劳动集体,但无固定居所
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出现在新石器时代
农业:相对稳定、固定→固定居民点
畜牧业:流动性的
以防御性为主的构筑物,如沟、墙等
防卫性,如“筑城以为君,造廓以守民”
剩余产品和私有财产的交换,如“日中为市,各易而退,各得其所”
商业:专门从事交易的商人,固定交易场所;
手工业者:
以奴隶主居住和商业、手工业者居住为主的城市
以农业为主的奴隶居住地——农村
城市产生过程简图
第八页,共一百三十九页。
(一)早期的城市——城、市分离
城市是由我国古代“城”和“市”两个概念结合而成
城:是一种防御性构筑物,最早是一种大规模、永久性的防御设施,主要用于防治野兽侵袭,后来逐渐演变成为防御敌方侵略。
《周礼·地官》:“筑城以为君,造廓以守民”
《管子·度地》:“城、廓、沟、池以为固”“内之为城,城外之为廓”
《古今注》:“城者,所以自守也”
英文:Urbs:有城墙环绕的城市(伊达拉里亚语)
Polis:(古希腊语)城邦
Metro-polis:首府、大都市
Mega-polis(megalopolis):大城市、都会区
Ecumenopolis:世界城市(观)
City:城市的总称
二、城市的定义
第九页,共一百三十九页。
市——交易场所,人口集聚之地。
《周易·系辞》:“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会天下货物。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周礼·地官》:“五十里有市”,“大市日昃而市,百姓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古代常将“市”与“井”连在一起称“市井”
《史记·平淮书》注:“师古曰,古末有市。若朝聚井汲,便将货物于井边买卖,曰市井。”
(二)现代城市
城市发展到了现在,早已不是简单的城、市结合,它的职能和组成部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的概念也因而变得复杂,这就是城市定义的多样性和城市标准的多样性产生的原因。
第十页,共一百三十九页。

城市规划原理环境规划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xq362
  • 文件大小11.21 MB
  • 时间2022-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