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云浮电子政务规划
一、前言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要把推行电子政务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发展电子政务,提高政府的服务和管理水平。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要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主要目标和任务等方面进一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决定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政府先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电子政务建设是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的有效手段,是提高政府监管能力、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的迫切要求。加强政府管理和促进公共服务,是建设电子政务的两个重要方面,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相互促进。
随着社会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进一步提高,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经济成份进一步多元化,人口、生态、环境的压力也在加大。面对新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传统的管理手段已很难适应加快社会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这就要求政府工作与时俱进,率先推广和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新的管理方式和方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从我市实际情况出发,应以加快 “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为突破点,改进政府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工作的科学性、协调性和民主性,全面提高政府部门的依法行政能力、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为了更好的指导和推进我市政务信息化建设,在总结我市“十五”政务信息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征求相关领域专家和各有关部门的意见,制定出本规划。
二、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发展环境
(一)发展现状
云浮市在“十五”初期就提出了“建设统一网络平台、统一门户网站”的战略构想,旨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在建设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实施“区域推进、重点项目辐射带动”的发展战略,利用各种契机稳抓应用,以应用促发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经过“十五”期间的建设,云浮市电子政务初显雏形:建成了全市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向上连接省政府和各省直单位,横向连接市直各单位,向下连接各县(市、区)政府;建成云浮市和各县(市、区)公众信息网站,实现全市党政机关都拥有自主维护网站的目标,政务信息发布和网上公众服务有了统一平台和统一窗口;建成全市电子公文交换系统和企业信用信息查询与发布系统,为统一平台上承载应用提供成功示范。
“十五”期间,是我市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期,也是各部门业务管理系统的发展期。财政、工商、国税、地税、发展与改革等众多单位建成办公局域网和业务管理系统,在提高行政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公众服务的质量。
1、政务外网平台建设情况。
2002年,云浮市初步建成以行政中心为核心的政务外网平台,并通过光纤(百兆)连接到中心外50多个单位,另有部分单位通过ADSL连入了政务外网。政务外网向上连接省级外网,向下连接到县(市、区),形成一个省——市——县(市、区)三级外网平台。目前外网平台的主要应用有:电子公文交换平台、公众信息网站、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等。
网络安全建设方面比较欠缺,是今后安全体系建设的重点。目前安装有一个硬件防火墙,另外采取CA认证作为身份认证,可以受理证书申请登记,已经颁发了400多个单位员工证书,用于公众信息网站信息发布身份认证。
2、门户网站建设情况。
门户网站建设有了明显改观。作为我市党委、政府和市直各单位在因特网上的信息门户,“云浮市公众信息网站”经过再次改版后,进一步强化了信息发布机制和政府服务功能,其积极作用日益显现。同时,自主开发了政务信息发布平台,并在全市进行推广应用,平台具有“集中管理、分布维护、资源共享、安全可靠”的特点,为以后的“一站式”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3、重点政务应用系统建设情况。
外网平台建成投入后,我市积极展开应用系统建设,充分发挥外网平台在网上应用、网络互联和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经过两年的组织实施,目前已有十几个部门与省级业务主管部门互联互通,电子公文交换、行政服务中心信息管理、计划生育信息管理、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公众信息网站及信息管理与发布平台等应用系统在该平台上稳定运行。其中电子公文交换系统依托电子认证、电子印章等安全技术,规范的电子公文标准,成为覆盖所有市直单位和各县(市、区)五大办的电子公文传输交换平台和数据中心,推进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无纸化的进程,
广东云浮电子政务规划(参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