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试题集锦
第三单元精选试题
判断与改错题
居住密度的高低取决于土地价值和土地资源的状况,生活环境质量的定位以及对城市型生活氛围的营造。
2、住宅区的空间可分为户内空间、户外空间。
3、整体性要求对象的内容或元素完整全面。
4、系统性要求对象的内容或元素在整体上具有相互的关联。
5、规律性要求系统间具有相互作用的基本关系。
6、可转换性要求在基本关系的作用下具有构成各种具体结构的机能。
7、图式表现性则要求能够用图形、图表或公式来表现出研究对象的结构特征和内在关系。
二、单项选择题
1、住宅区规划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力求不断实现规划目标的过程,其间决定是否能够或有效地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因素是( )。
A、规划的布局
B、规划的结构
C、规划的整体化
D、规划的可转换性
2、在住宅区规划考虑的基本因素中,( )是一项重要的量化控制指标,它对居住环境的品质以及规划结构的空间与布局形态有着根本的影响。
A、居住密度
B、人口密度
C、建筑面积密度
D、建筑密度
3、一般而言,越接近市中心的住宅区其居住密度( ),土地资源越紧张的城市其住宅区的居住密度( ),环境质量标准越高的住宅区其居住密度( )。
A、越高、越高、越小
B、越小、越高、越高
C、越高、越小、越小
D、越小、越小、越高
4、在居住密度较高的住宅区其住宅用地的比重应该相对( ),在居住密度较小的住宅区其住宅用地的比重可以相对( )。
A、较小、较小
B、较大、较大
C、较小、较大
D、较大、较小
5、适宜的住宅区人口密度宜控制在( )人/公顷。
A、300-600
B、300-800
C、300-700
D、400-900
6、住宅区的生活空间可以划分为( )个层次。
A、二
B、三
C、四
D、五
7、( )是人对空间产生归属认同性的基本心理反映,也是住宅区生活空间层次划分的基础。
A、领域感
B、层次感
C、立体感
D、区域感
8、在住宅区规划结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由规划的基本要求表现出来的结构的( )。
A、规律性和可转换性
B、规律性与整体性
C、整体性与可转换性
D、可转换性与系统性
9、( )要求对象的内容或元素完整全面。
A、整体性
B、系统性
C、规律性
D、可转换性
10、( )要求对象的内容或元素在整体上具有相互的关联。
A、整体性
B、系统性
C、规律性
D、可转换性
11、( )要求系统间具有相互作用的基本关系。
A、整体性
B、系统性
C
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试题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