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冲压设计手册.doc


文档分类:汽车/机械/制造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冲压设计手册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压工艺课程设计
姓名:学号: 系部:专业:模具设计以及制造指导老师: 教研室主任:系主任:任务冲

题目:垫片落料冲孔复合模零件:
材料:Q235
厚度:
批量:大批量


①材料:零件的材料为Q235普通滚扎结构钢,抗剪强度σT=350Mpa
断后伸长率η=21-25%。此材料弹性较高,塑性良好,其冲裁加工性较好,根据以上分析,该零件的工艺性较好,可以冲裁加工。
②零件结构:零件结构简单对称,无尖角,对冲裁加工较为有利。零件中部有一圆孔,孔的最小尺寸为18mm,满足冲裁最小孔径dmin≥?2mm的要求。另外,经计算异形孔距零件外形之间的最小孔边距为26mm,满足冲裁件最小孔边距lmin≥?3mm的要求。所以,该零件的结构满足冲裁的要求。
③尺寸精度:零件图上未注公差的尺寸,属于自由尺寸,可按IT14级确定工件尺寸的公差。查公差表可得各尺寸公差为:
0 0 0 零件外形:1400
- 60- 40- 70-
零件内型:18+ 0
由以上分析可知,该零件可以用普通冲裁的加工方法制得。


零件为一落料冲孔件,可提出的加工方案如下:
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两套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各模具结构特点及比较如下表1:
表 1 各类模具结构及特点比较
由上可知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两道工序、两副模具,生产效率低,零件精度较差,在生产批量较大的情况下不适用。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冲压件的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易保证,且生产效率高。尽管模具结构较方案一复杂,但由于零件的几何形状较简单,模具制造并不困难。方案三也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也很高,但与方案二比生产的零件精度稍差。欲保证冲压件的形位精度,需在模具上设置
导正销导正,模具制造、装配较复合模略复杂。
所以,比较三个方案欲采用方案二生产。现对复合模中凸凹模壁厚进行校核,当材料厚度为
2mm时,,现零件上的最小孔边距为26mm,所以可以采用复合模生产,即采用方案二。

模具类型:根据零件的冲压工艺方案,采用正装复合模工作。采用正装复合模工作时,板料是在压紧的状态下分离的,冲出的工作平直度较高。(三)零件工艺计算
根据零件形状特点,刃口尺寸计算采用分开制造法。刃口尺寸计算列于表1中。其中:
落料部分以凹模为基准计算,落料凸模按间隙值配制;冲孔部分以凸模为基准计算,冲孔凹模按间隙值配制。表2 刃口尺寸计算
:
送料步距S:条料在模具上每次送进的距离称为送料步距,每个步距可冲一个或多个零件。进距与排样方式有关,是决定侧刃长度的依据。条料宽度的确定与模具的结构有关。
查《新编实用冲压模具设计手册》表2-30确定搭边值
两工件间的搭边:a= 工件边缘搭边:a1= 步距为

冲压设计手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4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7-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