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曼昆-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曼昆-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 】是由【艾米】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曼昆-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曼昆-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
2/24
《经济学原理(上)》中的名词解释归纳
1、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2、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3、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的特性。
4、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
5、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6、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微小的增量调整。
7、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8、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9、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10、市场势力:一个经济活动者(或经济活动者的一个小集团)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11、生产率:一个工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
12、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13、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14、经济周期:就是生产这类经济活动的波动。
15、循环流向图: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3/24
16、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一个经济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所能生产的产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17、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
18、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19、实证表述:企图描述世界是什么的观点。
20、规范描述:企图描述世界应该如何运行的观点。
21、绝对优势:根据生产率比较一种物品的生产者。
22、比较优势:根据机会成本比较一种物品的生产者。
23、进口: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
24、出口:国内生产而在国外销售的物品。
25、市场: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一群买者与卖者。
26、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致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27、需求量:买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量。
28、需求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需求量减少的观点。
29、需求表: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30、需求曲线: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4/24
45、弹性:需求量或供给量对其决定因素中某一种的反应程度的衡量。
46、需求价格弹性: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衡量,用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
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来计算。
47、总收益:一种物品买者支付的量和卖者得到的量,用该物品的价格乘以销售量来计算。
48、需求收入弹性:一种物品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反应程度的衡量,用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收入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49、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另一种物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用第一种物品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第二种物品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50、供给价格弹性:一种物品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衡量,用供给量变动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51、价格上限: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高价格。
52、价格下限: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低价格。
53、税收归宿:关于由谁来承担税收负担的研究。
54、福利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如何影响经济福利。
5/24
55、支付意愿:买者愿意为某种物品支付的最高量。
56、消费者剩余:买者的支付意愿减买者的实际支付量。
57、成本:卖者为了生产一种物品必须放弃的每种东西的价值。
58、生产者剩余:卖者出售一种物品得到的量减卖者的成本。
59、效率:资源配置使社会所有成员得到的总剩余最大化的性质。
60、平等:福利在社会成员中分配的公平性。
61、无谓损失:税收引起的总剩余减少。
62、世界价格:一种物品在世界市场上所流行的价格。
63、关税:对在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征收的税。
64、进口配额:对在国外生产而可以在国内销售的物品的数量限制。
65、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66、外部性的内在化:改变激励,以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
67、科斯定理:一种观点,认为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他们就可以解决外部性问题。
68、交易成本:各方在协议与遵守协议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
6/24
69、庇古税:用于纠正负外部性影响的税收。
70、排他性:可以阻止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时该物品的特性。
71、竞争性: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减少其他人使用时该物品的特性。
72、私人物品: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的物品。
73、公共物品: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
74、公有资源:有竞争性但无排他性的物品。
75、搭便车者:得到一种物品的利益但避开为此支付的人。
76、成本—收益分析:比较提供一种公共物品的社会成本与利益的研究。
77、公有地悲剧:一个寓言,说明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为什么公有资源的使用大于合意的水平。
78、预算盈余:政府收入大于政府支出。
79、预算赤字:政府支出大于政府收入。
80、平均税率:总收入除以支付的总税收。
81、边际税率:增加1美元收入支出的额外税收。
82、定额税:每个人等量的税收。
83、受益原则:认为应该根据人们从政府服务中得到的利益来纳税的思想。
84、能力纳税原则:认为应该根据一个人可以承受的负担
8/24
来对这个人征税的思想。
85、纵向平等:主张支付能力高的纳税人应该交纳更多税的思想。
86、横向平等:主张有相似支付能力的纳税人应该交纳等量税收的思想。
87、比例税:高收入纳税人和低收入纳税人交纳收入中相同比例的税收。
88、累退税:高收入纳税人交纳的税收在收入中的比例低于低收入纳税人的税收。
89、累进税:高收入纳税人交纳的税收在收入中的比例高于低收入纳税人的税收。
90、总收益:企业出售其产量所得到得量。
91、总成本:企业购买生产投入所支付的量。
92、利润:总收益减总成本。
93、显性成本:要求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
94、隐性成本:不要求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
95、经济利润:总收益减总成本,包括与隐性成本。
96、会计利润:总收入减显性成本。
97、生产函数:用于生产一种物品的投入量与该物品产量之间的关系。
98、边际产量:增加的一单位投入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99、边际产量递减:一种投入的边际产量随着投入量增加而减少的特征
9/24

100、固定成本:不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101、可变成本: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102、平均总成本:总成本除以产量。
103、平均固定成本:固定成本除以产量。
104、平均可变成本:可变成本除以产量。
105、边际成本:额外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
106、有效规模:使平均总成本最小的产量。
107、规模经济: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增加的特性。
108、规模不经济: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增加的特性。
109、规模收益不变: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保持不变的特性。
110、竞争市场:有许多交易相同产品的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是价格接受者的市场。
111、平均收益:总收益除以销售量。
112、边际收益:增加一单位销售量引起的总收益变动。
113、沉没成本:已经发生而且无法收回的成本。
114、垄断:一种没有相近替代品的产品的惟一卖者的企业。
9/24

曼昆-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艾米
  • 文件大小2.39 MB
  • 时间2022-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