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星期五那天阳光明媚,我们四年级全体同学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首都博物馆。下车后,呈现在我的眼前的首都博物馆高大雄伟。走近一看,首都博物馆的两侧是由一块块玻璃围成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非常耀眼。
老师带我们走进了大厅,这里宽敞、明亮。全年级的所有同学站在里面都不觉得拥挤。大厅正前方立着一个老北京的牌楼,那个牌楼红绿相间。上面还写着三个溜金大字“景德街”参观首都博物馆观后感_参观首都博物馆观后感想。讲解员告诉我们说:“这个牌楼明代时立在一条街上,后来因北京街道改造才移到这里的。这块牌楼象征着老北京的风貌。”大厅左边是一个圆柱体的建筑,这就是首博的圆厅。圆厅外面包裹着青铜,倾斜着穿过屋顶,就像一个巨大的青铜器参观首都博物馆观后感_参观首都博物馆观后感想。右边是一个长方形的建筑,外边铺着一块块木板,这就是首博的方厅。
讲解员先带我们去了古代书画艺术精品展厅。书画展厅里挂着纸作的、绢作的,各种大大小小的名画共一百六十七幅。
参观完了书画厅,我们又到了四层,燕地青铜精品展厅。这个展厅里陈列有兵器、乐器,还有一些杂器…,我们好象进入了青铜器的海洋。
随着人流,我们又到了五层―古代玉器精品展厅这里有古代皇帝用的玉玺,有古代富人家挂在脖子上的玉佩,还有玉龙猪…,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勒子参观首都博物馆观后感_参观首都博物馆观后感想。那个勒子是圆柱形的,长八、九厘米,颜色乳白,上面还有两个小洞,这两个小洞可以穿线把它做为装饰挂在脖子上。讲解员对我们说:“这块勒子是用羊脂玉做的,但现在羊脂玉已经所剩无几了,而且这小小的勒子上刻着二百九十二个字的经文。”“哇”,我惊奇地看着那块羊脂玉。以前,我只在电视上看见过羊脂玉做的玉器。今天,我能亲眼所见,真是幸运啊!
123456 最后,我们去了方厅五层的老北京民俗展厅。在这个展厅里展出的是老北京以前用的东西和老北京街道上热闹的场景。有以前用的家具,有以前人家的衣服,还有当时人们戴的帽子…,最吸引我的是那结婚的热闹场景,前面有一位老爷爷敲着锣,后面跟着几个小伙子在吹喇叭。我仿佛也听见了敲锣打鼓吹喇叭的声音参观首都博物馆观后感_参观首都博物馆观后感想。中间便是那顶轿子。只见轿子的四个轿杆分别被四个力大的小伙子抬着参观首都博物馆观后感_参观首都博物馆观后感想。最后面是几个扛大箱子的人,我想:箱子里面肯定装的是不少金银珠宝和值钱的东西吧!我真想打开看看…
到了中午,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首都博物馆。在这次参观中,我对老北京的历史和老北京的风俗有了更深的了解,真是受益匪浅啊!
今天,我们利用生物课时间参观了我们学校的博物馆----生命科学馆。由于参观时间有限,很遗憾我们只能够学习不到两个小时。但是,博物馆中的每一个标本都让我为之深深地震撼参观首都博物馆观后感_参观首都博物馆观后感想。因为生命之伟大,愈发的让我感觉到自身的渺小。
生命科学馆布置简介:
123456 生命科学馆位于整个博物馆的三楼,内部另有三个副参观室,分别为人体标本室,神经标本室,中药标本室。大厅内陈列着各种仪器与动物标本。
大厅内的动物标本制作精美,体态优雅。有蛇,羚牛,鵟鸟,当然还有昆虫类等等。当然,现代化的工具也使得我们的学习变得如此的有趣。我们通过玻璃钟罩外的按钮来控细胞相应部位的指示灯来使得我们快速的记住细胞的各个部位,如叶绿体,高尔基体,液泡等等。
生命科学这门学科是由西方人提出并发展的,而且,这门学科一经出现便与医学联系在一起,甚至可以它就是由医学所衍生的一门学科参观首都博物馆观后感_参观首都博物馆观后感想。基于这种原因,又怀着对我国中医的好奇和景仰的态度,我率先跑到中药参观室去了解中医的知识。
现代社会,西学东渐。中国本土的中医学离我们越来越遥远,看病不再看中医,吃药不在吃中药。我们也不能辨别日常生活中的草药,不能了解中草药的生活习性和药性。中药参观室内的各种奇怪标本使我感到振奋,可很快我便沮丧了起来参观首都博物馆观后感_参观首都博物馆观后感想。因为标本旁边的介绍只有寥寥几个字--中医药的学名。这虽然使得我感觉到眼前的玻璃瓶内浸在药水标本与记忆中的某些植物的影像重合,却依然不敢肯定二者是否是同一植物。中药参观室内也有一些中医学的古籍善本,如本草纲目,雷公炮炙论等。也有古中医名家雷公等人的雕像供人瞻仰。当然,中药参观室,我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更重要的----医德:悬壶济世,医者父母心了解完中药参观室,我这种非医学专业的人也开始向上苍祈祷:天佑我大中华中医学蓬勃发展,悬壶济世参观首都博物馆观后感_参观首都博物馆观后感想。
虽然我还有对中药参观室的好奇,可是因为时间上的关系,我不得不走进下一个目标:神经参观室。不过,虽然科学的魅力巨大,神经参观室实在难以令人恭维。或许是心理
参观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